据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开办国际性质的学校多于600所。在中国大地办学潮之中,个人认为目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家长雾里看花。很多人以为终于跳出了公办学校的残酷竞争,没想到又跳进去另外一个大坑。
百花齐放的国际学校拥有高大上的楼宇和让人垂涎的理念,令家长遐想自己的孩子不仅仅接受个性化教育,而且将会成为中西合璧的世界公民。但是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点差距,尤其中国目前处于国际化办学快速起步期,现实与理想且不是“一点差距”。
扫视全国近5年内兴起的国际学校,普遍存在一些类似的问题和挑战。
第一:办学者初心不长远。我并不反对来自教育圈外的人士来办教育, 因为一辈子做教育的人会有明显的不足,毕竟办学不同于教学,涉及资本、土地、政府关系等等。在现阶段,在百花齐放的办学浪潮中,房地产商身影无处不在。
通过教育赚钱,我保持开放态度,但是致命的不少办学者希望快速复制,扩大规模,抢占市场。比如一个学校成立不到3年,就已经着手开办第二所,第三所学校,这种心态和模式无异于开快餐店。办学本来就是一个无底洞,个人认为5年是最基础的周期,完善体系、稳定师资、初形校园文化,少于5年的运营都是不扎实的。
第二:理念成功落地非一朝一夕之事。几乎所有学校都高谈中西合璧,但是我自己还在寻找完美实现这种理想的学校。即使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学校,一所踏踏实实办学的学校,都是在艰难的爬上坡路。
不论是中国教育界大咖还是明星洋校长,都会遇到诸多理念与实际结合的落地挑战。这也就是为什么5年是最低要求,因为需要磨合的方方面面太多了。
办学者面临不少共性问题,在这个时期敢于尝试国际化教育的家庭,也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今天要聚焦讨论的是其中一个隐藏较深的“坑”。
这个隐藏较深的“坑”是双面的,对于有些人是一座高峰,但是对很多人却是“洞”。这好比我们去观察一个凹凸镜,从正面去触摸是凸面,但是从反面去触摸就是凹面。关键就在触摸的手。有些人知道如何去正面着手,但有些学生很可惜只会从反面去接触。
那么这个“坑”到底是什么? 请允许我慢慢道来,把它具体化。
国际学校给许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自由,比如师生之间的关系、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及作业的形式和要求等等。尤其从公立学校转到国际学校的学生和家长,初期适应的反差是比较明显的,可能还会有些不适应。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追求“自由”,但是“自由”是昂贵的,也是一把双刃剑,这就是一个隐藏较深的“坑”。
打个粗糙的比喻:孩子都喜欢糖果。如果家长带着一位幼龄孩子去逛糖果超市,任由他挑选并食用,我相信孩子的最终行为对他自身并不会有利,尤其是之前越被严格监督以及控制的孩子,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自由”可能会失控。
讲个更加具体的例子:国际学校,尤其是开办IBDP课程的学校,学生的学业绝对不轻松。因为国际学校崇尚自由,所以在管理上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自治。这本身没有错,而且从学生个体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学会自治乃终生受益的能力。
如果你去了解学生的一周课表,你会发现有不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问题就在此。自由支配时间,有些学生如鱼得水,是突破个人天花板的最好机会,是登上一座新高峰的机会;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学生而言,这就是一个坑。这些学生不仅仅不会充分利用,反而成为分心的最佳时机,可以玩游戏,可以聊天,可以无所事事。这两类学生群体之间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驾驭自由的能力,日积月累,结果当然大相径庭。
蜂拥而上的新型国际学校,在实际管理和操作上都会存在这个问题,到底赋予多少自由给学生是初期办学的一个难题。一方面是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受益于国际学校这种崇尚自由的管理机制,因为这是新事物;另外一方面是校方办学自身需要探索和磨合,毕竟在中国大环境之下落地国际教育也是新事物,因此这么一个“坑”必然存在,而且具有相当的隐秘性。
如果一所新型的国际学校想借鉴最顶尖的美国私立高中模式,给予所有学生最充分的自由,这并非上策,因为学生群体根本就不同;如果一所新型的国际学校沿用的公办学校的一套管理机制,那么从一开始就没有给自己机会去做突破。
即使是同一所学校,在其不同发展时间段,也是有不同的“自由度”。这个好比家长培养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时间段,所给予孩子的权利以及自由度也是不同的。
文末,让我们来回顾开篇家长的提问:一直徘徊在公立和私立之间,该如何选择?我相信这种犹豫是具有代表性的。很抱歉,我没有标准答案。目前一所国际学校的费用为15-30万/年不等,中国国内新生一代国际学校目前处于快速膨胀发展期,比较混乱。但是如果您终究选择了国际学校,我建议在加入学校之前,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就是学会自治,拥有驾驭“自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