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958855

留学不一定能帮孩子打破阶层壁垒,但“大家都想蹦跶一下”

个人微信二维码

张翠华(化名)在听众席里忍不住举手示意,对我说:“我想说几句。也许你们不相信,我跟我儿子是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从陕西一个县城来上海的,就为了听你的‘海归恳谈会’。本来我一晚上一晚上地睡不着,焦虑啊!”

这是上海市中心的一栋商务楼,我借了朋友的舞蹈房做《海归VS中学生恳谈会》,不远处是上海繁华的标志之一IAPM环贸广场。

1999年7月16日,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款款走上英文版《ASIA WEEK》(亚洲周刊)封面,配以《YOU CAN GO HOME AGAIN》作为封面文章,采访了几个RETURNEE(海归),并对这一回归潮表示乐观。我是被采访的对象之一,还有一张照片。那时我已经回上海快三年了,任戴比尔斯钻石中心中国区公关经理。

一个非比寻常的决定和一对焦虑的中国家长和学生

2004年11月,我的龙凤胎出生。怀孕的时候我就跟老公商定了,孩子最晚本科要去美国念书。这个决定于我来说,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是对张翠华来说,就是非比寻常的决定了。

张翠华告诉我,在他们县城,送孩子出国留学是很少有人做的事情。因为她在央企中石化工作,平台较高,才会有此想法,但是留学的决定做得非常仓促,是觉得儿子陈力(化名)考不上理想大学后的被动选择。通过中介,陈力进了香港一所比较好进的大学,专业是法语和世界史。

我问陈力“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你喜欢吗?以后想做什么工作?”他茫然地摇头,都是中介选的。从陕西县城到香港,不习惯,学业压力大。张翠华隔三差五地电话,让他心烦。

张翠华说:“我都愁死了,他现在读的这个专业以后能找到工作吗?要不要转学啊?工作不好怎么挣钱呢,没有钱怎么找对象结婚呢,婚房怎么办呢?我越想越着急,觉都睡不着!”她的这番话引起了恳谈会其他家长的侧目,一阵唏嘘声。

张翠华和陈力,不是我遇到的第一对焦虑的中国家长和学生。除了北上广深,中国二线、乃至三四线城市,都有家长把留学当作子女往上跃一个阶层的渠道,但是因为信息闭塞,或者被不良中介欺骗,他们的留学之路更加曲折。

为何留学?上跃一个阶层的渠道?

James余(化名)在英国杜伦大学读三年级,他有一个赚钱的副业,辅导在英国读预科的中国学生英语、读本科的中国学生专业科目。我很惊讶,这些学生还需要你辅导?他说,是的,英国读书的挂科率是很高的。他来自江苏南通,他辅导的学生主要来自东三省、陕西等地。一开始他也很惊讶,这些地区学生的英语程度远低于北上广深和江浙。

如今留学市场上的“碎钞机”主力军是中学生,他们的父母大多是70后,有留学经验的很少(中国大面积的留学开始于80后这一代),对于留学的意义、留学的性价比等问题,充满了各种疑惑。

跟我做心理咨询的家长中,就有在公立学校和双语学校来回折腾孩子的,在公立嫌太应试,去了双语嫌太宽松,价值观严重不稳定。基于此,我发起了“海归VS中学生恳谈会”,邀请从20几岁到50岁的海归,跟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们谈谈留学的意义,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恳谈会的直播回看,可以在“造就APP”上看到。

六七月是留学申请最终出结果的时间,上海各个留学公众号都在盘点哪个双语学校国际学校今年“爬藤”成功的学生多,牛津爸哈佛妈的分享会一个接着一个。我跟朋友开玩笑说,我现在就准备好了牛妈发言稿,夸赞我自己是如何独具慧眼培养出了两个如此优秀的牛娃。

中国一直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逻辑,留学也一样,只要孩子最终没有入名校,我做什么都是错的;入了名校,我什么也没做都是对的。

我一直纳闷的是,你认为你家孩子上不了北清交复,那TA为什么就应该努力去“藤校”?

正在美国读大一的LUCY来我的恳谈会分享,她有一个白人男朋友。她说,美国高中生很少把“藤校”作为目标,什么阶层去什么学校,而中国家长,无论什么阶层都碎碎念“藤校”。

LUCY就读于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数学和IT专业,这个州立大学,被她称为“西雅图地区一霸”,当地很多科创公司的员工都是她的校友。她高中在上海一所双语学校,妈妈是复旦毕业,而她的成绩如果参加中国高考铁定进不了复旦,顶多去华东理工大学。她认为当初妈妈把她的目标定在MIT麻省理工是荒谬的,现在的大学生活是她有史以来最开心的。

揣摩中国家长“爬藤”心理的“聪明人”

能充分揣摩中国家长“爬藤”心理的聪明人也就应运而生,上海有个双语学校才办了两年就出了“藤校”生,一跃成为家长们的心头好。

听闻该校在全国设点,专门招募家境贫困(最好还是少数民族)但是读书厉害的牛娃,申请国外大学的时候,打动老外的励志故事就有了,办学思路甚是清奇,特别明白老外喜欢什么。就像中国的一些真人秀,才艺之外还要比惨。但一旦贫困牛娃入了藤校,那么他原来就读的学校和上海这个双语学校,都可以报喜“我家出了‘藤校’生!”

我家龙凤胎幼儿园小学一路公立,小升初摇号没有摇进学区房对口的重点公立初中,于是去了上海中考排名第六的民办初中,他俩的成绩年级排名中等以上。预备班没完我就想把他们转学去双语了。我花了半年时间了解上海的双语学校,有刚办一两年的学校给我offer——来我们学校吧,学费全免,你的孩子看着就是能冲英国G5的好苗子。

所以,如果你看到市面上才办了一两年的学校出了“藤校”生,千万不要误会学校很牛,其实是他们得到了很牛的学生。

孩子要不要留学?首先要考虑的是“钱”

我的龙凤胎现在就读于上海一家双语学校,开学8年级,学费17万加住宿吃饭校车一年每人20万,之前在民办初中一年3万。我女儿经常担心地问我:“妈,你付得起我们的学费吗?”有很多媒体采访我问“吴老师,你自己那么早就出国留学,没有在小学就把孩子送双语,原因是什么?是为了让他们学习中国文化吗?”

我的回答总是让他们吃惊——不,是为了省点钱。双语学校太贵了,我家可是两台碎钞机同时开动。我只是一个专业人士,中产而已。

孩子要不要去留学?家长们第一需要考虑的,难道不是钱吗?

总结下来,现在中国父母想让孩子出国留学的动机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移民族。在孩子初中、高中阶段就出国留学了,同时在办移民。

2.富裕阶层,认为这是孩子教育的标配,以子女的兴趣为导向,不考虑投资回报。孩子留学回来给家族企业工作,或自己创业。

3.像我这样早年的海归、企业中高管理层、专业人士,厌恶体制内应试教育,把留学当作孩子教育的标配。财务上有学区房或其他资产做后援,留学费用不超过家庭年收入的50%。

4.牛娃父母,本来设定的目标是北清复交,自从知道了更牛的藤校,就加入了留学队伍。通常中学不会去双语学校,牛娃们在当地最好的公立高中,比如北京的人大附,上海的复旦附中,南京外国语学校等。

5.孩子有严重的偏科,参加中国高考连二本都危险,国外大学允许偏科,能发挥孩子的特长,甚至可能去还不错的国外大学。

6.孩子的各科成绩都不好,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顶多混个大专,父母就想通过留学能拔高一点。

7.本来没有留学的想法,被周围各种嘈杂声裹挟,生怕赶不上形势。

上周日,送我家龙凤胎去浦东机场,他们穿着统一T恤,参加某机构组织的夏令营,去纽约游学三周。只见机场里一片乌泱乌泱身着各色统一T恤的游学中小学生团,出国游学夏令营的队伍,堪比春运。

留学,能帮助中国家长打破阶层壁垒,让子女更上一层楼吗?不知道。反正,在尘埃落定之前,大家都想蹦跶一下,试一试,万一呢!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