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4691010

加拿大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和适应:谈谈家长的参与

个人微信二维码

从今年3月份开始女儿接到一堆大学录取通知书,最后确定去滑铁卢大学,以及之后不断参加滑大的各项为即将入学的学生及家长举办的活动,整个的过程及过渡让我有不少的启发,和我自己当年上大学的经验及在加拿大上研究生的感受有许多的差别。

加拿大的小学及中学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又缺乏统一入学考试的情况下,很难一下知道自己孩子是否预备充分,尤其是抗压能力方面。在“宽进严出"的北美大学体制里,家长和学生很快将认识到:读大学不是完成高中后的放松和获取了自由,而是迈向成熟、迎接各项更大的艰苦挑战和独立的开始。和许多家长一样,我盼着自己孩子长大,作为父母可以不用那么操心,但到了这个时候,心里反而并没有一下放松了的感觉。

加拿大大学的压力很大,是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抗压能力的考验。一句“压力太大”包括了太多内容。家长和旁人的“不要给自己压力”而不知其面临的那些压力,对于学生可能只是无力的安慰。在孩子没正式读大学时,许多家长和学生对大学本科要求和就业的预备没有足够的认识。孩子要在竞争激烈的专业中顺利毕业需迈过许多关卡:基础科考试(主要是英文和数学)分数的要求各专业和学校有不同的要求;课程平均分要求(如必须C-);保持一定的分数才可以继续COOP(工作见习期)*;大公司用分数来筛选COOP;本科分数对报读研究生的深远影响;招生人数超过专业计划,某些学科按正态分布淘汰学生;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留学生的语言和适应问题;课程多,作业多;考试、作业、课外活动、找工作同时兼顾,诸如此类都造成本科学习的巨大压力。当然,这种压力因不同学校和专业有所不同。一些学生和家长们对大学本科第一年后不得不调整专业或学校,甚至休学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而无法面对。今年附近的几所大学频频出现学生压力过大而造成的不幸,让我这家长听了都揪心。

我从心里感觉到加拿大大学在欢迎新生和引导学生家长从高中到大学的适应在体制上设计了不少内容,类似的安排不只是滑铁卢大学,所有大学都有,只是彼此有质量和设计上的差异。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个学生和家长都充分地利用了这些资源。有人说,“学校所谓的心里辅导应该只是聋子的耳朵。试想,孩子已经在功课极其落后,心里生理命垂一线的时刻,怎么还能去预约排队等着去见辅导员,见辅导员的时间又无疑错过了上课的时间,又要因此落后,雪上加霜”。有人说,那些心里无助的学生经常封闭自己,而他们的家长们有时停留在“孩子独立了该放手了”的观念中,而不闻不问。

大女儿是我们第一次完整地和她经历这里的教育体系,我们有过误区,也心里对加拿大大学本科比较陌生。对女儿将读的大学,我们略做了些考察:在今年3月的校园开放日,先生和女儿参加了校园介绍会;5月底我和女儿又分别参加了她的本科专业介绍会;7月份我们全家老小参观校园和滑铁卢;7月17日先生和女儿参加了学校的迎新介绍会。每次活动都有专门设置给家长的介绍内容,让家长和学生明白高中和大学的区别,并提供如何更好地过渡和适应的建议。滑铁卢大学华裔学生不少,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们这些华人家长加入了滑大亲友团微信群,感觉一下子就进入一个大家庭,见识到滑大华人亲友团的庞大,上下齐心为孩子们出谋划策的超量的信息。不少十分有用的信息,让我们对孩子的大学常见问题一下子多了些认识,有了不少长进,心里也颇为温暖和欣慰。
在热心的滑大家长组织下,目前微信里有好些滑铁卢大学家长群,3个滑大学生的家长亲友团(围绕滑大话题),2个志愿报滑大的预备团,1个滑大的百事聊群(话题不限),1个滑铁卢大学家长祷告群,大群外还有一些小群(如哈密尔顿滑大学生群,AFM亲友团,不在此计算中)。微信群虽然方便,但群体庞大,每天信息量大,我不得不每天看完只留下重要信息后,及时清空,但是的确觉得这种交流对新生(国际生和本地生)和家长都很有帮助。近500人的微信群,没有规矩,很容易造成混乱。难得的是,群里的家长大都友好和热心,老生家长会不厌其烦地解答新生家长的问题。我很欣赏每个群都有明确的群规(允许发送的内容,群昵称要求、纪律、大学专业代码参考等),让家长们有章可循。

我相信和我们一样,许多父母对自己孩子进入大学,远离自己,心里都有许多的牵挂。孩子们一上学忙起来,不可能时刻向我们汇报,父母也不可能过细地干预,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话说孩子长大要慢慢放手,但是该关心的还是要关心。2017年滑铁卢大学接连出现一些不幸的学生事件,更让我深刻觉得家长们、学生间需要相互关心,家长多少可以为这些孩子们分担一些忧愁和压力。如某些大学第一年习惯给孩子一个下马威,学生和家长了解了情况就要有所准备,遇到低分数不要太快否定自己(的孩子)。多一点对学校的充分认识,起码让我们和孩子难得一起聊天时,多一份理解,不会让他们觉得代沟太深。实际上,可能家长什么也帮不了,只能在“祷告群”里一起为孩子们祷告。

校友们互助,亲友团的参与,这些概念对于我来说还是全新的。这些年在加拿大的生活让我深感联合他人和学会协作的重要性,学生们学习NETWORKING(拓展社交网洛),学生家长也是其中一个环节,少不了我们家长们的参与,一起在异国搭建一个庞大的协作网络。我听说老外家长也有自己的网络社交群体,有许多家长可以参与的沟通和参与的资源。很可能在社交媒体发达的今天,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有“XX大亲友团”,让那些来自不同地方就读该大学的学生家长可以互通信息,互相帮助。

注:*Coop: 有些大学设计成“学期(study term)“和”工作见习期(coop)“轮流交替。Coop是积累工作经验和理论结合实际的好办法,通常带薪,但这些COOP机会不稳定,数量有限,学生必须投简历获得面试机会,竞争激烈。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