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协理副校长吴彦伯博士
布朗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李瑾遇到一件让她很遗憾的事:
她的一位学生毕业论文没有通过,因为写作实在无法令人满意。这位学生选择的是人文社会专业,中国留学生选择这类专业确实难得,是一种有勇气的表现,并且这位学生极为努力,当初许多教授都看好她。
人文社会学科要求学生大量阅读写作,这对于美国土生土长的学生尚且困难,非英语母语出身的留学生们,论文常常写得七零八落,不忍卒读,为了能毕业,大部分学生都去抱了理工科的大腿。这位女生努力了数年,最后还是栽在了英语写作上,李教授爱莫能助,唯有痛心:中国留学生的写作为何这么差?
托福考了100分不见得上课能听懂
中国学生,常常以为自己的英文听说是弱项,读写要好一些。实际上,这只是中国学生一厢情愿拿“哑巴英语”为自己做的掩护,真相是,在外国老师眼里,许多中国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很差,写作尤其差。
在讨论中国留学生的学术表现前,我们先回顾一个“老话题”。在今年5月底,《留学》杂志率先独家报道了《2015年留学中国学生现状白皮书》,展示了被开除留学生的群体特征和被开除原因,引发巨大关注。其中,大众最为吃惊的是,超过80%的被开除留学生都是因为学术不过关,超过一半的被开除留学生来自排名前100的学校,也就是家长心目中的名校。
许多家长第一反映是:这怎么可能呢?中国学生不是最努力吗?名校学生不应该都是好学生吗?怎么会读不下去?
确实,中国学生的刻苦程度是举世公认的,托福、雅思等标准化成绩考出逆天高分也屡见不鲜,大部分留学生的也都是积极向学的,学术表现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要优秀很多。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学术不过关?
如果上课只能听懂一半,论文写得和小学生作文差不多,你觉得学术过关的可能性有多大?所以,对于大部分学术吃力的留学生来说——不仅是中国留学生——最主要的障碍还是语言。
旧金山州立大学的协理副校长吴彦伯博士认为,英语对于留学生来说是极端重要的,能否完成学业,了解美国风土人情,都依赖英语。中国学生和家长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虽然他们也相当重视英语,但往往是重视英语考试成绩,而托福之类的考试英语,与实用型英语,完全是两码事。
中国学生又不怎么愿意花时间真正去提高自己的实用英文水平。这不能全怪中国学生,首先他们从小接受的是应试教育思维;其次申请紧迫,没有合格的英语成绩无法入学,通过大量做题刷分肯定是当务之急,至于其他的,入了学再说。
入了学就英语就好了吗?万一没好呢?
仅仅一个机构,一年就接触到一千多名被开除留学生,看来这个“万一”的几率其实不低。
吴彦伯博士给我讲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故事。旧金山州立大学曾经录取了一批中国留学生,成绩都很不错。2个月后,吴彦伯找他们谈话:你们实话告诉我,课上你们能听懂多少?
结果,学生告诉他,最多能听懂40%。一大半都听不懂,这些学生表示其实很担心自己能否毕业。这些学生的入学托福成绩都是合格的,也就是说达到了美国大学的学习能力要求,那为什么还听不懂?
你的英文写作水平可能还不如美国初中生
考试英语训练的是特定的英语技能,而不是综合语言能力。刚进入美国大学,许多中国留学生都被英语“虐”过,老师语速极快,等上一句话反应过来,老师已经讲到下一章了。或者讨论时,磕磕绊绊抓心挠肺都无法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只能看着外国同学高天阔论,上课一片茫然。更可怕的是,这种学术“亏空”是累积的。
至于写作能力,更容易理解。考试体系训练出来的往往是范文模板式写作,上了写论文的真战场,不仅需要长篇大论,还需要在知识架构基础上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缜密句式复杂,我们的写作能力就捉襟见肘了。况且会说不等于会写。我们自幼生长在中文环境中,写过无数篇作文,但是有多少人有自信能用中文写好一篇文章?如果连中文文章都写不好,又凭什么认为托福考了100分就能hold住英文写作?
而上课讨论表现和写作又是老师评判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中国留学生如果上课发言并不积极或观点总是表达肤浅,再交上一篇和中小学生水平差不多的论文,学术很容易亮起红灯。一些“聪明”的学生找来一些论文拼拼凑凑,或者通篇都在引用,这就又犯了另一个大忌:抄袭或学术作弊。这是学术里的“重罪”,极易导致被开除。
有些学生积极适应,继续努力学习英语,逐渐克服语言关;也有些学生不那么上心,进步甚微,欠下的学术窟窿越来越大,成绩岌岌可危。而对于名校的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本来就巨大,课程难度高,竞争激烈。名校如同“鲨鱼池”,不会留给学生从“小鱼”逐渐成长为“大鱼”的空间,除非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学生本身就是一条“鲨鱼”,否则跳进去就是“被吃掉”的命运。
我们心知肚明的是,很多学生其实达不到名校的真正要求,通过材料的美化包装和应试技巧的训练,暂时获得了入学资格,披上“鲨鱼皮”,但是“皮”总有被戳破的一天。
既然英语如此重要,打算留学的学生需要提前数年踏踏实实准备英语,回归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语言学习无捷径可走,无他,都是时间堆起来的,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实践训练获得点滴进步。这里需要提醒学生和家长,时刻提防掉进拿应试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英语能力的陷阱。
旧金山州立大学有个项目,专门培训中国的英文老师。这个项目在美国声誉颇佳,学校每年都会派出最顶尖、最有经验的教授,组成真正的“豪华梦幻师资团队”。结果每年几乎都会出现令人哭笑不得的乌龙开端。基本上了三天课后,中国的英文老师们就会投诉教授上课“太水”,上课就是让我们说说说,甚至都没发给我们讲义,也没教学重点。我们花这么多时间,就是为了上课聊天吗?校方往往需要耐心解释,安抚老师们的情绪。最后培训结束,老师们又觉得真是受益匪浅,好评如潮。
你看,即使英文教师都会陷入应试思维的坑里,作为学生更要时刻警醒。如果拿捏不准该怎么学英语,就想想我们是如何学习汉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