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299692

加拿大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个人微信二维码

在加拿大,好像学子一旦考入医学院,许多人便以为差不多进了保险箱似的,只等着将来衣食无忧,既收入高又声望重,名利双拥。

事实上并尽不然,医科之途漫漫长夜,学习压力极大、实习受训强度吓人,有点“非人道的折磨”,毕竟业界竞争太厉害,又是在“人尖儿”之间。26小时的当值(On Call)是家常便饭,当年我在新泽西医科大时,有外科住院医72小时连续值班,而耶鲁医院的周工作88小时以上,堪称魔鬼训练。

在这冗长的修行练功阶段,任何一个环节的松懈失手,便会前功尽弃,甚至有不堪重负而罹了精神疾患、抑或失意绝望而自杀的。

这点与中国大陆的医教体制很不同。笔者在国内曾是内科医师教授,廿多年前移民来加,小女随之后初长成,有幸考入安省的医学院,我就以己身经验和听闻孩子所历,粗粗比照一下两边的差异,感触蛮深。谨概括性素描写生加国医师入行路线图,供过埠华裔及其子女欲在此学医悬壶的作个长远打算的短小参考。

在北美入医校门坎的先决条件,首先得具有移民身份,至少是拥有永久居留权,过去叫登陆纸,现在称枫叶卡。因为枫叶国的医科只招收公民和合法移民,不为海外人培养大夫,显然与高等学府其它课目的本科、研究生等系列广收域外留学生大赚其钱生财有道不同。由于医学院不多,一些省份还只限招本地居民,外省的一律不要,更加难进。

移民来的海外医师,落地后直接考医师执照入行是允许的,但成功率很低,只缘拨给他们的住院医生培训计划(Residency)名额太少,绝大多数的候选人入不了这一列,空有卷面高分没用。

其次要有本科文凭以上的学历,不像中国那样高中生可径直考医就读,后者也造成了住院大夫年稚少相之势。相形下洋域的医业新手皆需很久才上岗执业,不少都是读完了硕士、博士学位才念医的,当然就更年长老成了。如此令医者的知识面与阅历相对偏广、人也显得成熟稳重,容易得到病家的天然信任,这当然是话外题音了。

再就是大学课程平均总分(GPA)须在3.8分以上,方够报考医校的资格。至于GPA是从哪间学府得来的,关系似不大,加国无甚名校效应。小女当初在多大GPA为4.0,过了报考门槛无虞。

还必须有“医学院入门考试”(MCAT)成绩,此乃全国统考,得分至少30以上,当然愈高愈好;满贯45分无人可企及。此考试一年多次,可择期或重复赴考,直至拿到较好成绩为止,其后填写申请时放入最高的分数,以增加份量。小女其时考得37分,就毋庸再试了。晚近MCAT更换了计分方式,不过大致原则还是不变的。

除了上述这些硬件要求之外,尚有软指标亦挺关键,即科研和义工的经历,报考者一定得有在医疗领域的相关经验。因此,最好是在大学暑期里做完这些事情,累积足够的时数,并要加上至少三位以上教授或医生的强力推荐信,这样就会在申报时加分不菲。须知招收者并不待见喜欢高分低能的“书虫子”,很有别于国内仅凭借高考一锤定音的做法。

最后是严格的面试,一干考官直面甄别遴选,进一步剔除只会死读书、才思不敏反应不捷者。有幸进到这一关的就很接近功成了,但还是仅有1/2至1/4者最终胜出,可谓“百里挑一”,唯佼佼者才得跻身杏林,披挂白袍圆了学医梦。

而在骄子们入了深似海的医门后,又是不容喘息的四年苦读拼搏。头两载在校园内上基础课(Foundations),整届一班人于同间教室修业各科目,与本科生时无班级的松散大堂相去甚远;后两年则为见习(clerkship),分批分组到诸医院科室随大夫们短时看病人、参与诊治流程。真正的全天候床边实习,是毕业后的住院医师阶段,迥异于国内是毕业的前一年、身份仍属学生。北美的住院医师均是注册过医生资格、独立挣钱的合同制工作人员了。

总之,医科生在校期间的诸门功课分数得保持优良,以保证将来申请到住院医师时的理想去处。离校前要分别通过毕业考和医师执照考,再依据自个的爱好与志向,选择适合自己兴致的对口专业,投名申请相应的住院医师培训。至于所在地,自然都想挤进大都会的教学医院,又因专业热门的程度不一,竞争白热化惨烈,个个焦虑等待被挑拣,一旦名落孙山就麻烦了。不过得益于国家地方保护政策,本土毕业生基本都能得到位子,不似海外医师候选者恁难,惟地域与院家遂心称意否。

小女还算幸运,搏得在多市中心大医院良机,轮番在多伦多总院、圣马可、西奈山、Sunny Brook和西方医院等实习,算是国内顶级医教基地了。挨个科室转悠受训的过程,端的辛苦劳累。她有时一周三次当值,整晚自是无暇合眼歇息,次日10点才离开病房,回家倒头就睡,黄昏起来吃点饭再稍一收拾,就又该就寝了,为翌晨的班次再接再厉蓄锐。工作、实践、再工作、再实践,连轴转。当然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理论化为了实际,有了技艺在身。

欲做家庭医生的,两年实习届满就中,放单飞可自行开业。想当专科大夫的,要延加2-3年甚至更长时间,依所定意的学科要求不同。与国内的住院医师乃院之正式职工不一样,这儿的实习生并非雇员,有工资收入但不高,无法跟大医们相比,不过供还学费贷款和日常开支还应付得去,减轻了父母的家庭负担。

小女不愿当家庭医生,而是志在内科,实习中一直朝此方向行进,这倒是跟我原先同行了。临床摸爬滚打了两载后,她就要定夺下一步的专科去向,以便在三年结束后入又一村。我们就随其初衷意愿,一如当时学医也是由着她一样,从未做“虎爸狼妈”逼之。

这说起来人家都不信,以为俺两口子皆是郎中,肯定在家施压迫使孩子袭承衣钵。其实很开通的我俩早就放任她自流了,从来“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不爱好没兴趣的话,再咋地外压内怼也没用。就顺性而为、随其自然,自觉给力,水到渠成。

在先前的各科室实践中,小女逐渐地明确了更为专细的挺进目标,终决定从事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当加护医师。当年我在国内时曾于心血管科干过CCU,24小时监护心梗危重症,那时尚无ICU科别,但内容大致相仿,责任极大高度紧张,不过一俟把濒死的抢救过来,医者最为喜乐,满有成就感。小女认为这才真正体现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

经多方努力,小女在激烈竞争中如愿以偿,得进本市大医院、即将启始两年的特种培训。她兴奋得很,即使现于心脏科实习,导师晓得其将干ICU,也刻意多放手插管、埋置等机会给她,多操作锻炼。本来俺们寻思女孩子干个压力小的专科就行,可她执意于此“大夫中的大夫”、驾驭“公鸡中的战斗机”,除内科外还要通晓脑科、X线、麻醉等知识,人各有志,就尊重随从其意,听之任之。想想当初内子甫毕业干妇产科时,不也是一门心思欲当林巧稚吗?

嚯,加国从医的长路铁关漫道,大致算之,从高中毕业到再获得学士位、同年及时中举医校,顺当完成时已经“抗战八年”;立马做住院医师又是几年,出师时就届而立年中了,难怪再“青年医师”也都相貌成熟、沉稳老到呢。

在欧美能够当上医生,先期付出的太多太多,暂不说日后的担子亦不轻省。虽在未来薪酬上的回报不低,但确系“物有所值”,理该如斯。这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价值观可丁可卯兑现的表现,和为什么芸芸众学生若骛趋之。故而打算步入其途者,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和体能准备,披挂上阵打这场持久战硬仗。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