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问,高中留学是去安省好还是去BC省好,或者国内也有国际高中班,读完国内的国际班也可以留学加拿大。
这个问题是在加拿大两大最发达的省份之间做出留学目的地的选择——这里我们不讨论另一个经济发达省份魁北克,因为魁省大部分大学都是以法语进行教学的。高中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拿高中文凭,而是高中毕业后进入什么样的大学去进行本科学习甚至本科后进行研究生学习。
加拿大实行省管教育,各公立大学都是各省出钱、各省管理,所以各个省的大学就向在本省就读的高中生分配更多的招生名额——这就好比北京大学在北京放置更多的招生计划。所以,在考虑高中留学去安省还是BC省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其实是安省和BC省—这两个大学最多的省份—哪个或者哪些大学是自己心仪的大学。
我们可以用在加拿大认可度很高的麦克琳杂志排名来看一下这两个省的大学实力。在麦克琳排名上上榜的近50所加拿大大学里,安省22所大学中有18所大学上榜,其中医博类5所、综合类8所、本科类5所;BC省11所大学中有4所大学上榜,其中医博类1所、综合类2所、本科类1所。不论上榜数量还是比例,安省的大学数量都甩出BC省好几条街。
安省和BC省对于留学生是否算作本省应届高中毕业生有着不同的解释。在BC省,不论学生是否在BC省的高中学习,只要这个学校使用BC省的教学大纲,BC省政府都视作该学生是BC省的高中学生,享受与在BC省学习的高中生升学的同等待遇。在这样一个宽松的定义下,中国绝大多数中加国际班都是采用BC省教学大纲。学生在这样的中加国际班完成课程并且达到毕业要求,可以申请BC省的大学。每年,这样的国际班给BC省的大学输送大量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生问一个问题:这样的留学生在BC省的大学成功毕业的有多少?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生Y,从北京一个使用BC省高中教学大纲的国际高中毕业后,被西门菲莎大学录取,大一即被淘汰出来,转到安省某高中连同ESL又读了三年高中,最后在24岁的时候才考入温莎大学。在这个学生毕业的时候,我们调取他在中国的国际高中成绩单,发现成绩非常不错。这样的例子近几年越来越多。
一个远离BC省的地方,怎样保证BC省的教学大纲能够在实际操作中质量不打折,这是一个大问题。中加班毕业的留学生在BC省的大学高于平均水平的淘汰率,实际上已经证明了有很多在中国使用BC省教学大纲的国际高中在教学质量上把关不严,升学指导老师无法接触到第一手的加拿大大学信息,盲目追求进名校的人数,甚至学校官方为了高名效率出面造假成绩单。
在安省,学生在12年级的时候必须是在安省注册的高中学习,才能在大学申请的时候视作安省高中学生。这里所说安省注册的高中,指的是学校的实际地理位置是在安省,而不是其他省份或者国家。安省对于审批省外的学校使用安省教学大纲一向很严格,手续也相当繁琐,定期还有资质评估和检查,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国际高中里,很少有学校使用安省教学大纲。每年从国际班直接考进安省名校的留学生也是凤毛麟角。
在近几年的留学群体中,有几种极端的留学思想。
第一、留学生低龄化倾向,认为小学甚至初中没有读完就应该送孩子出国留学。青春期和之前的时间,正是孩子培养合理的三观的时候,这个时候把孩子外放他国,很可能对孩子一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造就出既不是海外出生的华人第二代,也不是中国人的奇怪个体。
第二、孩子成绩不好所以送到国外留学。如果一个学生在中国连当地中考普高线都没法达到,那么到加拿大来会被迅速淘汰,除非进混日子的水货高中。
第三、孩子在纯外国学生的环境里能够交到外国朋友,能够更迅速提高英语。根据实际经验,一个已经过了青春期的学生,他/她在留学过程中大多数朋友依然是中国人,甚至在数年后上大学后依然是这样。这一现象符合心理学和生物学上所描述的关键期理论(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
基于这一理论和应对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西方教育近几十年越来越重视和强调过渡阶段教育(transitional education),即怎样利用学生已经在原有母语环境下获得的知识,将知识迁移到英语的环境中,促进英语语言习得和英语环境下科学知识的习得,同时保留学生的双语特色。
欧美很多国家是双语甚至多语国家,这种双语过渡教育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反而,对于将纯英语环境上升到无限高度的思想,学术界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好比将一个才学会狗刨的游泳初学者扔进大海。
Jack 微信:canadahao 电话:647-328-3211 AE多伦多留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