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4686981

一个加拿大中国妈妈眼中的孩子情商教育

个人微信二维码

用石头做的情绪画,背面则是不良情绪的处理方法

情商是天生的吗?

一度我以为是。

有的人天生就外向、懂事,懂得和周边人和谐相处,有的人却处处碰壁,让自己成为不受欢迎的人,自己也不快乐。

可来加拿大一年半,这个认识却被打破了。而且,正是从家里的两个娃身上意识到的。

来加拿大时,妹妹3岁半,姐姐7岁,在国内读了一年级。可现在,在情绪控制方面,姐姐倒更像个小孩子,妹妹却经常能给妈妈不少启发。这里面性格的因素虽然有,但更多是后天的培养。尤其是在可塑性更强的3—6岁这个年龄段。

1
妹妹现在上SK (senior kidgarden), 相当于国内的幼儿园大班。稍早一些,小朋友就开始陆陆续续学一些拼写。比如,“STOP”,比如“belly breath”。我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会教这些词,就问妹妹,“STOP”用在什么时候啊。妹妹回答:生气的时候。我一脸懵圈,妹妹很开心,摇头晃脑地给我演示。大意就是,如果生气的时候,就在心里喊自己的名字,说“STOP” “STOP”,然后,把手放在肚子上,深呼吸,“belly breath”。

一开始我还不以为意,直到后来有次去妹妹幼儿园班上参观。

教室窗台上有一排石头,每块石头都画上了一种生动的表情,还给命了名(上图),比如“angry”、“happy”,而石头的背面,则写满了处理这些情绪的方法,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belly breath。

用石头做的情绪画,背面则是不良情绪的处理方法

原来,在北美,小朋友们三、四岁时就要开始学习识别各种情绪。大概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先认识各种情绪。回想起来,有那么一段时间,妹妹在家疯狂地画各种happy face, sad face, angry face, scared face,想必就是第一阶段了。接着,就是试着去理解每种情绪,认识到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同的情绪会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不同的影响。最后,就是处理方法了,对不同的情绪,往往会有不同的疏导措施。比如感到“angry”时,就在心里喊几遍“STOP”,然后“belly breath”。

2
在加拿大老师的眼里,让小朋友识别情绪和学会认识各种颜色、数字,原理是一样的。为了让幼儿园的小不点们理解“情绪”这个有点抽象的词汇,老外们开发了很多适合小朋友年龄段的学习形式。

比如,YouTube上就有专门的教学视频sesame street,还有生动的情绪卡(居然有40种之多),再加上各种故事以及现场演示,小朋友们很快就领悟了同情、伤心、生气、开心等常见的情绪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有一次,我在学校前台遇见妹妹相熟的同学。小姑娘尿裤子了,坐那儿等家人送衣服来换。或是等得久了,小姑娘忍不住哭起来,越哭越伤心。老师蹲在旁边,除了安慰外,还让她深呼吸,belly breath。小姑娘也很配合,把小手放肚子上,开始大口的吸气、呼气,吸气、呼气,渐渐地情绪平复下来。

我还曾看到 ,一个小不点向另一个小不点示范怎么样深呼吸、让对方calm down(冷静)。对这里的孩子而言,这些从小就接受的认知,将会如同本能一样地陪伴一生。

固然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多变量,但从小就知道如何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难道不比多认识几个数字和字母更重要吗?而受过这样教育的孩子,今后在情商方面更高些,难道不也是正常的吗?

所以,情商真的都是天生的吗?

3
相比较而言,姐姐在这方面就弱一些。现在想来,多少和她来加拿大时已经错过了这个基本教育有关。

因为娃爹在国内还有工作(我家也属于那类“候鸟爸爸”家庭),家里的“战火”基本发生在我和姐姐之间。刚开始,战火失控的时候还真不少,闹下内伤无数。

比较之下,如今快9岁的姐姐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凡事依赖母亲的小孩子了。人家可以自主阅读,遇到疑问可以问google, 能和同学交换新信息。随着姐姐语言能力开始碾压妈妈,小姑娘口头的高频句子也变成是you are not my boss。why?hy not?像我这种因为一度的信息垄断而树立起来的母亲权威形象,现在正在接受全方位的挑战。一个处理不当,就两败俱伤。

这时候我就想,如果姐姐像妹妹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情绪管理”,还会是这样吗?或者我从小也受到一些情绪管理的教育,也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这不由得让我想,如果姐姐像妹妹这么大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情绪管理”,还会是这样吗?或者我从小也受到一些情绪管理的教育,也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4
在加拿大,教育部门把情绪控制列为幼儿是否自律且幸福的一项重要指标。比如我家妹妹幼儿园JK(junior kidgarden)的report card(类似国内期末的成绩报告单)里,就专门提到了这条。具体包括“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manage their emotions and impulses,find ways to deal with distractions, and be aware that this ractions have consequences. ”

国外父母是一般是一人带几个孩子,而中国则是几个人去带一个孩子。

我个人觉得这里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要小朋友学会自我疏导,二是要知道情绪会对自己以及他人产生的影响。一个对情绪一无所知的人,就像一枚游走的定时炸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炸了,既伤了自己,也伤了别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情绪的认知以及管理还真是事关个人(他人)幸福的大事。

国内熊孩子比较多,我个人觉得很大原因还是情绪管理的问题。孩子本身是一张白纸,可塑性很强。如果孩子很小就知道情绪管理的重要,并在幼儿园就学习到一些相应的“技能”,他就会知道哭闹、大吼大叫、易怒,是无法争取到好处的,而只会让大家都不快乐。

国内一熊孩子在8楼屋内看动画片,因嫌楼外施工的电钻声太吵,竟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

刚到加拿大时,我压力挺大的,因为这里的孩子看起来都太有风度了。比如在公共场合,你很少看到孩子们撒泼耍浑、高声喧哗,跑跑闹闹的也极少。所以我特别担心自己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了“万众瞩目”的那个。好在,就算偶尔有小朋友哭闹的,周围的人都比较宽容,很少有人侧目。看起来,打小练就的“童子功”真是很有必要。

5
熊孩子的问题,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公私边界的认知。那些在餐厅、游乐场、商场大声喧哗、哭哭闹闹的,完全没地意识到这是公共场合,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对他人造成影响。我和一位朋友曾一起带孩子们外出就餐,孩子们一兴奋大嗓门就上来了,我的那位朋友立马起身拿包要孩子们走人。事实证明,这样的非常手段很是有效。但前提是家长和孩子要对这种边界感达成共识。

在女儿学校,室内小跑都会被视为不当的行为。而室外操场则是另一回事,孩子要多疯有多疯。

“Time-out”是北美家长最常用的一种惩罚熊孩子的办法,“Time-out”,可以译成“计时隔离”或者“关禁闭”,就是把犯错误的孩子隔离在小房间里一段时间,让其面壁思过。美国人“Time-out”的原则一般是,一岁一分钟,两岁两分钟,三岁三分钟,以此类推,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如果中间孩子从房间跑出来了,又要重新计算。

在加拿大,你也很少会看到气急败坏的家长。一个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人,很容易被他人在心里“打标签”。毕竟,情绪控制应该算得上是基本的修养吧。

孩子总有犯倔的时候。但教育孩子是件很私密的事,老外家长就算要训孩子,也极少在大庭广众之下巴拉巴拉。如果一定要当场介入,通常的做法是把孩子单独带到一边儿,私下平等地沟通。如果能谈的拢,自然皆大欢喜,该say sorry就say sorry,该补救就补救。谈不拢,那就当场撤。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哭不哭闹,妈妈扭头就走,毫不迟疑。爸爸们则会抱起孩子往肩上一扛,头也不回地走人。

“如何教育熊孩子”是一个能引起很多人共鸣的话题

现在,妹妹是我们家的老师,学生嘛,是我和姐姐,两个“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有一天,姐姐因为看电视的时长问题又和我闹僵了,一个人跑上了楼。等到了妹妹的电视时间,我问她要不要邀请姐姐下来一起看,小姑娘点点头,并解释说“that will make her feel better”。

有时候我会问妹妹,我伤心的时候该怎么办啊?小姑娘立马就会热心地告诉我:“Mom, you should do something that can make you fell better, or talk to a friend and ask for help。”说到这里,小姑娘还故意顿一下,“ actually, I can be your friend。”然后冲你一脸微笑。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late is better than never”,又或者是“better late than never”。好的情商,从现在练起!我和姐姐都要做个好学生。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