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965322

加拿大陪读妈妈回流感受:别了,温哥华!

个人微信二维码

作为在温哥华与孩子朝夕相伴六年的陪读妈妈,孩子进入大学是我2000多个甘苦砥砺、昼夜忧心陪读日子的终结。

站在人生这一程的分水岭上,六年的攀爬终于可以轻舒一口长气;站在这一个自由的极点上,前瞻后望都有种身处云端不知所踪的喜悦并茫然。

六年温哥华的陪读生活,陪伴着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成长,一路的艰辛坎坷难以一笔带过,恨不得留待日后写成章回小说,因此,此处省略一本书。

只是,和温哥华的告别有点儿不舍。这是一个不曾离开便已开始让人怀念的城市。尽管在这座多雨的城市里六年间经历了太多不曾预期的风雨,体味了太多曾经觉得沁心蚀骨而今却已云淡风轻的伤痛,但正是走过之后才知道无论风雨还是伤痛,是所有的这些经历可以让这段岁月的怀念如此丰富和生动。

六年前告别北京安逸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是为了陪伴孩子,颇有点壮士断腕的决绝和悲壮。为了不让自己对做出的选择后悔,就只能在已选择的路上朝理想的方向努力前行。于是,在温哥华拼命学英语,努力去工作,坚定不移地培养孩子,即便经常硝烟四起,也从未想过中途撤退前功尽弃,且战斗且努力地奋战六年,焦虑伴随着星火一点便转瞬即逝的喜悦,拼尽全力让每一寸触角都充分和这片土地相融。

六年是一个可以改变太多东西的过程,六年也是让你即便痛苦也会爱上一个城市和一种生活的过程,六年时间在异乡陌生的土地上根刚刚扎下,才体味到汲取这片土地甘露的滋味,现在又要连泥带土拔起回流故国,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所有在国外生活多年的人都明白,回流不易。但如果和国内的亲朋故交说回国不适应那百分百是找骂:活了快40年的地方你不适应,洋牛奶才喝了六年就真成假洋鬼子了?于是,闲话少说,既是顾全大局,不负父母的殷殷期盼,也是实现自己家庭生活的正常和圆满。所以,再有不舍也必须和温哥华说再见。关键的关键是,孩子远赴东部读书,在所有人的眼里温哥华对自己都已是了无牵挂,有什么理由在这里继续逗留?风景如画、山水怡情、情怀难释甚至生活方式都不是一个大众价值体系中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该放到台面上的理由。

而亲情孝道、婚姻家庭才是不容置疑的、不可触碰的红线。从上学到婚恋一直走的都是循规蹈矩的正统路线,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能强大到让自己背俗反常。我永远记得现代文学课上老师对萧红和冰心的一段评价,是要离经叛道拿生命去写作还是接受现实安稳的幸福,在大海与母亲的主题中展示女性温暖如玉的才华?那时起,便开始明白之于自己这样追求现世安稳的女子,幸福就是不与生活对立,不拧巴着过日子,不追求遗世独立、不搞特立独行。所以,每遇选择,都遵从这个原则,但六年的陪读已属例外,那么现在就尽快回归。

结束了暑假在国内的各种狂欢,我和即将去东部读书的孩子回到温哥华,在为期不足两周的时间里开始处理家具、打包去东部的行李。这些日子的每一天,我们都是以倒计时的状态面对这个六年建设起来的家怎么在既定时间内把它清空归零。六年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曾经总是躲在我身后,我只能硬着头皮冲锋在前,从安家到买家具,从运输家具到安装家具,这一系列的亲力亲为彻底让我完成了一个女文青向女汉子的蜕变。在国内有双方父母四个老人轮流坐庄在我的生活里当替补队员,他们的勤奋呵护让我一直以“傻白甜”的模式运营着生活,还从不死机。到了温哥华,我好像被重装了硬盘还开了外挂,一切都切换到了一种我自己都不曾预想的改天换地的模式上,无依无靠的海外生活激发出了我在家居生活中从来不曾发觉的潜力和战斗力。

这次暑假从国内回来要告别温哥华,之所以能让欣慰取代各种不适情绪,完全是孩子飞跃式的成长和出乎我意料的担当。这个当年的懵懂少年已经长成典型的北美小鲜肉一枚,要身高有身高,要肌肉有肌肉,小麦色皮肤透着健康和活力,往我前面一站,就是一个可以依靠和信赖的男子汉。

在国内的最后几天这个被父亲委以重任的大男孩就把回温哥华后整个“大撤退”的路线完全规划好,拿出做好的明细列表每天给我安排具体工作,他对我的要求仅限于简单的收拾整理,而重物的搬运提拿、对外发布家具出售信息包括制定价格、和物业manager商定各种繁琐的具体事宜、打电话写信修改各种地址、包括旧车的处理、他自己新车的购买、转运全是这个刚刚过完18岁生日的男孩一手搞定。白天,他忙家里业务的同时还少不得约朋聚友,晚上加班加点打包自己去东部的行李,用吸尘器把一个个真空整理袋搞到紧实整齐,然后装箱称重,几乎没有给我染指的机会。

看着他的雷厉风行,感觉家里的内政外交完全可以放手,而自己仿佛又有退回“傻白甜”状态的趋势,经常在一旁暗自欣赏着这个一夜之间长大的孩子而忽略了他的指令,回过神儿来再继续心甘情愿地听命他的指挥若定。

刚来温哥华时,作为一个12岁孩子的妈妈我不得不能干,给孩子撑起一个安暖的家。后来,在冲突中我开始意识到他的成长,他不再是那个事事听命于妈妈的小男孩,既是不得不也是策略性的我开始收起自己的锋芒,在他的成长中主动避让,直到眼下这一刻,他站在我前面完全可以成为一面墙,撑起他自己的天空,也撑起我六年最大的满足和欣慰。也许只有做父母的适当地示弱,孩子才会有更多成长的机会,而这一点我们总是领悟的太晚。

夏天回国前,我最爱的大阳台上还是百花争艳,各种不舍让我每天望花兴叹。回来后撤退打包中,花草一片凋敝,家里一片狼藉,直到最后彻底清空并完成清洁,看着空空当当的屋子心下竟是释然。朋友们惊叹我的速度 ,我惊叹生活原来可以这么轻易开启并彻底放下。并没有想象中的伤感,而是不再需要犹疑彷徨后的解脱。孩子即将奔赴东部的大学开启他人生标志性的一段旅程,他充满憧憬,信心满满;我对于陪伴他去东部这一段短暂的行程算是给自己六年陪读岁月一个收官。

我的未来会怎样?北京是不是我能心安的地方?一切无解,唯有前行。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