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作为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其变化和演进也是在不断进行。一些固有的刻板印象,如多伦多的精英阶层都集中在市中心,已经默默发生了改变。以往的市区和郊区之分,已被贫富聚居区域所取代。
由《多伦多星报》做的一个全新系列报道,将关注这个城市的变化,并重新审视一些旧有的刻板印象,比如多伦多的精英都集中在市中心,喝着拿铁咖啡,但这时这刻似乎不再成立。
来自最新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显示,多伦多的城区、郊区差异所定义的形象至少部分是错误的。相反,整个城市变得越来越以收入来界定。根据去年秋天的大多市公益金的报告,1980年代,多伦多的大多数社区都是中等收入者,但现在已不再是如此了。
多伦多大学城市研究项目主任Shauna Brail表示,“我们从研究中得知,中等收入社区基本上正在消失。我们看到非常富裕的社区和较贫穷的社区之间存在更大的两极分化,而中等收入或混合收入的社区总体上则更少了。”
缺少公交导致隔离低收入社群
Brail不喜欢“市中心精英”这个名词,并认为它可能被误用,其来源是对特权的看法,以及认为市中心居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优势。但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市中心仍然有贫困区,而郊区也有富人区。
大多市公益金(United Way Greater Toront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aniele Zanotti认为,这座城市真正的分裂不是郊区与市中心,而是一系列按收入分隔的地区。
市中心仍有高收入社区群,近郊也有低收入群体。但郊区也有高收入的地段,如201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士嘉堡的西红河公园社区,家庭总收入中位数为164,181元。
市中心虽然有玫瑰谷和湖滨等拥有非常高收入的地区,但也有低收入地区,例如Moss Park以东的街区,以及Sherbourne和Parliament 街之间的皇后东街。后者是多伦多廉租房所在地,家庭的总收入中位数仅为15,136元。而其正南,则有新建的公寓,家庭中位收入为87,488元。
根据2016年选区的人口普查数据,受过高等教育的比率最高的也聚集在市中心的圣保罗和圣三一/士巴丹拿社区。但是一些郊区,如第5选区(怡陶碧谷/湖滨),67%居民接受过高等教育,而第3选区(怡陶碧谷中心)的Markland Wood,有59%的高等教育率。虽然这里没有星巴克,但许多居民都是精英。
据怀雅逊大学城市建设研究所执行主任Cherise Burda说,缺少公共交通网络会进一步隔离低收入社区,较贫穷的社区往往也是公交的沙漠。
Burda也认为,这个城市并非被市区和郊区分开,相反,它被中产阶级的消失所推开。生活在公交服务欠缺的地区的市民受到了二次打击,因为旅途时间更长,或者需要买车和加油,这些成本可以超过居住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