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去美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人数的快速,越来越多美高学生选择走读高中入学,寄宿在美国当地人家里。
课堂里的美高小留学生
美国的私立学校90%是走读学校,其中大多数都是宗教学校。宗教学校大多数是基督教学校,还有少数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学校。走读学校国际生,学校基本上都将学生安排在有寄宿资格的当地人家里。美国寄宿家庭对大多数中国家长和学生来说是神秘的,即充满了向往,又有好多担忧。特别是前一段时间媒体曝光了不少小留学生在寄宿家庭的不愉快经历,给不少准备去留学的家长带来一些担忧。但是,对于执意要去美国读书的家长和孩子来说,只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选择一个相对满意的寄宿家庭。
然而,如何认识,理解和引导好学生适应寄宿家庭的生活,让寄宿生活成为人生成长的一段难得的机会,需要家长有一个比较客观审慎和积极的态度。
一、寄宿家庭的认识和理解
美国幅员辽阔,人口稀少,接纳寄宿学生是美国民间一个比较悠久的传统,早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已经存在。同时,美国也是一个移民国家,社区和家庭文化既多元,也复杂。美国传统社区就是一个教区,教堂是社区活动中心。大多数美国人都是大家庭,孩子多,对于接纳寄宿学生,有出于好奇,有出于陪伴,也有信教家庭的宗教情怀,特别是基督教家庭,那种神就是爱的精神促使美国人从内心就感觉自己的伟大的,有拯救全人类的使命感。
时至今日,随着美国教育高度的国际化和产业化,寄宿家庭也伴随着这一趋势走向世俗化和市场化,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统一管理寄宿家庭的机构组织。现在寄宿家庭经济目的和献爱心目的皆有,尤其是机构参与运营后,对寄宿家庭市场化规范运作,经济目的就更加明显了。但是,纵使是有经济目的,这也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部分。所以,我理解美国寄宿文化的产生和美国早期移民社会及基督教社区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二、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问题是当前留学生寄宿存在的共性问题
大量的中国学生选择走读学校和寄宿家庭,成为留学生家长圈的一个共同关注点,共同的体会是:中美家庭文化差异较大,给孩子适应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这种文化差异主要变现为:
1、孩子在家庭中的关注程度差异。
国内的这一批孩子,独生子女居多,都是家庭关注核心,家庭的全部聚焦都在一个孩子身上。目前国内教育环境比较浮躁,“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甚嚣尘上,各种课外补习班变着花样广告铺天盖地。大人的压力体现在买不买学区房,小孩的压力体现在要不要读补习班。思想斗争结果,有条件的都想把小孩子送出去留学。到了美国后,不少独生子女或多或少的将在家庭里形成的以我为中心的角色心理意识带到了美国寄宿家庭。相比之下,很多美国家庭都有两三个以上的小孩,小孩子从小不会体验到自我中心这种感觉,父母关注点也比较分散。小孩子心理上来自于父母过高期望值的压力也相对较小,整个社会给学生的压力和国内差异较大。
2、留学目标及人生目标。
美国家庭也重视教育,对于特别优秀的小孩,读一所好的大学也是重要选择。但是美国普通家庭对大学名校的狂热程度远远低于中国家庭。留学美国的孩子,父母都带着比较高的期望,特别是一些在国内就成绩很好的学生,到了美国,自我要求也很高,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很多,有的学习投入程度大到美国寄宿家长都非常嫉妒。这些孩子会主动放弃和寄宿家庭成员沟通交流的时间,关在房间里读书作业。这个也是容易引起寄宿家庭不满情绪的一个因素,同时,对于孩子身心成长也是不利的。这其实也是另一种自我,就是只管自己的事。很多寄宿宗教家庭,周末要去教堂,希望寄宿生也能一起去,这个既是符合宗教神的旨意,也是寄宿家庭获取社区形象的一个细节问题。
3、界限感和心智成熟度差异。
表现为,有的在处理具体事件上,和寄宿家庭产生分歧,导致被寄宿家庭拒绝继续寄宿。有的小孩心智不成熟,自控能力薄弱,整天沉湎于游戏,有的小孩子界限感不强,自作主张提出应该由大人交涉的要求,比如说,一个上海小孩在满16周岁后,坚持要求寄宿家庭安排他去学驾驶,寄宿家庭按照寄宿合同予以拒绝,小孩子继续坚持,最后寄宿家庭向学校提出终止寄宿。还有一个小孩在学校一个课外活动报名表上代替寄宿家庭家长签名,被学校知道,学校提出召开听证会决定如何处理。
界限感...
此外,饮食差异,生活习惯差异等,中美家庭也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在寄宿早期,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当然所有的压力也会催促寄宿学生的心理快速成长,达到在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的成长效果。
三、家长要做好后援,努力让寄宿家庭生活成为孩子走进美国社会,走向成熟和人格独立的一段难得的人生经历。
1、认真了解寄宿家庭的情况,挑选和安排好寄宿家庭。
从各种报道反应的寄宿家庭情况来看,好多不适应的孩子主要问题还是没有选择好中介或学校,寄宿家庭安排的不是很满意。当前美国经济不景气,好多家庭通过收留寄宿学生来补贴家用。所以,那些家里收留好几个小孩的寄宿家庭多数出于经济目的,而很多基督教家庭往往是收留一名小孩子,以增加家庭生活的多样性。一位家长说:“家长在选择寄宿家庭时要充分了解寄宿家庭背景,不要停留在机构介绍家长的文凭工作,而是要看结构和职业。我们第一个家庭是女儿比我们高一个年级,两个人在一个学校,同时女儿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自学中文,这样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妈妈小学英文老师,我女儿刚去的时候写作还摸不到头脑,妈妈给了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单亲家庭要谨慎,单亲家庭家长很可能经常接触不同异性,对小孩子有负面影响,太年轻和年纪太大的也要尽量避免。一般来说,选择父母和国内父母差不多情况,家庭里有年纪相仿的孩子的家庭比较好。
与寄宿家庭和睦共处的小留学生
2、鼓励孩子通过自我转变,适应寄宿家庭,提高融入美国家庭的能力。
孩子进入美国家庭,离开亲生父母,和寄宿家庭一起生活要很长一段时间,所以,意识上必须要有主动适应的精神。国内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候,要鼓励孩子和寄宿家庭成员多交流,有困难要敢于寻求帮助,父母也要通过交流留意孩子在寄宿家庭有没有什么困难和障碍,要做好心理疏导和积极暗示。一位南京妈妈这样说:“找到合适的家庭,生活习惯文化差异都可以克服,而亲情并不会缺失,我跟孩子之间保持很亲密的关系,我们每天会有联络,忙就只打个招呼报个平安,有空就聊两句,每周末视频一次,10-20分钟。视频是爸爸妈妈一起的。但是文字只限于我。”同时,国内父母也要相处好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小孩子在面对美国父母的融洽关系时,不会自卑。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家长要首先鼓励孩子自己克服,不能克服的要鼓励孩子像寄宿家庭寻求帮助。有些困难源于寄宿家庭自身原因,则需要分清是不是原则性问题,如果是,就要家长出面和学校或者机构进行交涉,实在不行,只能换寄宿家庭,这个也是成长经历的一部分。
3、鼓励孩子培养独立精神和感恩精神。
美国孩子,16岁就可以开车自己上学,所以,16岁的美国孩子看起来就很独立。相比之下,很多国内小孩子16岁,到了美国寄宿家庭,还不会主动打理个人事务,不会主动帮助寄宿家庭做好力所能及的家务,有些小孩子甚至自己的房间也不会整理。这些都需要通过家长的不断灌输和引导,鼓励孩子主动承担各人事务,然后积极参与寄宿家庭活动和家务。一位美高妈妈说:“但家长头脑要清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如何教育孩子和对方家庭相处。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无论是去美国读书还是选择什么样的家庭生活,我们作为家长要传递给孩子最正面的东西,传递给他们积极的方面,我一直鼓励孩子通过在寄宿家庭生活独立成熟起来,这个才能最终让远在万里之外的父母真正放心。”
我们应该相信美国寄宿文化为留学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同时,留学生们也必然要承担这一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在面对美国的多元文化,各个种族、文化的人在一起磨合,生存,我们要逐渐理解和适应美国社会多元文化和宗教精神,学会感恩,感谢留学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接纳自己的每一个家庭,跨过的每一道坎。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首往事,也许才会真正体会到成长的意义,那就是寄宿家庭的经历在小留学生的人格塑造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