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4688558

温哥华形形色色的华人留学生和陪读妈妈: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个人微信二维码


如今在温哥华遇见的华人留学生太多了,年龄大大小小不一。他们来自国内的不同城市,有的仅仅是为了孩子可以接受选择性更多、更自由的教育,有的是想借助子女留学,以便将来让全家人移民来加拿大。

有钱的人家,父母帮留学生买了房子,家里出人或者请人照顾日常生活,家境一般的住在寄宿家庭里。爸妈如果不放心让孩子寄宿,会派一个人前来陪读,一般来说是妈妈陪读。就像梅婷出演的电视剧《陪读妈妈》一样,很多华人女性牺牲了自己在国内的事业,前来陪伴子女。中国父母为了孩子的自我牺牲精神,让外人看不懂,也确实让人敬佩。

这些陪读妈妈多数情况是租住华人家庭的房子,本地家庭也喜欢把房子租给这样的妈妈孩子,比容易拖欠房租、赶也赶不走的西人房客更好相处,笔者常常在微信中看到类似求租和租房的广告信息。有些本地华人愿意做寄宿家庭,一下子招来4、5个孩子住在家里,有的人不耐烦给留学生做饭、照顾他们,宁愿挣得少些把房子简单租出去。

寄宿家庭和留学生相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饮食习惯不同,共住一个屋檐下,渐渐感觉互相打扰。笔者邻居一位非华裔女性,曾经很高兴当了两位华人留学生的寄宿妈妈,还特地把我请去和留学生打招呼,请教我该买些什么调料、食材给学生做饭。

然而,一段时间过去,这位邻居说起留学生不再神采飞扬,偶尔念叨起她们不爱吃她做的饭,也不愿意和她家多交流。她家好客,经常请很多人来家热闹一番,留学生多次表示不满,还向管理寄宿家庭的中介机构投诉。其中一位学生搬出去,我再次在邻居家见到另一位学生时,她表情淡漠,谁也不理睬就去了地下室自己的房间。一年多时间内,邻居家寄宿学生换了两拨,后来也不愿意再接受学生了,认为家庭生活受干扰。

我很理解那些独自在温哥华上学的华人孩子的孤单、寂寞,不是自己家,吃什么都不是味儿;寄宿妈妈又不是真的妈妈,沟通起来永远有条跨越不过去的沟壑;风里雨里形单影只坐公交车上下学,学习压力比原来想象得要大很多;在学校,本地学生更愿意和本地学生玩,留学生想插进去不是很容易,他们交的朋友也多是有共同话题、共同成长经历的华人留学生。

问了一位来自北京的留学生女孩,将来会留在加拿大吗?她没有多考虑一秒钟,立即回答,“我肯定要回国,我不喜欢这里。”她来这里的高中上了两年学,父母当时觉得国内的公立教育不大适合她的个性,当地国际学校的收费昂贵,还不如到温哥华来直接当国际生,教育环境相比较更好。她妈妈陪着来读书,租住一家人的房子,女孩说,“还好,我妈妈快退休了,没怎么耽误她的工作。”

一个很懂事的女孩,虽然不是本地长大,但做起义工来和本地孩子一样认真负责,有着北京女孩的热情、外向、开朗。独自坐公交车来社区中心领取义工证明,顺便帮妈妈到商场买菜。我开玩笑说,“你妈妈陪你读书看来挺轻松,什么事情都是你自己做了。”女孩笑答,“我爸爸说,让妈妈来国外,也是为了让她在这里好好玩玩。”

但是,不是所有孩子都那么省心。很多陪读妈妈当得太累,管多不是,管少也不是,更年期遭遇青春期,可以想象冲突矛盾不会少。母子俩在温哥华冲突着,国内还有爸爸在那里远程指指点点,说妈妈教育不当了,上的学校不怎么好了等等。有的爸爸在国内也真是想念孩子,和老婆视频通话表情淡漠,一见到视频里的孩子立即喜笑颜开,那是中年老男人的温暖幸福所在吧。

最无法摆脱的是想念,一位华人妈妈在温哥华陪大孩子上学,国内还有个小女儿,只得常常视频通话。听着她轻声细语和女儿亲密聊天,再对着手机和女儿吻别,让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作为妈妈,我无法做到守着一个孩子,却离开另一个孩子那么久。

这位妈妈常常回国看小的,再很快回到温哥华照顾大的那个,辛苦奔波两地,希望更多尽下妈妈的责任。那天,她表情有些失落地说起,小女儿在国内养了只猫,她回国时都不怎么跟她亲密腻味了。长期分离或早或晚,会把妈妈和孩子的感情淡化。但又能怎么样?大孩子留学是要留的,她陪读也是要陪的。

所有本文描述的这些,都是现在所处时代的特征和缩影吧。华人留学生和陪读妈妈们的人生轨迹,在一个个不同故事中展开,他们来自的地方不同,去的地方也会不同。唯有祝福他们,愿他们的付出终有回报。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