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的专业是“虚”的,而不是“实”的
在美国,专业这个概念的对应表达是“Major”,亦可译为“主修” ,其实它仅指一个系列、有一定逻辑关系的课程组织(Program) , 相当于一个培训计划或课程体系。学生修完这一系列的课程,就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技能,就成为这一“ Major”的毕业生。美国高校把柔性的课程组织当作专业,专业背后没有对应的实体,没有单独归属的师资、专用教室、实验室及仪器设备...... 也就是说 ,“专业”完全不是一个实体组织。[1]譬如在韦尔斯利,教授罗斯安娜·赫兹(Rosanna Hertz)不仅是女性与性别研究学系的专任教授,其名字和简历也列在社会学系的教师名列中,她所教授的同一门课程有妇女学系和社会学系两个系的课程代码,互相打通。而妇女学系和社会学系,以及还有数个文科院系所在的办公和教学楼名为Founders,其中的教室也是打通使用。如果一定要说各系(专业)的独立空间,恐怕就是各自的系办公室,和各个老师的办公室。
女性与性别研究学系的专任教授罗斯安娜·赫兹(Rosanna Hertz)
根据韦尔斯利学院官网对学生完成主修专业、获得学士学位的要求规定如下:[2]
每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候选人都必须完成32个学分、平均成绩在C或以上。获得学位的正常周期是8个学期,平均每学期为4门课。一年级学生被鼓励每学期最多选4门课,但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选修5门。所有学生必须至少修3门课。这些规定的例外需要获得学术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所有课程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入门课程编号为100-199(一级);中级课程为200-299(二级);高级课程为300-399 (三级)。每个学生的课程方案中必须至少包括4门三级课程学分,其中至少多少门属于本人申请的专业各个专业规定不同。后两年学习中,至少要有两门三级课程学分。专业主修要求因系科或项目而异。学生需参阅部门或项目清单,以了解具体的专业要求。
为了确保每位学生广泛接触文理基础课程,避免过早专业化,在毕业所需的32个学分中,必须在任何一个特定系之外修满18个学分。在完成学位的最后四个学期中,连续两个学期必须在韦尔斯利进行正常课程学习。
此外,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体育课程的要求,没有学分。
在上述规定中不难发现,在韦尔斯利完成本科学业涵盖了“专”和“广”两个取向的要求,纵向上限定高级专业类课程的数量和时限,横向上确保尽可能广泛地接触学校所有的系科和课程门类。文理学院的初衷就是对甫入大学的年轻人不做专业和职业发展上的设限,随着学生学识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逐渐确定人生的规划图景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方向。
本科生的荣誉学位制度
本科生的荣誉学位制度也是美国大学极有特色的一项制度,获得荣誉学位的本科生被认为在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上表现突出,优质大学颁发的本科荣誉学位甚至可以达到硕士毕业生的水平,有能力直接申请博士学位项目。在韦尔斯利,各个系或项目的荣誉学位要求包括写一篇荣誉学位论文,并顺利通过论文委员会的答辩。
韦尔斯利学位制度表明,学院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在建立了广泛的知识基础的同时,也具备能力和激情追寻令人向往和钦佩的成就。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韦尔斯利教育受到研究生院和人才资源市场(雇主)高度赞赏的原因。为了加深对这样一种专业模式和培养过程从目标到实现关联性的了解,接下来以笔者访问研究所在的女性与性别研究系为案例,立足于该系所设立的本科女性学(研究)专业,加以详细解读。
韦尔斯利著名的女性学专业
在来到韦尔斯利之前,作为一名女性和性别研究人员,我对其女性与性别研究系和女性学专业有诸多自带光环的想象——教育的对象是女生,教育的成果是出色的女性,在美国女权运动历史上多次扮演先锋角色,这个系和这个专业蕴含着多么深厚的荣耀和骄傲!不过随着在韦尔斯利体验的深入和丰富,这层不无刻板印象的光环逐渐褪去。韦尔斯利的女性学专业,确实既有美国女性学研究和韦尔斯利本科教育架构的整体共性,也不乏该系建立37年来所形成的个性,但它的性别视角力量并非是专业学科强化专业色彩地运转,而恰恰是“去性别化”后的博大格局,是建立在一个不囿于性别属性壁垒下的学科模式。举例来说,国内目前的女子学院或女性学专业,表述其存在价值的专业特色时,出于符合女性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的目标,往往会彰显机构的性别属性,如提出“探索女性成长成才规律、践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服务妇女全面发展”这样的主张[3],并在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上体现“女性化”特质。但这样一种基于性别差异的认知在美国的性别研究领域已经过时,女性学和性别研究并不是加强女生性别意识的一种培养手段,而是对培养文理教育通识人才广泛的知识体系和纵深的认知能力的途径之一。只不过恰好,韦尔斯利课堂里都是女生而已。
性别研究课上讨论米歇尔奥巴马的新书,上了波士顿本地新闻
A:韦尔斯利女性学专业的概貌与现状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女性学(Women’s Studies)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高等院校,它的形成和建立与20世纪60年代中期爆发的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紧密关联——在声势浩大的妇女运动的“洗礼”下,女性们认识到,第一,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领域受歧视等现象不仅需要通过女权运动等政治斗争去改变,更需要从学理层面研究和阐释;第二,女性问题根深蒂固,不可能一时半会得到解决,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需要几代人的长期努力和斗争才可能最终实现。正是出于女性主义理论探索和下一代接班人培养这两方面之需求,女性学才在妇女活动家的积极争取下进入大学这一长期以来为男性占据的“象牙塔”。[4]
1969年,康奈尔大学率先把女性学作为学分课程开设,1970年,圣迭戈州立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相继跟进。韦尔斯利学院的女性学专业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大领先,成立于1982年,致力于在种族,阶级,性别,性别和差异的交叉点进行教学。
今天的女性学在美国高校中既受学生欢迎、也是学术界有较高声誉的“显学”,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科目种类齐全、学科边界扩展的跨学科领域。高等教育体系普遍认为,女性学的文化相关性和影响力既是必不可少的,也有着广泛的适用性和高度的市场价值。获得一个女性学的学士学位,受教育者不仅必须掌握批判性思维和研究技能,也全面开发了领导能力、出众的沟通能力和对多样性的深入理解,这些素质对职场竞争力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数据,自1990年以来,美国女性和性别研究学位的数量已经增加了300%以上,到2015年,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000个。[5]根据USADATA统计,主修性别研究的学生平均工资为73,849美元,最常见的职业是中学教师、中小学教师、律师、法官、地方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员;在性别研究专业的5个常见职位中,薪酬最高的职业是公共关系专家,年薪甚至高达324,298美元。[6]
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指导的机构COLLEGE CHOICE根据“全美世界新闻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和“全国教育统计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提供的信息和数据,统计出2016年全美50个最佳妇女学专业,这些专业向学生介绍性别议题的文化,政治和历史因素,并要求学生作出批判性,交叉性和跨国性的影响;许多课程还对种族,阶级,性与种族划分等各方面的关系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在更广泛的性别领域开展调查和形成个人独特的关注重点。韦尔斯利在这50所院大学中排名第9位,对其的介绍是:
韦尔斯利学院在其大部分历史上一直处于女性平等,代表权和权利的最前沿。它是韦尔斯利妇女中心(WCW)的发源地,该中心是美国最大的以性别为重点的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全国妇女研究委员会的成员。女性和性别研究专业进一步巩固了学院在所有交叉学科对性别进行批判性文化分析的基础。该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一系列领域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政治游说,新闻工作,公共卫生,电影制作,非政府组织工作,出版,护理等等。[7]
这份名单上女性学专业位列前10名的大学中,除了哈佛、耶鲁和范德堡,其他都为文理学院。由此亦可判断,与其说韦尔斯利女性学专业的特点在于其女校环境,倒不如说是文理学院共性的反映。
B: 韦尔斯利女性学专业的成就和影响
从1982年女性和性别研究系创立时候就在这里执教的苏珊·雷弗比(Susan Reverby)教授刚刚于2017年选择自愿退休,她见证了这个专业在韦尔斯利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早期的妇女研究课程侧重于妇女在经济和政治制度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妇女在历史、文学和平等运动中的作用;1980年代,课程强调于女性的跨文化视角以及人类如何认识性别;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女性和性别研究课程成为了包括种族、女性主义思想和女性社会化的议题。雷弗比教授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学的课程和重点不仅在变得更为全球化,并且也能过开展起“更为流畅的性别分析”。今天的专业教育,更擅长帮助学生理解所有不同形式的交叉经验,而较少关注社会建设,却吸引了越来越多“对世界有不同的想法”、并认识到主张女性和被剥夺者权利的重要意义的学生。
雷弗比教授于1982年开始教授女性和性别研究时,即使是在韦尔斯利也远远不及今天的学术氛围。为了让这门学科得到认真对待,她必须向其他学科的教师证明自己,其中不乏一些教师认为她的班级更类似于“女性健康中心”而不是智力场所。“首先要证明我们的学院需要女性和性别研究,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她说,“但几年后,我们已经能够证明这是一个学术项目——现在是一个系——将性别视为理解世界的镜头。”关于女性的研究和学习,是一个对于大学来说非常重要的知识领域,许多学生孤立地成长起来的,他(她)们通常都是靠个人的经历来庇护自己。但是,从女性学的视角研究社会时,学生能够睁开眼睛去体验其他人的经历,这有助于拓宽世界观和理解力。“我认为女性学的研究既是智力上的,也是情感上的,并且扩大了人们思考和接受材料的方式。这些东西是关于你和你生活的世界的,所以它给了你一种思考性别如何影响所有重要事情的方法。我认为学生们在参加这些课程后会变得更加开放,他(她)们并不害怕正在讨论的内容。”
在女性和性别研究系的官网上,罗列出了过去学生对她们在这个专业上所学所获的描述:
“对我来说,这门课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学会质疑我经常做的假设。我还了解到,要想最准确地理解一种情况,你必须设法通过受影响的人的观点来看待这件事,并试着抛下你自己的准则和价值观。”
“在女性和性别研究中,我学会了质疑世界的性别结构。我了解到,女人和男人都有自己的具体问题,取决于他们住在哪里,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别人如何看待他们等等。”
“一种文化中的规范可能不是另一种文化中的规范,因为我们是女性并不意味着我们都是一样的!”
“我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女性的权利。”
“女性与性别研究的重点在于打破大多数社会普遍存在的二元体系,尤其强调性别刻板印象以及如何看待它们。”
“你研究政治局势如何影响女性和人们对女性的看法,历史如何影响对待女性的观点,国籍如何影响对待女性观点的。”
“你了解了历史和世界各地女性的斗争和成就。”
“女性和性别研究考察了塑造社会观点的制度......女性研究着眼于女性主义和其他影响女性的社会变化。”
“对我而言,女性与性别研究为从各种角度探索复杂的社会现实提供了一个场所,这些现实促使人们重视女子学院可以提供的环境。系里汇集了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物理学科背景的学生,在韦尔斯利创造了一个不同于其他任何教室的动态课堂。女性就业,医疗保健和社会角色的问题从这些不同学科提供的角度去考虑。在许多方面,女性学专业将文理教育理念囊括其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课堂环境,让我们可以批判性地分析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在真正的文理教育方式中,女性研究是以尊重在学科交叉处产生的重要知识为目的的。”
而专业给学生的职业发展建议则包括了:出版/编辑、政治游说、海军服务、公共关系、电影制作、心理医生、神学院、医学、法律和社会工作、商业、销售/零售、照料/看护、技术性写作、新闻传媒、教育行政、投资银行、药物滥用咨询、游艇俱乐部主任、软件工程、公共卫生/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政治、妇女研究的研究生院、咨询行业、国际非政府组织等等。显然,女性学专业对学生思维和视角培养和着眼现实问题的能力训练,为学生的职业空间提供了宽广的可能性。
C:韦尔斯利女性学专业的发展趋向
过去十多年,女性学专业的主修人数持续增加,对女性学系的课程需求也在上升之中。目前全校主修女性学专业的学生人数为45名,辅修19名,辅修该系延伸专业“健康与社会”的学生有26名,修读总人数达到90人。在韦尔斯利2300本科生总规模和50多个系科的背景下,显然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本系老师认为,与美国社会近年来的变化和动态相关,尤其是2016年韦尔斯利校友希拉里·克林顿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总总统候选人却又落选的国家性事件有关,学生们比以往更渴望学习女性和性别研究的工具,分析和理解当代社会性别政治、代表性和职场中的权力关系态势。
通过大量的教学活动和课堂之外的各方面努力,妇女学专业一直积极地回应学生地要求和需求,即使不是本专业主修或辅修的修读学生,只要对妇女学相关领域有个人或研究方面的兴趣,该系老师也乐于给予指导帮助。本专业持续创新课程设计,包括与其他系的老师合作授课,设计推出第一学年的研讨课,甚至通过与有着成功经验的校级暑期活动“女性领导力项目”合作开出的暑期课程等。而为了坚定地保持满足学生需求和兴趣的专业培养目标,女性学专业更为强调提供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学习资源,近年来尤其以女性主义科学研究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在已有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专家的基础上,女性学专业对生机勃勃的科学和技术领域中相关交叉学科的生成和人才正表现出莫大的兴趣,未来希望从跨学科的视角建立女性和性别研究框架下的STEM主修及辅修专业,开设出诸如“女性主义科学技术研究”、“科学、技术和身体”、“去殖民化、女权运动和科学研究”、“去殖民化、本土化和黑人女性主义视角”、“残障研究”、“女性主义技术性科学”、“女性主义和酷儿机器人”、“后殖民化女性主义科学研究”、“批评性动物研究”等课程。女性学专业希望通过这些着眼于科技发展前沿的交叉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发展跨学科和前瞻性的专业视域,以不断更新的交叉学科方法建立起自己的专业性、学科性知识结构,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学识维度和职场竞争能力。
作者蒋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学系副教授,2017到2018年在韦尔斯利访学一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领导力。作为一名女性和性别研究者,在来韦尔斯利之前,她对韦尔斯利女性与性别研究有诸多自带光环的想象——教育的对象是女生,教育的成果是出色的女性,在美国女权运动史上多次扮演先锋角色,这个专业蕴含着多么深厚的荣耀和骄傲!不过随着在韦尔斯利体验的深入和丰富,这层不无刻板印象的光环逐渐褪去。她发现,韦尔斯利的女性学专业,其性别视角力量并非是强化性别色彩的运转,而恰恰是“去性别化”后的博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