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977067

加拿大告诉你:教育原来还可以这样…

个人微信二维码

我的两个女儿来到加拿大后,一个读八年级,一个读四年级。在上海时,我们读的是普通的私立学校,既不属于以抓成绩提升学率著称的名校,也不属于所谓的“贵族国际小学”,上的算是我们希望的那种功课轻松,秉承 “快乐教育”宗旨的学校。

这儿的公立学校是社区的一部分,与社区有相当多的互动。昨天家长会的第一个环节便是老师、学生和家长们一起吃比萨饼、聊天,气氛相当放松。

注重培养形成健康人格

培养独立人格是加拿大小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这里的独立指的不是”independent”,而是更多指”individual”。从学校走廊上的展览和海报中就能感受到这儿教育的氛围。比如这个“Be Who You Are! (做你自己)”主题下的这张图:

类似于“喜欢我自个儿的脚”这个这么不寻常的自我介绍,既没有被劝改成“正常”一点的爱好(比如“我热爱阅读”),也没有因为太“上不了台面”而不被展览。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既然多元,就要包容一切的“不一样”。就像这张自豪的自我介绍,还真是让我内心柔软了一下。

再看这个低年级小朋友对已学内容的回顾:“...我们学习如何冥想(天哪,我这个大人都还不懂要如何冥想!),学习了关于情感。当学校要求小朋友们用“一句话”做学期总结录音时,我还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说“I learned how to make friends and keep them(我学会了如何结交新朋友,并维护好与他们的友谊)” 。看来怎样与人交往,在这也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这张高年级学生参加“干部”竞选时说的理由,也许是加拿大教育宗旨的极好佐证。比如第五组的成就是:“我们努力去感知和体会他人的感受,并换位思考。我们展示出对他人的顾虑和情感的理解和体谅。我们努力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哪怕我们个人并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在家庭和学校的互动中,老师不太会提到成绩,倒是有个华人家长举手问成绩卡啥时发。老师是这样回答的:“每个孩子的长处不同。小学的各项知识点,有的孩子掌握得快,有的孩子掌握得慢。而且犯错本就是学习的一部分,应该庆祝犯了错误才对(we celebrate mistakes),因为错误使我们成长。不要担心,到最后,无论学得快还是慢,我们都能跑到终点!”

体育从娃娃抓起

加拿大是个非常注重全民健身的国家。在我们住的社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一应俱全。女儿们小学操场的数目和面积也都大得惊人,而且都向公众开放。喜欢运动的人从来都不愁找不到场所。

这儿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定期参加某项体育锻炼。家长们谈及子女擅长的体育专长时,自豪感绝不亚于国内家长称赞子女考试考得好。

我有个加拿大闺蜜,儿子传承了她的运动天赋,小小年纪就在多伦多跆拳道公开赛上得奖无数。只不过,他的真爱是篮球。每每去拜访,他都显摆地在一旁把篮球招式耍得让人眼花缭乱。有次我夸他说:“You even start to look like Jeremy Lam(你愈发像林书豪啦)。”我以为他听了会很开心,没想到他反倒脸一沉,说:“I don’t want to look like Jeremy, I will look like Justin!"(我才不要像林书豪,我就要像我自己!)可见,体育的重要,远不只在强健体魄。不断的竞技是孩子们自信增长的源泉!

虽然只是短短一个月,我已经深深感受到加拿大小学教育的很大一部分重心落在了如何培养小朋友们形成健康完整的独立人格,作一个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和环境,并快乐着的人上。

孩子们是自己生活的主人

我家大女儿是白羊座,天性开朗,大大咧咧,好玩好动,不属于家长眼中典型的“懂事”和“自律”的孩子。但她对数学挺有感觉,在回加拿大的前两年还拿过几次全年级的前几名。虽说读的是轻松的学校,她七年级作业的难度也达到了必须求助哈军工高才生的外公外婆。我不得不调侃二老说:“也好,这样可以帮助你们预防阿尔兹海默症。”

来加拿大登记入学时,当地教育局为了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根据年龄安排了个水平测试。大女儿考试中的“大难题”是这样的:有8个箱子,每个箱子里8个盒子,每个盒子里8个袋子,每个袋子里8个球,问一共几个球。“这也太小儿科了吧?!”这是我当时隐约的想法(笑)。

之后,两女儿顺利入学,按照“租售同权,就近分配”的原则,读的是全安省排名非常靠前的公立小学。所以,对教学质量我还是预先充满了信任。可当听到八年级数学任课老师介绍学科进度时说:“我们已经讲到了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不瞒各位,我当时有两眼发黑的感觉,这可是国内五年级的内容啊!我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什么这儿千千万万的华人家长在周末开车送孩子们进各种补习班,和明明公立教育完全免费还花大钱把孩子往私校送的心情。

在我看来,东西方家长对子女学业不同的关注度与参与度跟生存的环境可能有很大的关系。众多亚洲国家人口密集,人均资源有限。个体如果不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很难得到精英才能享受到的丰厚资源。亚裔家长们虽已客居北美,心里揣着的却还是亚洲环境下的竞争观念。而北美相对资源丰盛,人们的观念上也不太有职业歧视,加拿大的税制更是进一步缩小了各行各业人士的税后收入差异。所以,不同阶层之间的生活质量差距相比亚洲来说小很多。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为何主流社会西人家长们更放心子女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和按照自己的意愿择业了。反正都差不多,干嘛不让他们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东西方的教育体系哪个更好”这个讨论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个人观点是:存在即合理。我从小在一个非常开明的家庭里长大,我的想法和行动得到了比许多同龄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所以我深谙自由宽松的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但我也亲身经历了国内残酷的竞争,理解大家为何惧怕“平庸”。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