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312616

华人家长喂饭喂到了温哥华小学,我们真的移民了么?

个人微信二维码

某天下午,笔者去温哥华一所小学接放学的儿子,偶遇一位华裔男性老者端着保温午餐盒,喊着他的孙辈名字,让想去操场玩耍的孩子再回来吃几口。老者一脸苦恼地向旁人解释,给外孙带的中午饭压根没有吃,只好放学时给他喂点。

追着给孩子喂饭的场景,应该在很多华人家庭都见过,如今从国内转换到海外,让人忍不住感慨:移民后虽然改变了居住地,但生活习惯却丝毫未改。我不是第一次在放学时,看到有华裔家长给学生喂饭了,都是端着满满一饭盒的食物,责怪小孩,“你怎么又没吃啊?”然后一边生气一边焦急地喂饭,贪玩的孩子仍然对吃食不感兴趣,应付差事地吃几口就跑开了。

苦恼又辛苦的华人家长之所以忙不迭地在学校喂上饭,肯定是担心孩子饿到。可是如果他或她真饿,为什么不自己吃呢?不吃自然是不饿,家长操这份闲心干么?

笔者家子女也有过午饭未吃,原封不动带回来的经历,他们给出的原因是“不饿”,“没时间吃”,“不爱吃”。有的时候真可能不饿,早餐吃的不少,又加上课间的SNACK(零食)。学校午餐时间的确不长,稍微复杂的中餐,不是很饿的孩子也许会懒得吃。

笔者碰到孩子不吃午饭的时候,也会生气,觉得自己辛苦准备午饭的苦心被辜负。有一段时间连续发生几次后,觉得自己该改变招数,仅仅告诉子女需要好好吃午饭,不起任何作用。好吧,你不是说自己不饿么,那我就不给你带午餐了。第二日,孩子的午餐盒里除了水和一小包零食,没有正常午餐。

时而被忽视的午餐,一旦真的消失了,却意外引起子女的重视,“妈妈,你今天怎么忘记给我带午餐?”我的回答是,“你不总说不饿么,那还带午餐干么?!”随后,你会惊喜发现,你再给孩子带去的午餐,会比较被他们珍惜。即使吃不完也会努力消灭一大半,他们也担心再次变成没有午餐吃的孩子。

温西黄金位置学区房

给子女带午餐带了这么多年,也明白一个道理,越简单越西式的午餐,可能最受我家孩子欢迎,比如披萨之类。放学后忙着给小孩喂饭这事情,还是省省吧。他们既然选择不吃午餐,就要懂得已经选择了这样的后果--有时会没有午餐可吃,如果饿,那就忍到放学回家。

除了在学校看到华裔老人喂饭,笔者在商场的大排档也见过。挺大的小女孩,被姥姥或者奶奶辛辛苦苦喂面条吃,女孩一边吃一边在座位上来回扭动。因为面条不需要她自己吃,所以不知道正常的吃饭姿势是什么样子。老人一边喂一边还说,“赶快吃,一会还要回家学习”什么的。和这一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家非华裔妈妈带着一大一小两孩子坐在邻座,大孩子和华裔女孩看着同龄,乖乖坐那里吃饭,还时不时帮妈妈照顾下小弟弟。

多少年之后,等这位华裔女孩和邻座同龄孩子长大,他们的处事方式、生活态度会不同么?应该不难想象。

很多华人之所以选择移民,主要动机说是为了孩子,让他们在加拿大接受更开放的教育,更好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然而喂饭喂到了小学,独立自主性是否可以如愿培养出?他或她选择不吃午饭,肯定有他们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食物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肚子不饿等等。家长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他们好,追着喂、逼着喂让孩子把那盒午饭吃完,到底有多大意义?

是,他们不会让大人担心饿到了。但又失去一次自主选择的机会。这么大孩子了,连自己饿不饿都需要家长决定么?如果他们选择不吃,那么就有责任承担不吃的后果,可能次日没有午餐,也可能需要饿着肚子等待吃下一顿。

一次又一次在家里失去自主选择权的孩子,很难在加拿大的大环境培养出独立性。从小总有人替他们操心,替他们决定该干什么,将来怎么会独立思考和做事?

我们移民到海外新环境,居住地方改了,某些传统思维却难改,但很多时候急切需要改。否则当地学校的放养、开放式教育让孩子们变得懒散贪玩,一些华人家庭的包办式教育又让他们丧失独立自主性,那么加拿大长大的华裔移民二代还剩下什么?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