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4014832

一个华裔新生的名校逆袭,从社区大学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路

个人微信二维码


12年级才来美国,还要上加大伯克利?没开玩笑吧?严格的录取标准,巨大的竞争压力,让每年无数极有天分的学生,有的SAT、ACT甚至接近满分,拥有多项特长,都难免在竞争中败北。12年级才来美国的新移民学生Michael,怎么可能进入这所名牌大学呢?

在家人眼中很老实的Michael,刚到美国时,他和同学相比有一些明显的弱势:
     他说,因为父亲在国内,几年来,他只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英文不好,学业上无法帮他。整个高中期间,妈妈只去过一次家长会,就因为听不懂再也不去了;第一次在旧金山高中上课,他和那些新移民一样,上课很吃力;对美国社会不了解,而且美国高中的课程,竟然和中国大陆不同;因为来得太晚,他错过了大多数AP课程的报名时机,只在学校上了一门AP课⋯⋯
     种种不利情势下,加大伯克利对Michael而言,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名字。
     想吃甜蜜的果实,你需要耐心
     所以,在12年级下学期(美国学生一般是11年级下学期或者12年级上学期参加大学录取考试)参加录取考试后,Michael收到的是加大尔湾分校、加大圣塔科鲁兹分校等大学的录取通知。
    对于一个新移民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进入加大系统的大学,已经相当不易。
     当时,他的目标学校是排在加州前4名的四所公立大学:UCLA、UC Berkeley、UC Davis和UC圣地亚哥。怀揣著不舍的名校梦,他和妈妈一起来到被录取的加大尔湾分校,看了之后,他决定放弃,转到圣马刁社区大学(CSM)就读,他想再给自己一次申请名校的机会。
     社区大学是美国大学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层次,偏重于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加州的社区大学,一般针对那些首次大学录取后未能进入加大系统和加州大系统的学生,绝大多数是两年制大学(部分有三年制),多数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操作能力。
    但美国社区大学有一个大优点,中国大陆那些大专学校无法比拟:可以让有意愿继续深造的优秀学生,在社区大学学习两年后,转入四年制大学,包括那些一流大学。
    Michael想走这样一条路,他看中了这种转学机会。他对此很有信心。
    那些有名校情结的家长对社区大学可能会不屑一顾,尤其是中国大陆新来美国的家长,因为受中国大陆教育体制的影响,可能会认为进社区大学,就像进入了中国的大专,没什么前途。他们不了解社区大学的转学机制,可以让一个优秀的学生转入四年制大学,享有完整的甚至卓越的高等教育。
    不过,这一策略要花2年时间,他要耐心学习与等待,等待果实的成熟。
    精心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在CSM校园,当地的学生和国际生很多。Michael看到,多数当地学生只想成绩过得去即可,能转入四年制大学就行;而那些家里很有钱的国际生,很多人对学习不用心。在这个环境中,如果把握不好自己,很容易随波逐流。
    Michael是带着志向来的,他不甘平庸。但转学之路也不平坦。他知道,虽然有这种转学机会,但是,他必须向名校证明:我就是你们想要的那种学生。
    社区大学配有升学顾问,为学生制定课程计划、转学、专业定向等提供咨询和把关。在会见升学顾问之前,Michael查阅了加州几所顶尖公立大学的转学要求,他先制定了通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课程计划,一开始选择的是计算机专业。
    社区大学的升学顾问因为面对的学生太多,很难和学生做深入交流。每次和一个学生面谈,只能谈20分钟。如果学生准备不充分,也无法给出很好的建议。MIchael考虑了所有的可能性,见到升学顾问后,拿出自己精心制定的计划,升学顾问细细看了一遍后,很认同他的计划。
    课业吃力、学分念不完怎么办?
    但随后两年,他在社区大学的学习生活还是出了两段波折。
    第一次是转换专业。这也源于Michael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能力的理性认识。他发现需要放弃计算机专业。因为他觉得做编程有点吃力。他不想以自己的弱项去和那些比自己强的学生竞争。于是,他提出转到数学专业。
    转专业让Michael尝到了甜头。首先,他少了2门不喜爱的课程,减轻了学业压力;另外,他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强项——数学。而且,数学是基础课程,他将来的专业发展可以有更大的周旋空间;最令他开心的:减少了在社区大学1年的学习时间,他可以提前一年进入梦想的学校。
    第二次波折是转换目标大学。他本来制定的计划是通往UCLA,但在倒数第二个学期,他发现,如果去UCLA,他两年之内上不完课程,无法转出社区大学。于是,他把自己的计划转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这所学校的数学据说是全球最好的,他也想挑战这一专业。但如果上伯克利,他必须在最后一个学期上完21个学分,但这有一个难度。
    一般,想在社区大学一个学期学完21个学分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CSM规定,一名全职学生至多上19个学分。怎么办?
    他找升学顾问协商,要求学21个学分。Counselor看到他的GPA分数很高,知道他是个勤奋上进的好学生,答应了Michael的要求。
    “如果你想坚持,你就能坚持下来。”
    就在执行学业计划不久,他过去申请的工作也批下来了——一家斯坦福附近管理严格的日本企业。他觉得自己满了18岁,不愿花家里的钱,就不想失去这份工作,这样一来,他每周除了要上7门课外,还要再工作25个小时。同时,他还兼职一份义工,每周也要花一些时间。因此,最后一个学期,他经常到晚上10点钟才能下班回家。
    直到最后一个月,妈妈看到他太辛苦,劝他暂时放弃工作,他才停下来。
    Michael疏压的方式除了用烧一些好菜来犒劳自己外,还参加了当地的自行车俱乐部,周末骑上自己喜欢的那辆自行车,从圣布鲁诺开始,有时骑到海边,有时候骑到旧金山。
    旧金山有很多山坡,骑得格外费劲。每次到了特别累的时候,Michael感到,不是身体受不了,而是精神特别累,“如果你想坚持,你就能坚持下来,”他说。
     这种坚持,让他能够坦然、冷静地面对最后一年的各种挑战。他感到成功不远了。但是,要想获得伯克利这类一流大学的青睐,他还缺少一步。
    俘虏名校的芳心,要先让他们了解你
    他需要UC Berkeley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是不是他们需要的那种学生?
    名校往往通过作文来了解一个学生的个性和品格。Michael写过两次作文,一次是高中毕业时,第二次就是从社区大学申请伯克利的时候。
    那段写作文的时间,Michael一直在思考,既思考写作,也思考他自己: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让学校从短短的文章中,迅速了解我的个性特点?他一直没动笔,直到思考成熟后,他才一气呵成写完。
   第二天,他告诉妈妈,“昨晚,我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妈妈这时候才知道。这就是他的个性,不管是选课、选专业,还是选大学,他喜欢自己思考解决。
   这次作文,Michael吸取了高中毕业时的那次经验。上次,他将自己过去做的事,写了满满两页纸,像流水账一样,但结果呢?“大学看到我做了很多事,但还是不了解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Michael说。
   他这次写作只写了二件事。
   第一件事是上高中期间,他发起了一个项目:在学校里开设了一个旧书店,从高年级学生那儿购买他们用过的参考书和资料,然后卖给需要的学生。有十几个学生参加。有店员,有买书的,有布置柜台的。生意红火,小赚了一笔钱。
   过程中大家都没有经验,因为他是发起人,所以要组织会议,分配任务,协调不同的人一起工作,这过程中锻炼了他的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最后,他们把这笔钱捐助给了贫困生。
   第二件事,是他高中期间参加的一项国际市场模拟比赛。比赛期间,他查阅大量英文资料,锻炼了英文能力;同时,他还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数学模型,让他们的队伍最终获得第三名,展现了他出色的数学能力,也展示了他对数学的热情。
   “美国人注意从事情当中,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你不是要从学校获得什么,而是你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带来什么价值?这是写作的重点。”Michael说。
    暑期,Michael还在忙着打工干活,义工也一直没停。他没有只关注自己的前途,他每周都在为他支持的正义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把自己赚的钱交了学费,同时申请了奖助学金。大学期间,他想靠自己解决学费问题。
    喜欢炒菜的男生,收获的不仅是美味
    男生喜欢烧菜,在中国大陆可能会被人家说:这孩子,是不是没有远大理想?烧菜和远大理想之间似乎水火不容。有理想,难道就不能天天喜欢烧菜?
    在Michael眼里,这种说法不但不成立,相反,这一从小培养的兴趣,以及来到美国后看YouTube英文视频学习烧菜的技巧,不仅帮他提高了自理能力,还帮他提高了英语听说水平,迅速适应了美国社会;还让他脚踏实地,学会做一个懂得体贴妈妈的好孩子,一个愿意为他人付出的人。
    “你和妈妈,平时谁烧菜比较多?”笔者问。Michael想了一下说,“累计看,还是妈妈做得多。”其实,几乎每次做菜,多是他和妈妈一起合作。妈妈洗,他就烧;他洗,妈妈就烧。不过,洗碗通常由他来。
    Michael烧菜可不像有的孩子那样,一时热情。他是经年累月地分担妈妈的工作。“我觉得妈妈太辛苦,主要是关心她,怕她累。”平时家里打扫卫生,给地毯吸尘,都是Michael一手包办。
    “我觉得这是一个人的责任。”Michael说,在这个家里,他和妈妈在一起,他应该这样做。妈妈在说到这一点时,也很欣慰的说,“这孩子是一个暖男,将来谁嫁给他,真是有福气!”
    Michael最早从二三年级就开始为家里人做吃的。不过,他能记得这一点,缘于他的姑姑念念不忘的一次经历。
    那时候,他还在小学三年级。当时,上大学的姑姑趁假期到他们家,顺便辅导Michael的数学。后来,姑姑饿了,恰好Michael的爸爸妈妈都出门了。姑姑说:“来,让我给你做顿好吃的吧!”可到动手的时候,姑姑却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时候,小小的Michael上场了,大显身手,给姑姑和自己做了一顿美味午餐。味道肯定很好,因为姑姑一直对这件事念念不忘。
    Michael对做饭、烧菜的兴趣,离不开妈妈的无心栽培。事实上,妈妈并不想教他烧菜。中国的父母一般都是那样,都希望孩子功成名就,但他的妈妈有个优点,就是从来不排斥孩子到处动手。在Michael很小的时候,他妈妈每次做菜,Michael在旁边看着,渐渐地就学会了,也有了兴趣。
    暑期,Michael每天的生活似乎还是按部就班,每天都很忙碌,都有他要做的事,但他并不感觉到压力,“我比较喜欢生活,喜欢做饭,喜欢骑单车,喜欢照相⋯⋯”
     这就是Michael,一个被美国名校欣赏的华裔新生。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