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08浏览42973406

留学生融入,路在何方?

个人微信二维码

因为新冠疫情,儿子取消了今年春假回国的航班。他告知我们,准备和四个附中的高中同学去迈阿密逛逛,他调侃:用暂时的回归,抚慰下孤独的心灵。

儿子赴美留学已经一年半。 刚入UT奥斯汀时,他豪情万丈,参加各种出游,聚会活动,主动和当地人聊天,在浅层交流中,美国同学热情而有亲和力,为此儿子也曾信心满满的认为这是融入的开始。但经过一段交往后,他们之间却很难进一步深度交流。美国孩子的热情多是建立在客气的基础上,很少有发自内心的愿望,更别说成为推心置腹的朋友。

大二开始,儿子无奈的感叹,要融入他们真的太难了。

一   是什么深深阻碍了我们的融入

每年都大约有30万华人赴美留学,无论是将来打算留美还是回国发展,留学生都应该更多地了解美国社会,留学的目的除了学习知识,获得文凭,还应该有了解当地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念这项内容,取精去糟,留学真正的价值在于理念的改变,不然,出国的意义也会打折扣。面对融入这个共同的难题,很多孩子感到孤独和迷失。

一个熏染了东方文化的人来到西方社会,他并不是只身而来,随他一起来的还有他从小侵染的文化、思想、习惯和个性。留学生身上的中国痕迹和中国色彩,认知的偏差,难免会与西方文化产生碰撞、冲突,甚至会形成某种偏见,这种偏见和冲突深深阻碍了融入。

二   源自非母语的交流障碍

出国之前,儿子和大部分留学生一样,取得了很高的托福成绩,而且口语和听力上略胜一筹。大一的UT奥斯汀课堂上,没有语言适应过渡,直接可以接受各口音的授课。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了语言障碍。

母语中的语感,后天努力很难弥补,简单词语蕴含的意境和内涵往往来自于广阔的历史和属地文化背景,除非从小接受外语熏陶,否则无法达到母语交流的那种神会和默契。

儿子逐渐发现美国人和他交流时,会刻意放慢语速,多使用正式语言,而本土学生们之间却全然不是这种说话方式,交谈中大量省略和替代词,特别是他们使用的俚语,自己根本就听不懂。

有时候美国同学讲笑话,你字字句句都听得懂,但是因为对美国文化背景的缺少,让儿子听不到笑点。初到美国的留学生不可避免的有口音,有时也会因此被嘲笑,虽然常常不是恶意,但也让儿子感到窘迫。这种情况,常常给身处异乡的留学生带来很大的隔离感和挫败感。

没有共同语言,客情和礼貌之外,美国同学也没有义务必须要跟留学生交朋友,留学生往往出于自尊心,也不好意思厚脸皮往美国同学堆里凑,久而久之,留学生就被边缘化。

三   文化背景和思维的差异

小到细微的行为举止,大到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中美的差异是非常大的。

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留学生常常把儒雅、内敛、严肃当作美德,而奠基于多元文化的北美文化,更像一个色拉碗,各种文化混杂。其中的每个个体,自我意识强大,讲求创新和思想独立。

美国人比较开放和自由,喜欢幽默。他们爱用笑话缓和气氛、拉近距离,所以,即便是在我们认为非常严肃的老布什的葬礼,小布什也是用一个笑话开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和文化禁忌,比如:个人隐私、信仰、种族等。

四   三观带来的行为差异

中国教育推崇集体主义至上,而美国学生追求个人价值。中美学生的金钱观也有很大差异。

受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的熏陶,我们常常有着目的性很强的生活态度和机械化分解生活的方式。

中国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充满了实用主义,奔着找工作赚钱而来,所以难学枯燥的STEM专业受到亚裔孩子青睐,他们信奉奋斗才可以生存,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印度孩子身上。美国孩子则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喜爱的专业方向上。社会福利保障造就他们可以随兴趣而走。

在学习方式上,中国留学生注重分数、不走弯路。在学业之外,大把的时间花在图书馆以确保考试可以得到高分。无论是UT奥斯汀还是匹斯堡,图书馆熬到后半夜的,大都是亚裔的面孔。甚至对导师的选择上,中国留学生常常考虑导师给学生的得分情况。而美国学生热衷社交和课外活动,在挑选课程、完成作业的时候,体现出来的更多是对知识、经验的好奇。

五   无法改变的种族隔阂

很多美国人虽然明面上不说,但对华人是有歧视的。在他们眼中,认为重文轻武、严肃刻板、不爱社交、比较冷漠,追名牌驾豪车是中国留学生群体特征。大学校园里戴着眼镜、瘦瘦弱弱的华人学生,与肌肉发达、体格强壮的美国青年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STEM专业走出来的华人面孔,常常被称为书呆子。

华人孩子爱学习,美国孩子爱体育,基于这种群体性格的认识,他们在社交中有意无意的不和华人作深度交往。在柔道社团,有一个环节是大家各自找对手一对一训练,儿子总是被撂单的那一个,每到这个时候,他只能在角落里看别人练,这种被孤立的感觉让儿子很难受。

六   如何应对融入的难题

随着美国华人群体的壮大,华人有自己的社区、有自己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利益,甚至已经成为美国社会颇具特色的亚文化。融入是一种选择,不是必需。儿子的很多高中同学,把留学看作镀金,早晚回国安稳就业,即使想留下的,也谋划着保持华人群体关系,因此对融入没有那么迫切。

01、尊重自己内心的意愿

很多留学生深层次融入美国社会的动力可能更主要地来自他们的内心,儿子就是其中之一。对未来生存和竞争的压力,迫使华人孩子始终拼搏,甚至到了华二代、三代依然保留着那份上进心。只有亲历,对比,了解事实,获得新知,才能更好地思考和选择。

作为留学生,需要差异性和陌生感来丰富世界,需要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秩序和制度安排,在自由的土地找寻到自己的信仰,这种信仰不是指宗教信仰,而是指他的出发点和他的抵达,是来自心底的意愿,是如何避免自己成为现实的臣虏。面对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差异,融入过程虽然是漫长且痛苦的,但儿子说,他不会轻言放弃。

02、积累知识和经验

别人和你交流交往是不是有内在的动力,取决于你的表达是否有吸引力,你的社交有没有价值,而这些需要有广泛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水平以及沟通技巧做支撑。所以学习积累是融入的第一步。留学生要努力学习英文,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地理,提高学识、阅历、思辩能力。

儿子尝试诸多办法来自我提高,在学校选择修传播专业,学习社交类课程,例如行为心理学、跨文化交流等,自己背诵名人的演讲稿和故事,模仿脱口秀。甚至在图书馆,坐在聊天的美国同学旁边,假装看电脑和手机,听美国同学自由流畅的聊天。

03、适应并改变

接纳美国的流行文化。多看电影、小说、美剧、脱口秀,新闻,儿子每天坚持听英语歌曲排行榜前50的歌曲,逼迫自己看橄榄球赛,还参加了柔道社团和武术社团,培养自己对运动的兴趣。

调整自己的学习理念和目的。在专业选择上,学自己真正喜欢的,而不是为了就业谋生选择STEM专业。从UT奥斯汀来到匹斯堡大学,一是为了顺利转入工程学院,二是能更好的搭配两个专业的课程冲突,三是感受不同人文氛围的环境,相比UT奥斯汀,匹斯堡大学的同学们更随性一些,工程学院里学究气也淡一些。

儿子大一时曾经形容商学院和工程学院的视觉反差,商学院满是谈笑着漫步、衣着讲究、充满活力的商务范男女;工程学院多是头发蓬乱、微佗着背、架着眼镜匆匆走过的高分生,而在传播专业,常可见志趣相投、心灵契合的伙伴。此外,儿子还准备大二之后,申请一年实习,以增长校外阅历和社会实践。

大部分中国学生不经职场摔打,一路读研读博,儿子希望自己在本科毕业后工作两年,再回到学校。他认为这样更能细化自己的专业方向,修正甚至颠覆自己职业的兴趣点。

儿子认为,与本地学生的交流,不仅要主动,更要寻找共同的话题,迎合别人兴趣的同时,也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变被动为主动。

总结自己曾经的旅游经历,以及中国古老历史和文化里的亮点,适时展示给他们,引起他们感兴趣,在自己认知熟悉的范围里增进沟通。

04、尽可能融入其中

很多留学生不是不想融入,而是难于融入,于是将自己的社交圈转向和华人,毕竟文化上同根同源,接触起来更为容易,久而久之,圈子逐渐固化。很多留学生身在美国,看中文网站、看中国的电视节目,身边的朋友是中国人,除了上课和写作业几乎用不到英文。留学生扎堆抱团,不如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选择。

还有很多学生更愿意在图书馆度过他们的闲暇时光,交流空间的封闭和狭窄更进一步减少了融入的机会,甚至形成恶性循环。这种自我保护,成为了许多人拓展学习和职业的可能性、拥抱其他乐趣的终极障碍。

儿子说,教会也是一个很好的融入平台,相比学校,教会对人更包容,关系更融洽。但儿子感觉教会里的热情来自于神的指示,并不是发自内心的接受,总有不太自然的感觉,加上儿子是无神论者,自然就排除了教会融入这个捷径。

融入就要跨出心理的“舒适地带”,尽可能与当地人聊天沟通,主动地融入校园文化,聆听他们的所见所闻,也把自己的故事和对每件事的看法讲出来。也许会有不合时宜的尴尬插曲,甚至是遭受嘲笑,但不管怎样,要坚持下去。

在交往过程中,培养厚脸皮是必要的,不能因为敏感、玻璃心,失去了沟通融合的耐心和动力。

只要挺胸抬头继续走,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05、融入是一场漫长而艰辛的挑战

融入是对自我的打破,然后重塑、提升,这个过程必然是艰辛和痛苦的。

儿子一直坚持柔道社团的活动,现在,大部分的柔道对练,他能找到伙伴,即便撂单,也尽量不在意,他会尴尬的笑笑,对自己说,心理强大一些。柔道课的教练父子是韩国裔移民,同样是黄皮肤的少数族裔,他们身上因为自信和力量散发出来的魅力和气场让儿子钦佩和折服。他是儿子期待中的自己。

虽然课程排的满满的,经常在图书馆熬到后半夜,回到宿舍累得只想睡觉,依然挤出周五晚上时间,约着同学参加各族裔团体的PARTY,在昏暗浑浊的空间里,体会不同风格的宣泄,也算是一个放松。为了获得接受,曾与越南及墨西哥同学们举着啤酒瓶,在房顶上伴着大麻味道疯狂的摇到半夜,虽然高分贝噪音和酒精的刺激,会造成头疼无法入睡,作为扎堆的投名状,能被大家接受,也是个代价。

大二时,儿子报名参加了美国孩子的兄弟会,虽然需要缴纳不菲的会费,但这是深入接触美国孩子,积累人脉的必经之路。兄弟会里还能接触到很多已经玩的很嗨的亚裔学生,都是已经突破种族障碍融入很好的佼佼者,他们身上的经验都是儿子无尽的财富。

作为留守妈妈,我有时会想,这种浴火重生般的蜕变,会不会意味着自我的失去,对家乡和故土的抛弃和远离。后来看到熊培云在《寻美记》里说:无论走到哪里,大自然都会把他们的故乡带到哪里,一样的湖水、一样的天空、一样的风雪,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失去故乡,只是在更广阔的地方拓展了故乡的边界。

原来,自己才是故乡。决定融入什么样的社会,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只是人生中的一次选择。也许只有离开故土,才更能茁壮成长;唯有不停地打破自己,才能活成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活出立体丰盈的自我。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找到真正的自己。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