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孩子都有些失望,和我们的期待差得太远。”今年2月,北京的李美珍给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报名参加了一个由学校同旅行社合作的前往美国游学的项目,然而14天的行程,3.3万元的费用,却在儿子身上看不到明显的收获,让李美珍在接受《侨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不值”。
李美珍的抱怨并不是少数。在中国媒体上,充斥着来自学生和家长的控诉,“游而不学”、“游学不过是名校观光团”、“ 低成本高价格”,从而产生了一个听上去并不光彩的称呼——“中国式游学”。
国际游学在中国已经走过十多个年头,已成为中国教育领域不可忽视但又极为复杂的现象。一方面,不断增加的旅游、留学需求让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游学独有的价值愈发认可和期待,游学机构在向西方学习的背景下也在不断探索中国市场,中国的教育部门也在积极研究通过促进校内外教育衔接,加强研学旅行工作的方式,为已经被广为诟病的传统应试教育寻找出口,从而激发游学市场的急速发展。另一方面,追逐利益之下,缺乏监管的市场在当下依然存在着诸的乱象,学生或家长对游学的形式和效果也存在着在短时间内很难得以匡正的误区,将游学置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百亿级的生意
在做了11年的游学,几乎见证了游学产业在中国从萌芽走向兴盛整个过程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助理副总裁兼国际游学推广管理中心主任刘婷看来,虽然不可否认目前中国游学市场鱼龙混杂、乱象丛生,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游学已经完成了教育属性的定位,一些游学机构已经探索出了一条为中国学生和家长量身打造的游学路。
刘婷将当初新东方开拓游学市场称为一次“随意为之”的尝试,她没能想到,这个在11年前从留学义务中衍生出来的辅助义务如今能有如此广阔的市场和种类繁多的需求和产品。
实际上,游学并不是一个新兴的事物,中国古时就有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增进学识。在美国,游学概念的产生也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亚洲一些国家,游学产业也走过了三四十个年头。而在中国,现代概念上的游学直到新世纪初才开始起步。
然而,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游学市场的成长几乎可以用“爆发式增长”来形容。来自新东方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海外游学用户合计约30万人,整体市场规模已达近100亿元人民币。
刘婷用 “一路高歌猛进”来概括十年来她所致力的游学项目的发展。其所带领的团队从最初的5人发展至遍布全中国的近400人,已带领超过10万名中国学生前往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游学。
“游学市场不可避免的受到旅游和留学市场的影响。”刘婷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最根本的动力,而中国民众对出境旅游和留学的需求直接影响着游学市场的起落。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1.2亿,出境消费达1.1万亿元,人数和购买力连续3年居世界第一。而2015年,中国有52.37万人出国留学,中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已达404.21万人,年均增长率19.06%。
而从目前来看,中国的经济依然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这两项数据也必然将持续保持增长,“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境外游学”,刘婷介绍,根据他们的预测,未来每年游学市场的规模将继续保持超过20%的增幅。
此外,随着前往中国旅游和求学的外国人不断增长,刘婷表示,新东方还打算开展海外学生赴中国游学项目。或许在未来,这也将成为中国游学市场又一重要增长点。
巨大的市场规模下还共存着极大的利润空间。
目前,中国游学产品种类繁多,年龄已涵盖从小学到大学,甚至白领阶层等各种人群,内容包括学习观光、留学考察、语言学习、出国夏令营、短期插班等数十种类型,地区几乎涵盖美、英、德、法、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对中国民众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国家,时间多在两周左右。虽然价格基本都在三四万人民币左右,但大部分产品基本上提前半年就被抢购一空。
“游学机构从每个学员身上的获利基本在5000元至10000元人民币,有的甚至更高。”据目前正在一家旅行社从事国际游学业务的高凌介绍,一般的国际游学项目平均比相应路线的旅游项目的收费高出近一倍。
高凌长期带队前往美国游学,在他看来,虽然游学项目会存在诸如课程、培训、训练营以及寄宿等费用,但因为时间较短,成本不会太高,“而一些不正规的游学机构甚至只会带学生参观一下校园,旁听一下课程,食宿也会特别简单,成本就几乎和旅游项目不相上下。”
由此,高凌认为,在游学价格基本公开的当下,优质的游学项目往往因为成本更高,利润空间更窄,“不过,从长远来看,如果项目得到足够认可,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青睐,回报肯定会比那些只图眼前利益的机构要高得多。”
垂涎的分食者
“这是朝阳产业,值得一搏。”从四川大学英语系毕业四年,正当自己创办的英语培训机构稳步走入正轨之际,江丽华决定要去闯荡一条新路一——和一个在美国同学合伙,涉足在她看来“钱景”更广的游学产业。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蛋糕越做越多,诱人的利益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和机构如同江丽华一样,垂涎着游学市场。
很难去具体统计中国到底有多少人和机构从事游学行业。目前的中国游学市场可谓鱼龙混杂,学校、旅行社、留学机构、培训机构甚至各类文化中心均有涉足游学项目。在搜索引擎里输入“游学”关键字,相关链接达到8000多万条,游学项目的广告更是比比皆是。
一份由觅思投资策略团队在对680家中国教育培训机构进行调查后撰写的游学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未来,超过71%的培训机构计划开展游学项目。
“留学是教育部发相关资质的,有资质的审定,旅游由旅游局管理,但游学没有监管。”刘婷介绍,因为缺乏监管,中国的游学行业一直以来门槛都相对较低。
按照市场规律,分食者多了,竞争自然也就更强烈,但截至目前,急速膨胀的市场让新入者很难感受到生存的压力。
江丽华在游学领域并无太多经验,但她并不担心前景,按照她的判断,目前的中国游学市场,即便做得再不专业,生存也不是问题,“身边有朋友在前两年就开始创业做国际游学,据我了解,也不是太专业,但依然生存得很好。”
不过,江丽华只能算是期盼在游学市场里分一杯羹的“散户”,在一些大型游学机构看来,竞争早已开始。
据新东方发布的《2016国际游学白皮书》披露,因为产品更为多样,服务更专业,游学机构和学校组织的国际游学已经开始占据市场主导,而曾经引领国际游学的培训机构已渐渐失去优势。
此种情况下,中国的国际游学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一方面,因为市场在不断扩张,如同江丽华一样的“散户”虽然在目前不缺乏生存空间,但他们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提升游学质量,甚至“挂狗头卖羊肉”,让游学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另一方面,一些知名的游学机构为了维系品牌优势,不断在探索、优化游学服务。
“很多游学机构都是在抄袭别人的产品,抄袭很容易,但要长久做,需要付出很多。”刘婷认为,要想在游学行业完成长远的发展,必须从研究客户需求出发,不断研发创新。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新入者都没有成为引领者的机会,互联网时代的崛起,让“逆袭”发生的概念打打提升。
少年商学院就是成功的案例。2013年,中国资深媒体人张华开始运营一个叫少年商学院微信公众账号,向受众提供欧美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因为内容实用性强,粉丝量很快便突破了30万。
2015年,张华将粉丝在线上需求引入了线下,运用自己多年在教育领域的探索精心策划了第一个少年商学院游学项目,不仅赢得了第一批用户的口碑,还给他来了高于传统游学机构数倍的商业利润。
海外游学 超五成中国学生首选美国
据搜狐网报道称,据新东方近日发布《2016国际游学白皮书》显示,中国学生依然最青睐到美国游学。在参加过游学的人群中,51.2%的中国学生选择美国作为目的地;在还未参加过游学但有意愿游学的人群中,57.9%的中国学生将美国作为首选目标国。
美国《2015门户开放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也指出,在2014/15学年,留美中国学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30.4万人,比前一年增加了10.8%。中国连续第5年成为向美国输送最多留学生的国家。
究其原因,该报告认为,美国拥有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美国大中学校的数量都非常多,且名校林立,学术水平高等,这都是吸引中国游学群体的重要原因,而美国的签证政策也鼓励更多中国学生来美。
此外,从几个主流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看,前100名的大学里,美国占50%左右。其教育水平处世界顶级之列,这种高强的教育质量自然会吸引众多中国学生的目光。
该报告还对不同年级的中国学生特点进行分析,来美游学的中低年级学生更重视体验,喜欢尝试那些在中国没有体验过的项目,诸如特色营地、全真课堂、寄宿家庭等;而中高年级学生则更关注实际的受益,喜欢参加可能增加名校申请成功率的留学背景提升类项目。
报告亦显示,澳洲是中国学生青睐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游学目的地国家。在参加过国际游学的人群中,16.7%的中国学生选择澳洲作为目的地,在尚未参加过游学但有意愿游学的人群中,29.2%的人将澳洲作为首选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出国游学的中国学生学历层次方面,本科生仍占多数。但近年来的游学人群中,中学生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
《2016国际游学白皮书》还显示,赴海外游学的中国学生多数为中学生,在参加过国际游学的人群中,比例达到71.9%,其中高中生占比 38.9%,初中生占比则为33%。而赴海外游学的本科生为17.1%、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游学人数为8.6%、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游学人数为2.4%。
从实际年龄看,中国游学群体以15岁至17岁为主,占比达46.6%。显示中国游学市场目前呈年轻化、低龄化趋势。
据签证交流访问者项目收集的数据,去年底,中国在美国K至12年级留学的学生,比5年前增加了290%,总数达到34,578人。中国小留学生几乎占据美国中小学外国留学生人数的一半。
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美中学共有9.2万名外国小留学生,其中来自中国的学生占了35%。这一巨大产业,每年为美国带来了250亿美元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