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08浏览42967481

其实,加拿大并不是中国人想的那样!

个人微信二维码

国内许多朋友最爱问的就是,你觉得加拿大和中国有些什么差异?说实话,这是一个大而无当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细致入微的问题。我一直尽量避免去触及这个问题,但是,中国作家出版社在出版《谁适合移民加拿大》一书时还是希望我能附上一篇比较全面比较中国和加拿大的文章,于是,我完全凭感觉写了下面这篇文章。

来到加拿大3年,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应该说,对于两个差异性极大的国家,会有很多感性的认识。但我毕竟只是一个文学教师,要全方位评价两个国家是我的知识和能力所不能企及的,我只能就感觉到的某些方面对两个国家做一个初浅的比较。

我想,首先从大的自然资源环境方面,然后从社会福利保障,再从经济发展和日常的衣食住行方面进行一个大致的比较。

资源的差异

这是我到达加拿大后感受最强烈的一点。加拿大是一个资源非常丰富,人口稀少的国家。从土地资源来说,是中国完全无法相比的。加拿大大多数的土地都还处于原始未开发状态。多伦多作为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各城区之间非常分散,到处都是大块的草地或是长满灌木丛的山坡。除了这些天然的空地,这座城市还拥有上千座的公园,怪不得很多人说多伦多与中国的上海、北京比简直就是乡村。

在加拿大,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几乎看不到类似中国的村落。从多伦多到蒙特利尔将近600公里的高速公路两旁几乎全是保持原貌的树林,也看不到中国公路旁随处可见的农田或是菜地。

加拿大只有5%的农民,但是,加拿大却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加拿大被开垦出来的土地,都是真正肥沃的黑土地,就像我们烧的煤一样黑而松软,是我们诗歌里说的肥得流油的土地。

一位到农场干过农活的移民朋友告诉我,由于土地极其肥沃,加拿大土地上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是从不需加肥料的。农民很清闲,一般播上种子盖上土就只等收获了。这样没有加进任何化学原料的土地上生长的东西当然就是天然的真正的绿色食品了。

在国内,我有一个职业毛病,总是口腔溃疡,到加拿大后,虽然有经济压力,心情比在国内紧张得多,但是,口腔溃疡却断根好了,我并没有服用任何药物。所以,我怀疑口腔溃疡是因为食品的化学污染造成的,或者是水质原因造成的。在加拿大,由于拥有充分的土地资源,这里的田地很多都是一年耕种,下一年休耕。让土地也有一个调整休息的周期。

而在我们的祖国,土地已经被耕种了几千年,在最近的几十年,为了养活越来越庞大的人口,土地更是超负荷的运作,被施放上各种各样的化肥和农药,有的土地已经被榨干了养分,变成了随风飞扬的黄土;有的土地已经被化学肥料严重盐碱化,变成了土疙瘩,只有辛苦的农民还在用锄头敲打着这些像石头一样冰冷坚硬的土地,用更多的化肥去催生更多的粮食。就这样恶性循环,土地质量每况愈下。

我曾经到过大西北,那里的河流是浑浊的泥流,农民们住在和几千年前没有太大区别的土基房里,灰黄的天空,回荡着的还是那凄婉悲凉的兰花花,走西口,让我想起经典影片《黄土地》的镜头来。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还是过着完全农耕的生活,生产力严重滞后。8亿中国农民,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啊?所以,我们不能用上海的浦东,北京的王府井来和加拿大相比。

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我好像一直没有在加拿大遇到具有明显群体特征的加拿大农民?朋友们,你们遇到过吗?加拿大肯定有农民,但是,他们一样住HOUSE,开小车,农业完全实现了机械化。记得从前,国内有一本书,好像名字就叫《我在美国当农民》,讲述的是一个中国人在美国买下农场,当美国农民的经历。我想,农民群体外在特征的消失是否是一个国家是否是工业国的一个重要特征。

每当在加拿大空旷的原野上漫步时,我就会怀恋祖国那些几千年来,一直在奉献着从未休息的土地,心中充满着悲凉和心酸,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怎么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留给子孙后代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土地呢?

加拿大的电力资源也很丰富,你从夜行的飞机上俯视任何一个城市,你都会看到一片灯光的海洋。这里从办公楼到街道楼道,灯都是彻夜不灭的。

初到加拿大时我非常不习惯,关门后的商店和办公楼依然灯火通明,我住的公寓楼道和一楼大厅里的灯白天黑夜都亮着,在学校读书时,白天教室也都亮着灯。

后来,听朋友说,加拿大的电力资源过剩,再说夜晚明灯也是为了安全。加拿大每家每户都是用电炉烧饭,与国内大城市用煤气相比,安全干净又没有污染。而且非常便宜,每一度电只有几分钱,一个月一家人所有电费也仅花20多元。

我们买房后,先生告诉我,去年一个冬天,连带用电和取暖,我们居然用了几千度电,但是,电费每月也就100多元。在国内即使你很有钱,也不可能有如此多的电供你使用。

最近,从网上得知国内闹电荒。联想起在武汉时,每年夏天三伏时每天都断电就毛骨悚然。80年代,武汉人夏天夜里都睡街上,用盆凉水不断往身上浇;90年代,大家都买了空凋,于是,就开始闹电慌。

往往是每天夜里每个区停几个小时。即使你再有钱,你也无法自己发电,往往是在酷热里面对一片黑暗,无奈叹息。有人预言,未来威胁制约中国的将是能源危机。

加拿大水资源也非常丰富,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资源五大湖就在北美。加拿大湖泊面积占国土的7.6%、湿地占14%;同时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万,因此,其人均拥有水量位居世界前列,由于水资源极其丰富,长期以来加拿大居水价极低,而且水质很好,自来水可以直接饮用。在我们生活的魁省,水是免费使用的。

中国国土辽阔,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平均到每个人,只是加拿大人均的50分之一。

有专家预言,二十世纪,人们为石油而战,而在二十一世纪,人们将为水而战,到2025年,全球将有30亿人缺水。目前,在我们中国,有一半城市缺水,有7000万人农村人口缺乏卫生的饮用水。

但是,有一些细节,却让我感觉的两个国家观念上的巨大区别。

加拿大的淡水资源如此丰富,但是,加拿大政府却通过“加拿大联邦水政策”,很好地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控制污染,在加拿大的许多公共场所的洗手间内都采用了含感应技术的节能型水龙头。

此外,他们加强对供水设备的检修,保证不出现水在哗哗流的时候再去修理水管和水龙头等设备的情况。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到公共游泳池游泳,淋浴的水龙头按一下只流1分钟,再按一下又再流一分钟,淋浴完需要不断地按水开关。开始,我很不习惯,觉得不痛快,很麻烦,同时,也不理解,这样一个水资源大国,干嘛还这样节俭?

之后,往深处思考,才觉得真是非常英明之举!防患于未然啊!即使有丰富的水资源也需要有节水意识和节水习惯。

而在我们国内,水这样稀少珍贵,人们却普遍缺乏节水意识。泳池的淋浴间或是公共场所都是大水龙头,哗啦哗啦任意流,也很少见到节水型的水龙头。

最让人无法容忍的是,90年代以来,疯狂发展的乡镇企业,造纸业,为了一时的短利,将激烈含毒的工业废水大量排入江湖河流,对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好多原来清澈的小河全成了臭水流,一些水源严重污染的村庄,村民被各种疾病和癌症缠身。

一位浙江朋友告诉我,他们现在居住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的是无法忍受的臭味。专家说,今天赚取100美元而造成的对于环境的污染,未来用1万美元也无法补救回来。

每当我看这些污染报告时,真是觉得痛心疾首!说到底,还是人们太穷,为了眼前的私利而将国家的未来抛在了脑后。

不久前,我一个朋友一家回国,他们登陆三年,过得比较艰辛,很怀念国内白领生活的悠闲,他们希望如果回国感觉好,就成为回流中的一员。

但是,两个月后,他们选择了回到蒙特利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环境!朋友说,国内城市是发展了,物质非常丰富,高楼更多了,房子住大了,收入多了,但是,自然环境更加恶化了。空气污染非常厉害。

朋友最感慨的是,一次,她独自在家,自来水公司派人来收水费,居然有100多元,也许是在蒙特利尔从来不用交水费,朋友觉得不可理解,武汉是全国大城市中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水费居然可以上百元!自来水工作人员告诉她,水费是按照消费量节节上升的,如果超过一定限额将成倍增加!他建议朋友家最好少用抽水马桶,那是最耗水的。

不用抽水马桶能用什么呢?朋友觉得非常难以理解,后来,邻居告诉她,他们平时的日常用水都是储存起来冲洗马桶用的,这样能够节水。人们因为节节攀升的水费已经开始有了节水的意识。在拥有大江大河的武汉尚且如此,在严重缺水的北京呢?

目前,国家耗费天文数字的金额,耗时十几年,跨越大半个中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要解决北京的用水问题!北京用水问题可能会因此而缓解,但是,如此大的工程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冲击都是短期内无法预测的。

加拿大给我印象最好的还有公共设施,比如,图书馆,孩子们的游乐设施,每个社区服务中心,医院,诊所。

相比较而言,安省的公共设施普遍比魁省更先进整洁。图书馆遍布社区,有大型的,也有社区小型的。

图书馆藏书众多,而且,服务周到,手续简单。只要一封原居住地的信封,就可以将几十本书抱回家。每个图书馆都设有孩子们的专柜,彩色精美的儿童图书琳琅满目。在安省许多图书馆周末都有义工,为孩子们讲故事或是补习英文。我儿子爱上加拿大首先就是从爱上加拿大的图书馆开始的。加拿大图书馆装饰一般都很古朴典雅,舒适大方。

对比加拿大的公共图书管理系统,我想起自己在武汉是大图书馆的一些经历来。

武汉市大图书馆建立在市中区西北湖广场黄金地段,外表极其豪华气派,高耸入云,全是大理石墙面,里面一进去便是一个硕大的厅,彩色磨砂玻璃,黑色暗纹大理石地面,更像一个豪华大舞厅。图书馆是在武汉人民十多年的渴望中,耗费数十个亿建成的。

但是,图书馆真正应该具有的藏书却少得可怜,我曾经满怀信心想在这里寻找自己的论文资料,结果发现,她根本没有专业化的书籍!绝大多数都是通俗的普及书籍和杂志,很多书都是武汉各个大学图书馆赠送的旧书,大多是过时的或是这些图书馆不再需要的书籍。

没过多久,光顾这个图书馆的大多都是在希望炎热夏天享受一下空调的退休老人了。我问过一个该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为什么图书馆没有藏书?更谈不上规范的专业化的图书管理系统。他摊开双手,无奈地说,哪里来的钱?钱全部都用来建设和装修图书馆了!

是的,那些大理石贴面,一块就可以买几十本上千本图书,那些官员们却把它们都贴到了墙上。而且,买书他们哪里能赚到钱?而用来装修,回扣多大啊!我明白了,这个耗资巨大的图书馆工程只是地方官员赚钱的一个渠道和摆面子的一个工程,她根本没有将市民的文化渴求考虑在内!那是一座没有内容的空洞的建筑!

2003年7月,我坐在安省哈密尔顿中心图书馆优雅的阅览室里,透过落地玻璃窗,眺望着远处如烟似梦的安大略湖,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喜悦和宁静。我想起武汉大图书馆,想起那座空荡荡冷冰冰的建筑来。

什么时候,我们国内人数众多的同胞们也能拥有加拿大这样完美的星罗棋布的公共图书馆呢?

出国前听别人说国外是孩子的天堂,这话一点不假,最直接的就体现在,一到加拿大,无论是小城市还是大城市,星罗棋布的社区公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乐园,散布着各种各样的彩色的大型塑胶儿童游艺玩具:城堡迷宫、滑滑梯、秋千架、健身拉索、音乐喷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各色人种的孩子们在晚饭后,或是周末就聚集在这里尽情嬉戏游玩。让人感慨这里真是世界人民的乐园!

目前,中国国内城市独身子女消费也很高,家里为孩子买各种高档玩具、电脑的不在少数,但是,社会并没有为孩子们提供足够的娱乐场地和娱乐设施。即使有也是在大公园内,而且是收费的。

加拿大的社区运动健身设施也非常值得赞赏。这一点,就是富裕的美国邻居也相形见绌。

加拿大城市几乎在每个社区都有足够的足球场、网球场、游泳池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在国内,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游泳,当时,在香格里拉酒店办一个游泳年卡,需要人民币3800元,而且有次数限制。香格里拉是星级酒店,泳池设施很好,但是,几乎每次人都很多,根本无法放开游。

而在加拿大我们目前居住的社区附近就有两个免费室内游泳池,在白天,很多时候整个游泳池里就我一个人,高位上坐着救生员。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想想,私家游泳池感觉也不过如此吧!说实话,喜欢体育锻炼的人来加拿大最好,回想起儿子在国内上小学时,世界杯期间,课间,孩子们就在尘土飞扬的操场上奔跑着飞踢一个矿泉水瓶子过瘾。那情景真让人眼睛发酸。

有朋友说,中国人城市太多,球场太少;而加拿大是球场太多,人太少。

2006年暑假,我在美国新泽西的姐姐和姐夫来蒙特利尔看望我们一家。姐夫是网球迷,随身携带网球,走到哪里打到哪里,他们非常吃惊的是,我们社区的网球场居然是免费的!黄昏,我们在圣劳伦斯河边漫步,旁边是露天舞厅,姐姐舞瘾顿生,问何处购票,我答曰:免费!姐姐、姐夫惊奇:加拿大怎么如此多免费!在美国没有免费一说,所有娱乐场所均收费。

美国收入比加拿大高很多,但是,支出和消费也高很多。

社会保障系统

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在世界上的地位节节上升,但是,作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最精粹的福利制度和保障系统却没有引进或者说也没有能力引进。国内贫富悬殊巨大,矛盾重重。

中国人爱存钱,省吃俭用也存钱,其实那是缺乏社会保障的一种表现。有人说,目前压在中国人头上的有两座山,一是医疗,病不起,尤其是大病,一家人倾家荡产恐怕也难支付医药费;二是孩子的教育,保守的统计,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择校,那么,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费用估计在25万以上。这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

虽然,比较起改革开放前,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安全感的幸福感并不强烈。很多人都选择一个词“浮躁”来形容中国当今的都市,我觉得这个词非常精确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当今都市的风格。

在社会保障系统方面,半个世纪以来加拿大已经非常

成熟完善了。目前加拿大是世界最富裕的工业国家。政府

通过税收调节收入,控制贫富悬殊;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免费医疗系统和教育系统。

加拿大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加拿大联邦实行累进税率,从16%到29%,各省的税率不同,大约在10%左右,低收入者免税。加拿大的税率比美国税率高出接近10个百分点。

在加拿大,收入很高的人并不是越来越富有,税收将他们很大一部分收入再分配给了穷人。

我一个女友嫁给一个专科医生,先生年薪21万,但是,他们每年交给联邦和省的税加在一起超过了8万,可以养活两个低收入家庭;富人的巨额房产,每年被征收巨额的房产税和学校税。例如,如果在皇家山拥有一座上千万的豪宅,那么,这位富豪每年为这栋房子付给政府的税收将有几十万之巨,足够救助十多户贫困家庭。

相反,穷人享受很多补贴,收入少,他们几乎不用交税,孩子每月有牛奶金,大人有住房补贴,年终退税。

虽然可供支配的钱不多,但是,基本生活没有问题,全家有医疗保险,孩子教育免费。穷人虽然穷,但是穷得也开心。

一位移民朋友一家三口来到加拿大,儿子一岁多,夫妻一来就上学,两人每月有助学金和贷款1500多元,加上孩子的牛奶金,有2000元,后来,女方又怀上孩子,助学金每月增加到830元,两人来了一年,没有工作一天,却存下了几千加元。当他们喜滋滋告诉我时,我说,其实,政府支出的远不止这些,学校每接受一个移民读书,都可以从政府那里领取1万元的补贴!

事实上,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加拿大政府在为移民扫除语言就业障碍,接受加拿大教育方面做了相当大的财政投入。

在加拿大,虽然贫富差距依然存在,但是,加拿大的财富分配出现了兼顾公平的倾向。

1985年以来,加拿大的贫富差距在不断下降,2002年,加拿大的基尼系数为0.31,这主要归因于政府强有力的调控措施。

.加拿大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了普通加拿大人的社会福利水平,标志着加拿大进入福利国家的行列。福利国家所承担的保障和服务可分为三种:保证最低收入的项目、减轻个人经济不安定的项目(失业保险、养老金和医疗保健)、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除了偿还债务之外,社会保障支出一直是政府预算中增长最快的项目,老年保险金大约占联邦政府开支的15%,失业保险占联邦政府开支的7%,健康保险占省政府开支的25%。

当然,加拿大的社会制度带来一些明显的弊端,高福利养了一批不劳而获的懒人。一位开店的朋友告诉我,她的店开在一个著名的穷人区,但是,生意非常好,她说,这些穷人绝大多数开领政府的福利金生活,他们往往是在上半月将政府给的钱挥霍一空,买酒、买烟,叫外卖,下半月则勒紧腰带。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有工作过,全靠政府养着。很多开店的人都知道,往往富人区的店反而不赚钱,因为,富人都开车到大超市购物,而且,他们比穷人计较小店物品的价格。

加拿大的养老制度也值得一提,从一个人工作交税开始,就有养老金的额度。一般来说,日积月累,几十年下来,到退休时,一般的养老金都能达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我的前任房主,一个西人单身老头告诉我,他的养老金有60万,当时,卖房给我们还得了几十万万,这么多钱他一个人怎么花?

所以,在加拿大和北美,最有钱有闲的就是老人,开奔驰宝马的也多是老人。他们可以单独居住,也可以进入养老院。养老院的概念与我们国内幼年印象中凄凉的养老院的概念完全是两回事。大都建在交通方便,风景如画的地方,里面设施齐全,有各种健身房,游泳池,专业护士和餐厅。

在夏季,漫步在深劳伦斯河绿草青青的堤岸,你总可以看到岸边老人院里,有人荡秋千,有人跳舞,老人们生活得诗情画意。

说实话,当初,真正打动我,想要留下来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考虑到了未来。谁都会老,我们出生在中国六十、七十年代生育高峰时期的这一大批人,将是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最不堪重负的一代。

我们的子女都是独生子女,两个孩子将要赡养4个老人,这种社会普遍的家庭结构将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问题。没有足够充沛的劳动力来创造社会财富,老人们能否有全面的社会保障将是严峻的现实。

加拿大也存在老年化问题,但是,源源不断地青壮年移民会缓解其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而且,作为发达国家加拿大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解决养老问题。一般说来,只要在加拿大住满10年,65岁以后每月都有800元由政府发放的养老补贴。对于老人来说,即使一辈子没有工作过,基本生活并不是问题。

城市建设和经济收入

自9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建设的速度可以和中国相比,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中国城市一跃成为国际现代化城市的模版,其现代繁华可以与纽约、东京、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媲美。

有人说,中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也有人说中国城市就是一块大工地,从50年代到80年代,将近40年经济停滞带给几代中国人的压抑,在90年代活跃商品经济的刺激下释放出来,10多亿人强烈的致富愿望其力量的喷发是惊人的。十多年时间,中国的许多大城市完成了发达国家大城市几十年的发展过程。

一位1989年到法国留学,后来移民到加拿大的博士告诉我,2003年,相隔10多年后,他回到北京,觉得自己完全成了乡下人。面对高楼大厦,灯红酒绿,琳琅满目的商品,川流不息的车流,他意识上有些转不过来。他说,国内城市发展的迅速让他有些目瞪口呆,甚至,曾经在北京读过几年大学的他无法找回原来母校的路。

2003年,出国前,我在上海浦东东方明珠电视塔上遇到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工程师,这位工程师从小向往遥远神秘的中国,但是,他想象中的是一个苍凉、贫穷古老、落后的中国。

当他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俯视着高楼林立,万家灯火的夜上海,他惊诧万分,恍若梦中,不停地说,他根本不敢相信这是中国,如此超现代化,如此摩登,与他自小想象中古老落后的中国天差地别!

当时,我告诉他,他之所以如此惊诧,是因为此前他把中国想象得太差!停留在几百年前的中国。这几乎是一个普泛现象,就是发达国家的人将中国想象得很落后,很贫穷,因此,一旦来到中国的大城市,面对中国城市林立的高楼,摩登的商场,他们往往万分惊诧,无法理喻。

就像2000年,一位美国高级官员访问上海后,回到美国后数次在联合国会议上提议,认为中国应该划入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应该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

与发达国家的人将中国落后化相反,大多数中国人都将发达国家的城市想象得过于现代化,过于发达,以至于好多大城市的人游览发达国家后总是有所失望:国外原来也就如此!

一个在我之前登陆加拿大的朋友曾经发给我一些多伦多旧房的街道,戏称这是一个大农村。事实上,除了市中心商业区的高层楼群比较有现代气息,号称加拿大最大最繁华城市的多伦多,大多数区域的民房都是年代久远、破旧的两层楼房,电线都是架在电杆上,很影响视觉美感,而中国大城市重要区域早已看不到这种景观了。对于那些想来国外寻找现代都市感的人,加拿大肯定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于是,有的人,登陆后转一圈就打道回府了。

确实,如果光从城市建设上,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已经将发达国家的城市甩在了后面。即使是中国人,面对浦东夜景也会非常惊诧和激动,感叹人的创造力是多么惊人!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我几乎都去了,巴黎优雅,伦敦古典,香港繁华,但是,从气势和现代化的格局上都很难和上海媲美。

从城市建设上来说,中国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国家,加拿大则已经是发展成熟的国家,城市发展的速度缓慢或者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我们登陆时居住的城市汉密尔顿市中区30年没有建一栋高楼;蒙特利尔市区也有23年没有建高楼了。一位来加拿大将近30年的老先生告诉我,30年前,他们来到蒙特利尔时就是这个样子,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由于人口少,增长缓慢,需求有限,各行各业难有大的机遇。国内过来的土木工程师们很难找到相应的专业工作,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大的工程开工。而在中国,上百亿的工程都有几十个。

相比中国城市的朝气蓬勃日新月异而言,加拿大的城市宁静而悠闲,更多了一种休闲的氛围。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带来了很多的机遇。对于大多数曾经是中国城市各行业中坚和白领的中国移民来说,在中国,他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发挥余地和升迁可能。而在加拿大,在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经济体系里,城市发展趋于完善,而且,由于语言的劣势和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这也就是造成部分移民回流的重要原因。

所以,当国内的朋友问我,那种人最适合移民加拿大时,我的回答是,移民加拿大是否能够适应,能否喜欢,最终取决于心境,取决于你想要和希望要过的生活。

如果你希望干一番大事业那应该留在中国;如果你希望一夜暴富挣很多的钱,那应该留在中国;如果你希望夜夜笙歌,灯红酒绿,呼朋唤友,美女如云;那应该留在中国;相反,如果,希望过一种安静的田园式的生活,希望远离繁复交错的人际关系,希望呼吸新鲜的空气,希望更多地接近大自然,希望更多地和家人孩子在一起,那么你适合移民加拿大。

和谐社会和人文环境

中国许多大城市在城市建设上毫不逊色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方面已经领先世界了,比如商场和餐馆。上海淮海路美轮美奂的精品时装店可以与巴黎、纽约最好的时装店媲美,而各大城市装修精美,人头攒动的餐馆更是国外规模的人气都差得多的餐饮无法相比的。

但是,硬件上去了,软件如何呢?事实上,社会和谐和人文环境上正是目前中国和国外差距最大而且很难在近期改善的方面。

在加拿大虽然有极其富裕阶层的存在,但是,生活中我们并没有非常强烈地感受到这个阶层的刺激,社会上仇富心理也没有那么严重。富人们也比较低调,从一个人的外表、穿着、行事风格上,你很难判断他们所属的社会阶层。

但是,在当今中国都市,你几乎一眼就能看出那些官僚和暴发户们。他们目空一切,奢侈挥霍。有一句话很形象地说明这一类人的生存状态:除了有钱,他们一无所有。财富并没有带来这部分人社会责任感的加强或者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陆流传着很多版本的斗富故事,其中有一则是:深圳某麦当劳餐厅出来奶奶和孙子,孙子不小心用手中的玩具划了一下门口停的宝马轿车,引来轿车司机一顿训斥,老太婆立马手机呼来一群人,手持利器的人们将汽车砸扁,司机打翻在地,然后,扔下一大箱子钱,说,别说刮一下车,老子可以将车都砸了!给你钱再买一辆!

当然,这个故事多少有些夸张,但是,却非常形象地刻画出了中国暴发户们的心态。

由于庞大贫困底层人口的存在,中国国内个人和个人财产的安全远远低于加拿大。这一点,我想大家都会有强烈的感受。国内大城市,几乎很少有家庭不安装防盗门和防盗窗的。甚至十几层高的居民住宅也要安装。老外到中国最难于理解的就是这一点,为什么将自己漂亮的家弄得像监狱一样。

登陆加拿大时,我最惊奇的也是这里大多数人家都是木头门,有些甚至是玻璃的,而且,就是皇家山上富豪人家,也没有哪家安装防盗门,甚至连围墙也没有。但是,中国的富有阶层,他们的豪宅完全可以称作是壁垒森严。

我去过北京一位大学同学家,在京郊别墅区,外面是门卫三岗五哨,周围全是顶上布满碎玻璃的围墙。说实话,同学家里金碧辉煌,但是,我的感觉一点不好,感觉和进监狱差不多。我大姐家拥有一栋漂亮的别墅,便引来无数的偷窃者,不得不豢养了两条凶猛的狼犬看家,每次我去都提心吊胆,好心绪荡然无存。

简单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个方面,中国和加拿大存在着巨大的区别。

改革开放之后,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更是人心不古,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人们在利益的驱逐下,丢弃了传统的美德。90年代蔓延全国的多起传销大案,将中国最后一层亲情和熟人之间的信任也打破了。

有专家分析,当前中国社会存在着普遍的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商业信用危机、公共信誉危机,人际信任危机和价值信仰危机。

在加拿大,你可以非常明显地体会到来自于人们之间普遍的善意和信任。

我曾经在蒙特利尔迷过路,素不相识的两个年轻人用车将我送到了地铁站;儿子去溜冰,一个素不相识的白人中年妇女,弯着腰帮他穿冰鞋,系好带子,一直手把手教他溜冰;我一个朋友到小镇上旅游,一对邂逅的老夫妇邀请他们住进自己宽敞的HOUSE,留宿一夜还热情款待。

这些小故事,对于当今中国相互之间充满戒意的都市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一位朋友去年10月独自登陆加拿大待产,在地铁邂逅了来自美国的一对夫妻金,金是美国一个电脑公司的总裁,也是虔诚的基督徒,2007年辞去工作专心来加拿大传教两年,服役于上帝。在地铁口,他们用刚学会的唯一一句汉语“你好!”和她打招呼。

在了解她的情况后,金夫妇便担当起了芳的出行任务,无论是到医院检查,还是办理手续,他们都车接车送。她在电话里和国内的丈夫谈到这事,丈夫听后非常不安,说,非亲非故,老外为什么会对你这样好,你要警惕,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企图。

她说,别人非常富有,典型的中产阶级,我是一穷二白,他们图我什么?丈夫还是不理解,又说,那就是想拉你加入教会,千万警惕!

对于她的丈夫来说,如果没有登陆加拿大,他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金夫妇的奉献。事实上,在我看来,金他们就是对于一个孕妇,一个没有任何亲人朋友的外国人的起码的关心和帮助。

这个例子非常典型地表明了一种能力在中国人中间的丧失,那就是信任,尤其是对于陌生人的信任。这种信任危机也是目前中国社会让人最不愉快的地方。

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了这种特殊的充满着怀疑的社会人际氛围。

母亲一直血压高,我在SOHU首页上发现了一种可以治理高血压的特效药,三个疗程下来只需要2500元人民币。我网上刚刚订完,告诉家里,没想到,母亲和姐姐一听都坚决反对我购买,他们说“绝对是骗子!”

我说,别人是国家级的新药,有批号,有证书,有那么多治疗事例怎么可能是骗子?如果国家军医大都是骗子,那还有谁可以相信?再说,即使没有什么效果,也就2500元,为什么不尝试一下?

但是,无论如何我都说服不了母亲,而且,她说,即使寄来,她也拒绝服用。

母亲和姐姐都说,你出国几年,不知道,现在中国社会风气败坏,到处都是骗子,一不小心就上当,网上的东西更是不可信任!

本来想给母亲尽一点孝心,结果,闹得很不愉快,至今,我都无法判断,到底是我太轻信还是她们太多疑。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