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324645

美国父母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个人微信二维码

有关中国式育儿焦虑的讨论,已经充斥了一线都市人群的朋友圈,各种生动翔实的“幼升小之战”“魔鬼早教”足以吓退后来者的生育意愿——事实也正是如此。然而,我们或许高估了华夏文明对教育投入的痴迷了,不妨也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父母,是如何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的。

最早“Parent”这个词是没有动词用法的,只有名词的“父母”一义。直到1990年代,“Parenting”(养育)的观念才正式在美国形成。至少对于美国中产阶级来说,为人父母已经不止意味着为孩子提供生计和支持,更是意味着塑造孩子的生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样孩子才具备长远的竞争力。媒体人Ann Hulbert在她2014年出版的《养育美国》一书中写道:“美国人对养育孩子的痴迷,都快接近对性和成功的痴迷了。”

2010年时,加州大学学者RAMEY夫妇合著了论文《The Rug Rat Race》,这个论文用数据佐证了“Parenting”的形成。在19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父母花在育儿上的时间急剧上升。这一增长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身上尤为明显:上过大学的母亲,平均每周要比之前增加9小时来陪伴和教育孩子。作者认为,对此最强关联的解释是大学入学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和中国父母从产房就操心孩子上哪所985、是否出国念书有什么区别呢?

有调查显示,美国5岁以上幼儿家长认为阅读、算数等知识学习最重要,情绪情感发展最不重要。耶鲁大学儿童发展及社会政策领域的专家沃特·捷列姆博士,在接受中国媒体的采访时更形象地描述了美国父母的焦虑——美国曾有一家公司叫“宝贝爱因斯坦”,这个赤裸裸的婴儿版成功学培训,竟然还受到许多父母的追捧。

怎么可能不搞点成功学培训呢?因为那些成功人士对孩子更“狠”啊!Facebook创始人小扎在孩子出生后,直接手捧一本《给宝宝的量子力学》(Quantum Physics for Babies)念给娃听。而这本书的作者是物理学家克里斯·费里(Chris Ferrie),被亚马逊称为“Geek老爹”。他的其它作品还有——《给宝宝的光学物理》《给宝宝的牛顿物理学》《给宝宝的量子信息学》《给宝宝的量子纠缠》,足以从幼儿阶段由浅入深地搭建孩子的理论物理体系。

亚马逊美国微积分类最畅销的书是《婴儿微积分介绍》(Introductory Calculus For Infants),作者是程序员妈妈Omi M. Inouye。而另一位码农爸爸John C. Vanden-Heuvel Sr.则一口气出了多本幼儿网页设计启蒙书:《给宝宝的HTML入门》《给宝宝的CSS入门》《给宝宝的网页设计入门》。

自从美国儿科学会在2014年发文强调了婴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后,育儿绘本更是美国高知家庭的常规战备物品了。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安德森教授的研究,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儿童的6倍。看来从娃娃抓起功不可没。

当然,美国父母的焦虑恐怕也有来自亚裔家庭的传染,海外子女教育中文论坛里有个著名的网络词汇“推爸推妈”,推源自英文的“Push”,指的是那种成天盯着孩子学业,上各种课外班的妈妈,不停地推着孩子往前走。“推”的一个明显例子,便是美国的公文学校Kumon(可以理解为中国的补习班)常年挤满了华裔孩子,以至于这类学校越来越多地设立了Junior Kumon Program(少儿公文课程),针对3岁以上的幼儿。

北美的华人子女大部分都会在幼儿园学至少一种乐器,以钢琴、小提琴居多,其次是中提琴、大提琴,几乎每个孩子在晚上或者周末都有额外的兴趣班活动,国内的珠心算等特色兴趣班也都漂洋过海来到了美洲大陆。更不要提奥数,这是印度家庭的保留项目,基本上奥数班的发起者都是印度父母,而中国孩子如果基础不好,进去也很快被落下。

总之,哪个国家的起跑线都输不起。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