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4696075

10年加拿大留学,让我学会了什么

个人微信二维码


Steve Shi在多伦多呆了快12年了,和很多人一样,高中毕业,来加拿大留学。相信通过他的视角,说出了很多留学生的心声,也为大家以后要走的路提了醒。

2005年3月26日落地多伦多,开始留学,那时候是个糊里糊涂的高三小孩,带着兴奋不安和探索的心情看着阴雨连绵的天空。虽然并不是特别清楚这段经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但心里始终怀着强烈的寻觅、寻找情怀。
     我要找什么?我并不清楚,但是这情怀来自灵魂深处的挣扎和渴望。每年的这个日期都会写一篇文章,一开始有点形式主义,但后来发现走一步回望一下,要寻找的东西就越发清晰。
     五年前的时候写道:“快乐和痛苦,都是一种事情,所以此刻,沉潜十年的苦,正孕育着一生无憾的甜”,现在读起来就像是在和一个灵魂伴侣交流。
     和大家分享这些事情,或许能让你有些启示和激励。如果能够引得你也去写一篇十年的文章那更好不过。过去的十年里我做到的这么几件事情。
    与自己相处
     这是所有事情里面最显而易见但又最挑战的。十年前我不曾考虑过要怎么和自己相处这件事情,因为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别人相处就够了,和自己相处这个概念因为太习惯自己的存在所以很少认真地考虑。独处就是和自己相处。独处的时候会有何所想所感,会做什么,就是你和自己相处的方式。
     留学的经历给了我很多独处的时间,大多数时候是不情愿的被迫独处,而这种时候的独处几乎就是心灵煎熬的同义词。在这个过程里,我发现自己的心灵有它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我没法时刻控制它,甚至有时还会被它所影响。比如在极端寂寞的时候,内心的折磨甚至会让胸口感到疼痛,因为受不了这折磨,有时我也会喝太多酒,颓废度日,通宵游戏,或者匆忙地投入一段感情。但越是逃避,那声音就越是刺耳。持续的痛苦给人带来的唯一好处,在于你会无比清晰地认识到当下所做的事情是行不通的。
     在经历了很多隔靴搔痒般无奈又无助的时刻后,我学会了允许自己寂寞、难过、失望和心痛。我不再习惯于在不开心的时候谴责和鞭挞自己的内心,而是在独处的时候和自己说“又只剩下我和我自己了”,然后用一杯小酒,一碗自己做的回锅肉或者一趟漫无目的的散步来庆祝独处的时光。我不得不学会在独处的时候和自己说话,给自己讲笑话,回忆开心的事情,或者和自己讨论各种问题。我的态度开始变得柔和,因为发现对自己太刻薄挑剔,总是要求自己时刻保持快乐。而原谅内心的时候,我会感到被自己拥抱,会油然而生温暖与宽慰。被宽恕的内心会因此变得活跃、有趣,会有很多新鲜的想法,会指引我注意到很多不曾注意的事物。这让我越发地喜欢独处,不是因为不喜欢和人交往,而是我把花在自己身上的时间看得更重要。
    苦尽甘来,得到的是释然、淡定和解放。
    克服自卑
     现在说起两句话,总能让别人难以置信,一是我以前很内向,二是我曾经很自卑。为什么会是这样,或许因为很少有机会发挥自己的优点,也很少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可是没有什么经历比独自闯荡更能改变这两点了。
    首先因为比起自卑,寂寞要可怕很多倍,所以我必须强迫自己去寻找友情和爱情。有时候因为自卑,和人相处的过程中会犯很多错误。可是相比于犯错的羞耻和悔恨,寂寞要可怕很多倍,所以不得不逼着自己承认错误,改正,然后再次出发。
    留学经历里面也有很多尝试和探索的机会,比如因为学业,必须主动联络和会面根本不认识你的教授、学者和雇主;课堂和研究项目又要求积极的团队协作与互动。比起自卑的恐惧,丧失机会和学业失败可怕很多倍,所以慢慢的我对自卑时的那种退缩倾向就变得麻木了。越是做事情,越是得到期望的结果,这种麻木就越心安理得。这是一个逐渐接纳和适应的过程,一开始是被逼无奈,后来发现逼迫之下自己早已远离了起初的舒适区。生活因为各种事情而丰富,丰富带来选择,因而自己会有很多机会表达和发挥。
    自卑并不是以为自己什么都不行,而是因为不知道自己什么能行。我也从未想象过自己会擅长公众演讲和主持,能做摇滚乐队的主唱,可以管理上百人的学生会团队。成功经验积累到一定数量时,你就再也无法以自卑评价自己了,会觉得自己的信心铁证如山无法辩驳。
    所以说执行力,是对付自卑最有效的方式。
    与父母相处
   好吧,结论下早了。其实比起执行力,还有更加有效的对付自卑的方式。溯本求源,成长于缺少赞美和鼓励的环境,我才会把自己看得很差劲。拥有聪明智慧的父母,就不得不承担永远不够好的压力。大三那年学了几门关于人格发展的课,一时间看清了性格弱点和问题代际传播的原理,因而对父母充满了不满。和现在许多心理学爱好者一样,那时候最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就是“原生家庭”,所有冲突矛盾似乎都是被迫被父母强加于自己身上,因为生存的依赖不得不接受,无奈而又怨恨。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到原生家庭的原生家庭又是什么样的呢?潜心思考研究,然后我极不情愿但又感动之至地发现一个事实:站在他们的位置,我的父母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因为比起自己的那点小不幸,他们的故事才更加叫人唏嘘不已。至亲之爱,就是理解他们的出发点,感激那略显笨拙粗糙但尽力而为的付出。
     父母是自己的一部分,接纳他们就是接纳自己。他们在极大的自我局限性之下给予了最大的付出,那么我同样应该凭着自己那千疮百孔的脆弱人格去尽力地创造美好。
     距离产生美,隔着太平洋,我平静地聆听和观察,然后原谅了这两个我最亲近的人,重新爱上了他们。
     跟随自己的内心
     这应该是世界上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一句话,因为你要知道自己内心想要什么,而且就算知道了方向,是否敢于毫不怀疑地坚持下去,则是我身边不少朋友们过不去的坎。
     可能你会觉得我对这个专业一开始就特别确定,才能7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但事实上是当初选择的时候心里面并没有什么底,也不确定这是否是个好选择。没有人能够预测自己的未来,我们一生中作出的很多重大判断回头来看可能都是不全面的。很多人面对这种模棱两可的状况,随便找个就业或者毕业难度之类的外在因素就拿定主意了。我虽然比他们还糊涂,甚至没考虑过就业的问题,但是我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
    我是来探索和尝试的,所以我不需要可预测性;我希望给自己找到答案,所以我需要直视人性的视角;我希望变得更好,而这无法用金钱衡量。这样的思路一直受到我母亲的影响和支持,而我在心理学之路上渐行渐远之时也真的获得了渴望的启示与解脱。
    学会聆听
    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最终只属于那些懂得聆听的人。
    曾经的我带着丰富的80后独生子女特色,自私自大、固步自封。因为在曾经的环境里,这样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妥,且又是很好的维护那脆弱自尊的方式。
     当有一天我发现自己需要和一个陌生人面对面坐下来,帮他解决那些我根本不曾体验过的问题时,身上那圈自以为是的光环彻底破碎了。我发现面对咨客,我除了全神贯注地聆听以外完全无能为力。但是奇迹就发生在这被逼无奈的场景里,当你拒绝聆听这世界,会失去很多宝贵与美丽的东西;当你认真地听,就会发现所有寻找的东西从四面八方向你涌来。
     从这时开始,我的耳朵和双眼变得越发敏锐。我看到了最绝望的人身上最坚强的毅力,最伤心的人心里最热切的渴望。我发现当你聆听的时候,你表达的关注,尊重和理解可以直通每个人的内心,可以带出他们最美好的一面,也可以让你表达爱的同时深深地被爱。
    对学习,阅读和写作的态度
     我从小痛恨学习,因为学习不能让我的生活更好,也没有带来任何快乐。学习带来的只有压力和羞耻,让我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也永远没法赶上别人。而阅读和写作几乎就是最糟糕的浪费时间的方式,我一定想不到在十年之后自己会时刻将最爱的书挂在嘴边,开办读书会,并且让写作成为每天必有的活动。
     能实现这样的改变,在一开始其实更多的也是被逼无奈,因为所选的学科以厚厚的课本和长长的论文为主。能够坚持下来,要感谢我的导师,教授们以及那些在书里给我讲课的大师们,他们的智慧是我痛苦过后最好的奖励。读1个小时的书,可能只会收获一两个有用的观点,可是这一两个观点的价值我会在后来觉得远大于忍受1个小时的无聊乏味。
    写作可以帮你整理思路,更能够助你将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我喜欢在写作里让自己的生活和书本上的智慧碰撞,反过来再阅读的时候就会形成习惯随时结合自己的生活来阅读,寻找观点和思想。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得来的结果是现在的我,读每一本书写每一篇文章都是百分之百地为了自己,虽然也会有读不下去写不下去的时刻,可是比起当下的不适,学习带来的充实感要重要太多了。
     创造爱和社会价值
     你可能会发现我所做到的每一件事情都起于个人的痛苦,没错,这种痛苦在我十年的头几年里给了我极大的动力。我自己总有一种略微偏颇但很实用的观点:幸福使人愚蠢,痛苦使人智慧。或许这里面真正的原理在于痛苦的心会让人保持寻觅和渴望的心,从而有动力一直学习和成长。
     过去十年的后面几年,当我自己的内心不再那么煎熬的时候,就越来越多地需要新的动力来源。庆幸的是所学的专业给了自己最好的答案。如果说关注自己的成长是自爱,那么将爱传播给他人则会使我的动力翻倍。这样的感受在读硕士做咨询师的阶段就早已体验过,当我的咨询对象完成了最后一次咨询,与我握手告别并转身出门后,我会久久地在房间里发呆。那种悄无声息的欢呼,那种知道自己在他人生活里留下了印记和影响的意识,是让人谦卑而又骄傲的满足感。
     生活和心智成熟永远都是艰难的,可是相比于每年一回首惊喜地看到自己迈出的步伐来说,任何苦痛都是微不足道的。下一个十年,又有哪些难以想象的进展,我带着坚定和谦卑去期待。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