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是工业化的产物,是生产者对产品品质的背书。国人追捧名牌包、名牌鞋、名牌衣饰、名牌化妆品、名车名表,等等,都是最近三十年富裕起来后才有的现象。可是对名校的热枕,却是渊源流长,只是现在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名校,目光开始投向国际名校。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科举制度已经作古多年,可是它留在国人身上的胎记总是时隐时现。仿佛没有烫金文凭,哪怕身居高位、腰缠万贯,依然底气不足。所以各种在职学位班长盛不衰,从高官党校到中欧总裁班,不一而足。
至于莘莘学子,唯名校马首是瞻更是稀松平常。从学区房,课外辅导班,一对一指导,家长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甚至几代人倾其所有,合力凑钱为孩子铺就通往名校之路。因为子女教育而衍生出来的各种产业,也是繁荣昌盛,经久不衰。
不过,名校情结并非中国特色。据2016的抽样统计数据显示,65%的美国大学新生承认学校的名气在决定他们选择上哪所大学时“十分重要”。所以,早在亚裔状告哈佛录取歧视之前,己有无数白人起诉各个名校录取时的种族歧视了。
人生似一场单程的旅行。大学文凭就像一只旅行包。有包没包都得前行。人的天份迥异,有的人很擅长学习,轻轻松松就能赢得一张名校入场券,如愿抢到一只限购的名牌包,至于日后往里放的是钻还是石,全看运气;有的人,辛苦十二年,也只拿到一个无牌包,甚至根本没包(没上大学),一路上不小心找到金矿也有可能。
所以,名牌包里装的也许是普通人生,而杂牌包中也各有各的精彩。很不幸的是,有人挤进名校就花光了毕生的运气,平庸的一生中就只有考上名校这一个亮点。
状告哈佛等名校招生不公,说明大家都对名校情有独衷。特别是哈佛这种供不应求的定量版名包,各族人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局外人关心究竟使用什么货币通过什么渠道能够获此名包?我也支持各族裔质疑名校录取标准,因为局内人应该研究过,设立哪种入学标准对大学品牌发展最有利。尤其是像哈佛这种以培养各行业领袖为已任的学校,他们深知怎么定义成功以及哪些品质更利于成功。公开其录取标准不但对爬藤学生和家长有指导作用,对于旁观者也有借鉴学习的意义。
如果你告诉中国家长名校是个坑,不管你如何摆数据讲道理,很难遏制众多信徒前赴后继的决心。不烦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就算是修养很好了。甚至有人会说,最好你们都不在乎名校,我家娃还能多点机会。
其实人往高处走,向往名校并为之努力,无可厚非。就像经济富裕了,使用名牌产品提升生活品质一样正常。功能相仿的物品,名牌可比杂牌的贵多了。至于性价比,值当不值当嘛,人各有志,如果喜欢又能得通过努力得到,那种成就感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一个人上哪个大学,甚至上不上大学,确实与这个人将来是否成功和幸福并不线性相关。身边的例子举不胜举。但是,人活着总得有点追求,不是吗?所以,以名校为目标,大人孩子至少有了个短期奋斗方向。并且这也是人生中少有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机会。至于结果是否能尽如人愿,则在于孩子有没有那个实力,家长有没有智慧和定力激发孩子的原动力。见过太多推妈虎爸,虎头蛇尾不了了之者有之,鸡飞狗跳父子母女关系恶化者有之。
是金子总会发光。能上名校当然可喜可贺,上不了也没啥好沮丧的。除了名头大,名校究竟比普通学校好在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你毕业走出校门后,遇到杰出校友的机会,名校更多。与人陌路相逢,一眼憋见同牌包包,惺惺相惜,相见恨晚,握手言欢。另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进入名校者,不是天份本来就高,就是做事认真肯努力不轻言放弃的主,就算没从教授那儿学到多少真知灼见,同辈的互动也足以让你不甘人后。养成坚韧不拨、凡事优秀的习惯,注定一辈子受用。
所以名校就象名牌包,是奢侈品。有财力有能力的,博一记行头;如果差强人意的,则需量力而行。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小牌包包,甚至无牌包包,也不会防碍到,你的人生有一个鼓鼓的行囊。虽说牌子主要是给自己壮胆的,但大多是给别人看的,包包里的内容物才是各人真正的人生财富。如果不自量力,卖肾买名牌包,则是舍本逐末。
学校只是人生旅程的一只旅行包而已。马夹袋里可能装的是巨款,名牌包里可能装的是草纸。得之我幸,那是对过去多年努力的一个奖赏;失之我命,上帝关上这扇门,一定给我留了个窗,该干啥干啥。人的一生如同马拉松,一路上风起云涌,学会调整节奏,抓住机会,继续努力,天生我材必有用,笑到最后的才笑得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