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尤其是位于西南角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ritish Columbia,以下简称BC省),因为气候宜人、基础教育质量较高,更是众多新移民的首选。但是新移民的流动性相对较大,给学校教育带来不少困难。我曾经听一些老师说,一个学期下来,他们班上的学生几乎轮换了一拨。面对来自全球各地文化的小小新移民,其中很多人的英语水平还十分有限,学校要开展道德教育,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
在BC省学习的一个月、以及随后和多位加拿大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加拿大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但是其实他们的道德教育无处不在。和中国独立的德育课程开设、以及直接德育为主的方式不同,加拿大的德育更多的是以间接的德育课程和隐性意义上的德育课程为主。而贯穿德育课程的,则是“社区”的理念——学校不是一座孤岛,而是“社区中的学校”。这个理念贯穿到校园设计、师生关系、家校合作、融合教育等各个方面,有效地整合了教育资源,并且更好地帮助新移民容易新生活。
具体上看,加拿大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融入到学科课程中
☼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以及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
间接的德育课程
加拿大中小学将间接的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很好地融合到一起,让同学们在增长学科知识的同时,可以增长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则把德育课程进一步拓宽,使得同学们在更加丰富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深刻地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影响。
融入到学科课程中
在BC省,学科课程是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
比如在讲授身体语言的单元,教师就会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肢体语言可以表示尊重、礼貌等等,并且让学生具体画下来和写下来,张贴在教室墙上或窗上。
再以语文教学中的小说阅读为例,教师除了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读懂故事以外,还会让他们写下最喜欢的主人公、给作者的一封信、改编或续写故事、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会适当地给予回复。遇到有意思的作业,老师甚至会拿出来和全班讨论。
在所有学科的教学中,最大的一个共通点就是课上有很多小组活动,这与社区中的合作精神是相通的。老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特点等安排小组,保证小组成员的异质性和流动性,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合作和相互学习,并让大家意识到,每个同学——不管成绩如何、不管家庭背景和文化背景如何——都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和头脑资源。
BC省并没有统一颁布的教材,但是学区网站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素材,每位教师都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来进行选择和汇编。据我的观察和了解,他们更喜欢一些能够引发学生讨论、甚至争议的阅读材料,这样不仅方便设计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教学任务,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虽然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偏好,但是也有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是几乎每位加拿大教师都会和学生讲起的,比如加拿大原住民被屠杀的故事、特里·福克斯义跑(Terry Fox,因癌症而截肢,但仍坚持跑马拉松,故此义跑以其命名)、粉红色T恤日(反霸凌日)等等。教师会引导同学们思考,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可以给我们什么启发,以此促进道德发展。
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
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是加拿大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有效运用了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把学校真正置于社区之中。教师可以自行组织班上学生出外活动,并且邀请有空闲的家长前来协助当天的后勤供给和安全保障。
BC省的博物馆资源相当丰富,各个地方都会因应当地的自然或者社会背景设立博物馆。比如学生们去参观了渔人码头的罐头厂,观看流水线作业的过程,了解了当时工人生产的罐头的辛劳与危险;还坐着矿车下到废弃的矿井,亲身体验到矿工工作环境之恶劣。学校还组织同学们参观斯坦利公园,详细讲述当时加拿大的新移民是如何残暴对待当地原住民的,以此警醒大家要热爱和平、尊重人权。
水族馆、植物园、博物馆、科技馆等,也是进行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好地方,这些机构都鼓励同学们亲身参与,去触摸、去操作、去互动,了解人体、地球、宇宙等,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重要的是,BC省的生态环境非常好,由于气候宜人,社区中的小公园一年四季都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野禽、野兔、松鼠悠闲地觅食。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和动物近距离接触,学会和它们友好相处。
除了参观活动,学生还可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比如情人节在加拿大是每个人的节日,大家可以给自己的亲人、朋友、恋人送礼物,一些学生就画了情人节卡片来义卖,非常有意义。到了粉红色T恤日,老师会鼓励同学们都穿上粉红色T恤到学校,并且参加活动。
隐性课程意义上的德育课程
除了以上所说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程和活动之外,道德教育还渗透到整个校园和班级环境中,并且以日常化的形态体现出来,尤其是教学设施、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都十分贴近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校园(班级)文化建设
与中国学校的全制度化管理不同,加拿大的中小学更多的是半制度化式、社区式的管理,让人不会感到拘束或拘谨。中小学没有围墙,与社区是相通的,教学楼尽可能利用自然光,不仅十分舒适,还能节约能源。一走进教学楼的大门,就能看到图书、彩纸、电动转笔刀等公用物品就摆放在走廊上,教师学生都可以随意取用,不需要征求任何人的意见,更不需要审核身份、登记信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看到,先做完习题并且给老师检查批改好了的同学,可以随意做喜欢的事情。教室里有丰富的书籍和游戏资源,学生和老师打个招呼就可以去搭积木、玩纸牌或看课外书等。
我参观的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吉祥物,象征着学校的精神,这个吉祥物的身影遍及全校。一些中学还在走廊上还张贴了往届每一位毕业生的照片的姓名,就像家中的大合照一样。
教室中、走廊上的每一面墙,都是会说话的教育资源。墙上面贴满了学生手工、绘画、书法等作品,这就像孩子在家里墙上的涂鸦,每个孩子的作品都得到充分的展示,不会因为“不好看”而不张贴出来。老师的分数只会记录在成绩册上,而不会在作品上留下痕迹,这给予了孩子们充分的尊重和隐私。
许多教室的门口上方张贴着不同的格言警句,但是所有字都是小小的,似乎等待着你去发现、去体会。还有一些学校,在集会的地方挂了很多国家的国旗。校长介绍说,学校有来自哪个国家的学生,就会挂上那个国家的国旗。我一眼望过去,至少有几十面国旗呢,可见学校多元文化集中汇聚之处。
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学之初就会鼓励班上的同学讨论班规,制定几条简短的、大家认为最重要的规矩,并明文写下来张贴在教室。对于班规之外的事情,教师就不会过多干涉。讲到不同的“德目”的时候,教师鼓励学生设想在自己的文化中、不同场景中,会有何不同的表现。比如礼貌,就是主动和人打招呼、不打断别人说话、不推撞同学等。
教师是十分严肃地对待这些规则的,要求同学们都不能违反。比如,老师或同学发言的时候,其他人必须安静倾听。一旦遇到有同学违反,教师会立即停止上课,集中全班的注意,郑重其事地讲这个问题。他们不会尝试提高嗓门来制止学生的违规行为、更不会尝试压过同学们的声音继续讲课,而是反复灌输talking stick,即“说话棒”的原则。(说话棒来自于加拿大原住民的文化,拿到说话棒的人才可以发言,其他人必须安静地听。)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必须做到eye to eye, knee to knee,即眼睛看着眼睛,膝盖对着膝盖,让大家在日常学习中逐渐体会到“尊重”的含义。教师、校长、学区总监则以身作则,他们和学生讲话和拍照都是蹲下来、甚至直接跪在地上,以示平等。这些点点滴滴都在影响着学生,让他们学会平等、友爱和包容。成年人在这样的社区氛围中,并不是运用权力进行管理,而是用影响力来对同学们进行言传身教、潜移默化。
智力落后或者身体障碍的学生,也有充分的机会随班入读,融入到这样一个大社区中。在BC省,融合教育可以看作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学生平等、尊重的重要途径。学区总监说,特殊学生可以促进老师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并且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教授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也可以照顾到更多的水平不足的学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教育是建立在丰富的教育资源的背景下的,许多特殊学生融合到普通班级中时,都会有至少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在旁协助,以保证这个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在小学里,所有的东西都是小规模的,挂外套的钩子只有大概一米高,桌椅很轻便,书架和柜子很矮,连国旗都挂得很低,与孩子们很亲近、很温馨,就像一个家庭的放大版。地上甚至有干净的地毯,小朋友可以围坐在老师的脚边听故事,或者趴在地上听也可以。有的小孩子还会涂指甲油、戴首饰、用一次性的纹身贴纸,在学校就像过家家的游戏一样。这些都被认为是个人领域的事情,是促进学生发展个性的重要手段,而不会被贴上“坏学生”的标签。
不少学校还实行两个年级混班上课,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每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少,需要混班上课,更重要的是,这培养了孩子们互相协助的精神。低年级的同学受到高年级同学的照顾,同时自己也学会去照顾比自己年龄更小的同学,这就像是在家里的小区中和不同年龄的小伙伴玩耍一样。
为了方便孩子们能够走路上学,每间小学都是建在社区里面,所以学校很小,每个年级基本上只有一个班,大家都能互相熟悉认识,加强了人与人的亲近感。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看到一个轮胎做成的秋千上面,坐着一个白人女孩、一个黑人男孩和一个黄种人男孩,这画面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为了更好地照顾到孩子们的需要,不同班级可能还会制定不同的规则。在参观教室的时候,我发现有的教室门口张贴着不许吃坚果的标语。一开始以为是为了保持教室卫生,询问下才发现,原来是班上有同学对坚果过敏,所以教师和同学们商量之后,决定大家都不在教室内吃坚果。学生上课中途如果想上厕所,不需要和老师打招呼就可以自己出去了,只需要在黑板上贴一个特殊的小磁铁或者一张小彩纸,这样为的是有紧急事件(如火警)发生时,老师可以知道有同学不在教室里,会派人去寻找。
当然,加拿大的教育也不是毫无瑕疵的,正如学区总监介绍所说的,新移民对加拿大教育的评价总是呈现一个U字型,而且最后稳定下来的评价比最初的评价稍低。但是无疑,他们的道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十分值得中国的教育研究者和一线教育者研究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