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争议的核心是对孩子的保护,有人认为这对所有学生来说都会摆脱霸凌,但也有人认为为了少数人而迁就是变相歧视。
展望未来,华人要意识到性教育或成为一场持久战。但是经过博弈,最终废掉性教育也不是不可能,作为卑诗性教育高度深度揭秘系列最后一篇报道,性教育的争议还将持续,任重而道远。
性教育社会化争议持续
一组未经证实的媒体数字表明,卑诗省19%的学生性别为男女同性恋、双性恋或不完全异性恋,1%的卑诗中学生是跨性别,5%的原住民学生是双灵。过去一年,在有自杀动机的年轻人中,同性恋和双性恋者要比异性恋者多7倍以上,分别为28%和4%。
而温哥华骄傲地说出(Pride Speaks)是面向从幼儿园到3年级的性教育课程,长度40分钟,包括什么是性?讲解性的多样性,阅读性多样性画册,由跨性人编写。培训小学生同情心,把跨性人当朋友,并分享自己相关故事。学校被要求在学生守则里加入性取向和性别认同内容,对LGBTQ给予特殊权利。这种做法或成政治平台,回避由此带来的精神健康风险、给纳税人带来的医疗代价、性传染疾病和与LGBTQ相关社会成本等。,根据以SOGI为定向目标的教程,不能再用“妈妈”和“爸爸”字眼,代之“伴侣”(Partner);“男孩”和“女孩”代之“学生”(Student),教师使用特定词汇具有诱导性,如“性别自由”(Gender-Free)等。在教室不再说“男孩女孩早上好”,代之“大家早上好”(Good morning everyone);不再说“告诉你爸爸或妈妈”,代之“告诉你家长或监护人”,尽量淡化学生性别概念。
不过美国儿科学院(The American College of Pediatricians)通过研究证实,跨性别教育和所谓治疗对孩子们是危险的。卑诗教联主席汉斯曼却认为保守团体制造了学校的“寒意”:“不管‘文化卫士’或其他保守团体做什么,我们都要从事这方面工作,这是我们合法的专业责任。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还会继续努力。”
安省前车之鉴回马枪与左右势力拉锯
安省近况令人玩味,福特出任省长后,恢复原来的性教育课程,但遭遇反对与起诉,使性教育卷入政争。2010年,前安省省长麦坚迪(Dalton McGuinty)受到宗教原教旨主义者压力,取消了有关生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更新,当时拟定的更新内容包括教授同性关系。而在同性恋倾向安省省长韦恩(Kathleen Wynne)主政下,两年前安省新的性教育纲要出台。当时安省教育厅长单杜丝(Liz Sandals)发誓,绝不屈服于来自宗教团体的施压,一些家长为此把孩子从公立学校退学。
温哥华骄傲地说出是一个面向从幼儿园到3年级的性教育课程, 尽量淡化学生性别概念,具有较大争议。
随着学生返校,安省小学教师联合会(ETFO)宣布采取法律行动,以反对安省政府废除性教育课程为由。主席哈默德(Sam Hammond)说工会已提交申请,要求司法审查。他指责福特政府滥用职权,给安省教师制造恐慌气氛,使用旧版性教育课程会置学生于危险之中:“对于LGBTQ关系,性别认同以及与当今社会息息相关的人类发展问题不仅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同时对他们的健康安全也很重要。”舍弃更新后的课程,不但侵犯了《加拿大权利和自由宪章》对教师的保护,而转用更老的版本也会危及到学生人权和安全。而安省进步保守党政府发出警告,若有老师执意使用自由党在2015年引入的性教育课程,省府会采取相应措施。不过1998年旧版课程没有提及网络欺凌、社交媒体、种族、同性恋者、变性人等,旧版支持者认为不该加入同性婚姻、性别认定和手淫内容。
目前华裔网民也有两派,一派说不要学校大大方方谈论性,能挡住今天的孩子浏览黄色网站吗?禁锢孩子的思想,吃亏的是性无知的孩子,有朝一日家长会后悔。另一派则说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性教育家长应该有发言权。新教材像由太监执笔,告诉孩子自宫很爽,学生有权利不听家长意见。其实性教育已不仅仅是性,而是社会问题,超出了大部分孩子的生活阅历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