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978130

五味杂陈:孩子在加拿大读“公立名校”的点滴感受

个人微信二维码


与很多华人家长一样,几年前准备买房子的时候,我们很自然的把校区作为要考虑的指标之一。

我的想法是:学校没有必要太“好”,当然也不能太差,最好是在我们经济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选一个中等偏上的学区。掂了掂兜里的银两,又综合衡量了其他各种因素,我们最终把家安在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建居民区里。
    新家所属的小学刚刚建成才几年光景,EQAO排名算是中上,当然不属于出类拔萃的“好”学区。可万没想到的是,就在我们搬进新家的第二年,菲莎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布了最新的学校排名,我们这所默默无闻的小学竟然来了个大跃进,一举成为安省公校的并列第一!就这样,我们虽然是无心插柳,却一不小心跨入了“名校区”。
    如今,小儿子在这所学校读书已经好几年了,我们对所谓名校也逐渐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如果拿孩子目前就读的这所“名校”与原来那所“普通学校”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多”。
    首先是学生人数巨多。孩子原来的学校只有二百多名学生,而现在的学校到目前为止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八百多。其实,这所小学最初并没有这么多学生,后来由于排名节节上升,特别是荣登榜首以后,吸引了众多有孩子的家庭慕名而来。甚至有一些学生,家并不住在本区,但父母想方设法请住在附近的朋友开个租房证明,于是也就顺利入读本校了。
    随着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校的空间也越来越挤。为了解决教室不足的问题,学校只好在教学楼外面兴建起一排排的活动房。这些活动房冬冷夏热不说,而且没有卫生间,自然是不太方便。此外,活动房也占用了户外的大量空间,孩子们课间活动的场也就被大大压缩了。可即便如此,学校每年的学生数仍然在节节攀升。
    第二个特点是华人很多。我们刚搬来的时候,学校里大概有一半是黄面孔。近几年,一些洋人住户先后迁出,而迁入的多数为有小孩的中国家庭,外加少量印巴、中东等少数族裔。短短几年间,华人孩子比例已经占到了七八成左右。按照这个趋势,日后成为“清华班”(清一色华人)也是指日可待。
    华人子弟一般比较勤奋好学,人数多一些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不利于孩子广交其他族裔的朋友。现在看来似乎也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对于他们长大后融入多元文化的社会是否有影响就很难说了。
   第三是参加课后补习的小朋友多。在原来的学校,儿子的朋友们课后也有不少活动,但一般都是冰球、芭蕾舞等兴趣班。而在现在的学校,许多学生课后不仅要学习绘画、钢琴等才艺,还要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学校。举两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有一位小朋友,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一口气连着上四个补习班,外加一天中文学校;还有一个孩子,二年级时就已经在提前补习三年级的课程内容了。
    精明的生意人自然不会忽略这些需求所带来的商机。附近的各种补习学校生意都格外兴隆,提供的课程也是五花八门。据说,有一家老牌的补习学校甚至为打算报考“天才班”的学生开设了辅导班,专门针对“天才班”的测试让学生大量做题演练。
    与其他一些公立“名校”的家长交流,发现这些学校的特点几乎是大同小异。曾经有朋友打趣儿说,只要中国人集中到哪个区买房子,过不了几年,那里的学校肯定就成为“名校”了。这话虽然说的有点绝对,但也不无道理。
   所谓学校排名,无非就是以EQAO为标准。而每个学校对EQAO的重视程度相差很大,这自然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像小儿子原来的学校,无论是老师或者家长几乎从未对这一测试做过任何准备。而目前这所小学,却从三年级一开学就如临大敌,要求家长按部就班地帮助孩子做好考试的准备工作。再加上很多家长又额外让子女参加补习学校,EQAO的成绩比较好也是情理之中。与其说是学校的教学水平高,倒不如说是华人家长们的辛勤付出成就了这所“名校”。
   让孩子上“名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也会令一些华人父母在为子女选择学校时左右为难。
   读“名校”,意味着孩子可能得忍受学校拥挤的环境和紧张的教育资源,还有比其他学校相对大一些的学习压力,更不用说买房时要为这个“名校区”的标签而多掏好几万的银子了。不过,这些“名校”学习风气浓厚,学生的品行相对而言也齐整一些。而那些排名比较靠后的学校,生源往往参差不齐,好学生很多,但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害群之马混杂其中。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子女交到品行不佳的坏朋友。
   出国前,大家总是抱怨国内的学校学业繁重、孩子压力大,于是心甘情愿地带子女来国外受教育;出国后,却又担心孩子在过分宽松的环境中迷失了自己,便又想方设法让他们读“名校”、上补习班、学才艺,搞得孩子们也并不比国内的小孩活得轻松。
   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情,这种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也只能用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来形容了。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