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喜欢看书。当其他的小姑娘还怀抱着布娃娃,沉浸在“王子和公主最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童话故事中时,蜜汁恋上了大块头打打杀杀的武侠小说。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走入了各类“不务正业”的杂书、闲书中。
上课压在课本下看,睡前打着手电在被窝看,甚至于为了躲避爸妈“看闲书走火入魔耽误学习”的打压,“重口味”到抱一本书躲在90年代中国的“旱厕”里“汲取精神食粮”。(被自己感动哭三秒)…….
大学时,最幸福的记忆,大概就是在窗外滂沱大雨的日子,开着床灯,躲在被窝里抱一本与专业无关的闲书,在暖暖的黄色灯光下,不眠不休、心无旁骛的钻进自己的精神世界,瞬间连记忆都变得温暖起来……
工作后,每天穿着职业装、踩着高跟鞋,浸泡在永远看不到尽头的文山会海里,码着自己最熟悉而自如的文字,从一名见谁都点头鞠躬,称呼“老师”的“新兵蛋子”,成长为带出了一批批“新兵蛋子”攻城略地、升级打怪的暴烈“姐姐”…….
本以为,人生就此一路顺畅,目标清晰可测的一蹴而就。直到,3年前这个“拍脑瓜儿”的想法,让我颠覆掉一切积累和收获,决定漂洋过海来和另一个自己相遇。
决定移民前,最纠结的从不是我。而是身边看着我一路升级打怪走到今天的亲人和朋友。大家接受不了的不是我放弃了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收获,而是,我放弃了自己最突出而擅长的技能和长处,去了一个最不需要我的地方。
至今都记得一个移民很多年的姐姐,给我的微信留言:也许,你过来之后会有诸多可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你永远都不会像现在这样,用你最爱和最擅长的中文来谋生了…….
脸上的苦笑和心中的刺痛一样不易察觉。但是,内心深深的知道,这是事实。
我的“移民”这一举动,在很多人看来,是自断双翼、自废武功的自戕行为。
对很多移民来说,中文也许只是一种交往的工具,是内心深处文化的印记而已。
但对我来说,它是我从小到大精神的寄托,是表达情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与载体。放弃掉它,就是放弃了实现精神价值的可能。
然而,我愿意一试。也许没有了体制搭建的平台,我可以在内心为自己的爱好和文化保留一份永远不会坍塌的舞台。
拉着一皮箱的书,登陆多伦多。
初来的日子,果然如之前预想的一样,各种无所适从,各种碰壁受挫。经历了人生历程中,第一次大动荡,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漂泊——也许不是因为环境的陌生和不适,更多的是来自丧失拼搏能力的恐惧和担忧,是这里不需要我的失落和绝望。
——我坚持每天跟孩子讲中文故事,每天让他抄汉字,写日记。我不放过每一个教给他成语故事,历史典故的机会,我要让他记住来路,继承文字的痕迹。
——我坚持每天记录自己内心的情绪波动,心境起伏,是不是可以通过表达,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舒畅?
某一天试探性的将自己的一篇文章寄给了一个中文媒体,奇迹就在那一天发生,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收到回信:稿件录用,希望能成为我们的专栏作者。
哦~~原来,真有人愿意看用心记录的每一个字,原来,真诚的表达,果然最有力量,无论你在天涯海角。
从此,开启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写作之路,在多伦多,用中文。
之后,顺利的成为了媒体记者和编辑,在多伦多,用中文。
回想一路走来,总觉得人生冥冥中自有定数,总会玩笑般感慨:我已经认命,这一辈子注定是要靠文字吃饭的人,无论怎么折腾,无论走去哪里。
但其实,这只说明了一条真理:人,永远都要用自己最擅长的特质去打拼,无论环境变迁,不要轻言放弃,能在最危机挽救你的,永远都是你最擅长的技能——这,也许就是人类自救的本能。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今天的我,想要在这里,折腾到国内的成绩和段位,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那又怎样,我已经实现了第一个梦想——找准定位,用我所爱,完成着人生的第一步规划。
人生有多种可能,只要没有偏航太远,只要每一天都在逆风飞扬,也许会久,但要相信,终会到达。
毕其功于一役,以子之长,能攻世间之盾。奇迹或许就在道路转角处等你,当然,要伴以最重要的一点,不怕输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