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在多伦多做地产经纪快五年,阅房无数。然而租房月租超过6000刀的,一个手就数的过来。
最近老公手上就有这么一套豪宅待租,在这股市楼市双双不景气的日子里,租客申请寥寥无几。这周终于收到一份新的申请,申请人是俩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普通college毕业,没有雇主说明信,职业叫“home maker”。
老公说,这条件,这单肯定得黄。
不过收到申请了,再不靠谱也得做尽职调查。这一查,老公和房东都乍了舌。
俩小伙的工作是在家做视频然后往YouTube上传,靠吸引粉丝带流量赚钱。这听上去小儿科的东西不仅让他们温饱,而且让他们富足。
2017年毛收入180万刀,粉丝超500万。
面谈过后,房东喜笑颜开的把房子借给了他们,并琢磨着是不是若干年后这房子也能成个名人故居,收个门票啥的。
面谈中,老公问他们怎么会想到去College学影视剪辑这个专业,他们说:“其实我们高中成绩挺好的,申请名校也行,只不过我们打定主意要学影视剪辑这个专业,就按照专业排名选的学校。”
对于我这个80后来说,高考的意义就是“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专业都是可以调剂的;这两位95后却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当名校和喜欢的专业不能两全,坚定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2
先择专业,后择校。这不是个容易的决定,细细想来却有个中好处。读自己喜欢的专业,会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获得纵深化的知识梳理,就业更有针对性。
学习积极性高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还真不是说说而已。有兴趣,才会愿意投入时间,成功了倍感喜悦,失败了也不会轻言放弃;没有兴趣,学什么都感觉是被迫的,成功了觉得只是完成了任务,失败了就不想再继续。
比如我四年级的女儿,每当谈到练习钢琴,就仿佛要她上刑场,弹完一曲就觉得好生辛苦,弹错了就埋冤弹琴太难。
而到了涂指甲油的时候,选择颜色,设计图案,完全不用我操心,不光自己弄好,还主动帮妹妹也涂得漂漂亮亮。
北大的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做任何事,刻苦的结果往往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果常常也是两个字——优秀。”
兴趣的力量不容小觑,而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正是对兴趣的尊重。
知识系统化强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想学点什么都不是太难,但想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却不是那么容易。
如果想要学习某个领域的知识,与其自己冥思苦想读这个书报那个速成班,不如回到校园踏踏实实修完该专业必修课。
大家都知道畅销书《最好的告别》的作者阿图葛文德是一个医生,毕业于哈佛大学。但其实这只是他漫漫大学生涯中的一小部分。
1987年他从斯坦福大学拿了学士学位,1989年他又从牛津大学挣了一个哲学、政治与经济学的学位。之后他才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于1995年在哈佛取得了医学博士。功成名就之后,还回到哈佛学了个公共卫生硕士。
我们没法效仿“学霸体质”在名校之间来去自如,但我们可以学习他对待知识的态度:比起知识的广度,知识的深度才更有意义。
就业针对性好
工作和专业其实都是中性词,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或者不适合。
那什么才是适合你的工作呢?大白话说就是你喜欢的或者你擅长的,喜欢和擅长未必能完全统一,但多半是相辅相成的一个良性循环。
很多人在进入职场后都感叹:一点都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特别羡慕那些能把兴趣爱好变成职业的人。
可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更多人却把“好找工作”放在了“兴趣爱好”的前面。
明明喜欢吃苹果,春天的时候却种了一颗梨树,秋天来了还抱着梨羡慕人家有苹果吃。
尤其是在加拿大这个“处处讲证”的地方,专业的选择对于职业资格证书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专业选择的时候慎重,学习会变得轻松,就业也会变得针对性更强,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3
有人说:我知道选择专业的重要性。可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也有人说:我的兴趣爱好太多了,不知道该选哪一个作为专业系统学习。
这些困扰我都有过,哪怕现在也是,一会儿想要学画画,一会儿又立志努力健身,一会儿又决心做个烘培达人。
但有句话对我影响很深:“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你休息时间想做,别人不给你钱,你还愿意去做、而且倒贴都愿意去做的事。”
说这句话的人是海蓝博士。她毕业于复旦大学医学院,是“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的关门弟子,国际视觉和眼科学研究学会副主席RobertG.Anderson(罗伯特·简·安德森)的博士后毕业生。
38岁的时候,海蓝博士找到了她真正的爱好:心理学。放弃了二十多年的眼科经验,她重新回到校园攻读心理学硕士,如今已成为一名成功的幸福力导师。
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力排众议,坚定的选择自己的专业更是难上加难。这是一条先难后易的路,终会越来越轻松。
今天的你,是否满意自己当年选择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