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301286

300多人被哈佛录取了不去读?他们为什么拒绝常青藤名校

个人微信二维码

1   “对名牌大学说不”

每年3月底是美国高校最终发出常规录取通知的时候(每年12月份发出少数提前录取通知),各校录取人数这时基本确定。根据部分公开的资料,哈佛大学今年发出1950份录取通知书,预期入学人数是1600多,因为去年录取新生2024名,实际入学1653名。这就是说今年大约有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的被哈佛录取的学生很可能选择不去。

相比其他常青藤学校和著名学府,这个根据历史经验为哈佛得出的测算比例是最低的。普林斯顿大学今年录取人数是1895,估计实际入学人数1300左右,因为该校2018年录取了1941名,当时估算入学人数是1296名,实际入学是1346名。耶鲁大学今年录取了2178名,估计有1700多会入学。哥伦比亚大学去年录取了2214名,实际入学不到1400人。今年它录取了2190名,估计实际入学人数和去年也差不多。康奈尔大学(虽然它收取纽约州政府一定资助,但算在私立常青藤校里)录取人数最多,达5183名,估计会有3100—3200左右入学。

总的来说,精英学校中排名越往后的,录取人数和实际入学人数的差异就越大。藤校中差距最小的是哈佛大学,大概有百分之十几没来入学。差距最大的是达特茅斯学院,几乎有一半。根据这个数据,每所常青藤学校录取的新生中,平均起码有五分之一不来入学,这个估计应该还是比较保守的。

常青藤名校以外的著名私立高校也是同样的情形。《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在评估美国高校问题上很有影响,根据它的一份题为“入学率最高的大学”统计材料,2017年,在录取和入学人数的对比上,斯坦福大学是2085:1703;麻省理工学院是1452:1097;有“候补常青藤”之称的西北大学是3442:1903,圣母大学是3702:2051。这份材料还显示同年度这个比例在常青藤学校中,哈佛是2037:1687,耶鲁是2277:1579;普林斯顿是1911:1306,宾夕法尼亚大学是3757:2466。

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特色之一是除了综合性大学,还有数量极大的私立文理学院。它们重本科生的“教”而非研究生的“研”(虽然多数教师的研究成果不亚于研究型大学的同僚),注重年轻学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所以研究生项目极少,其本科教育水平和常青藤高校不相上下,入学门槛差不多高。这些学校的录取率和入学率同样差别很大。文理学院排名第一的威廉姆斯学院提供的材料显示,2016年录取人数是1196,入学人数是545,2017年是1196和551, 2018年是1240和533。排名第二的安姆赫斯特学院数据显示,2017年,入学的学生占被录取的百分之三十九,人数是471,这个数据看上去和威廉姆斯学院差不多。

私立名校录取和入学率相差如此之大,好的公立大学也是这样,甚至更大,因为它们招生数量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全美研究型大学中排在前二十多名,仅次于伯克利分校,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录取和入学人数之比是17474和6545,2017年是16455和6038,2018年是15970和6240,入学人数都不超过录取人数的百分之四十。伯克利大学估计也差不多。美国国父杰佛逊创立的弗吉尼亚大学也在名校中排在前二十多名,它2018年的录取人数是9850,入学人数是3725。

像其他国家的名校一样,美国名校的门槛当然很高,而且由于吸收了很多国际学生(一般都占录取率的12%左右)而竞争特别激烈。2017年八所藤校加上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总共有近35万人报名,最终录取了两万六千多人,平均录取率是百分之七点几,哈佛大学最低,是百分之五点几。当然,报考这些学校的35万多学生多半已经是同届考生中的佼佼者了。这些名校的录取率之低,并不让人意外,但它们的录取率和入学率之差似乎并不广为人知。

2   “说不”的学生去哪里了?

那么,这么多对名牌大学说不的美国学生去了哪里呢?他们中又为什么有人连哈佛和普林斯顿这样的学校都不去呢?可以说,美国高校的录取率比实际入学率高出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和为不同的考生提供的多种方案,显示录取过程是双向选择,确保考生对于自己最终去什么样的学校、学什么样的专业、甚至生活在什么样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拥有相当的自主选择空间。

首先,这个考上名校却不去的情况是名校之间竞争好学生的结果。一个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很多私立大学、私立学院和公立大学,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其他表现,把所有这些学校基本分为尽量争取的、把握比较大的和保底的三类。当收到录取通知后,原来未定的因素都已经清楚了,学生和家长会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根据各自情况进一步比较各校的条件,包括经济负担、专业偏好、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等等。没有一个学校会满足所有的条件,但在同一个层次的学校里,学生最终只能选择一个。如果一个选择去某个藤校的学生同时被四所藤校加上两所文理学院录取,那三所藤校和两个文理学院就会增加一个录取了但不入学的考生,那些录取了这个学生的公立学校也是如此。如果排名稍后的藤校或者文理学院给某些被哈佛或者普林斯顿录取的学生较多的经济资助,这些学生中的某些也有可能取前者而弃后者。这样的情况同样发生在被好的公立大学录取的考生中。

这方面一个比较突出的事例是2015年,田纳西州考生罗纳德·尼尔森(非裔)被所有八个藤校录取,此外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纽约大学也录取了他。他SAT、ACT考分和平时成绩都接近满分,选了16门大学先修课程,社会活动丰富,体育也出色。但这些学校都只提供他部分经济资助。比邻田纳西州的阿拉巴马大学根据他的情况,给予他几乎全部资助(作为外州学生的学杂费和生活费),还有假期海外课程费用,并安排他进入“荣誉课程”,即跟从某些教授学习高级课程。尼尔森最终决定放弃一个“好名声”和竞争性更强的学习环境,去阿拉巴马大学,这样经济上实惠,也不会太耽误自己的学业。

3   名校的学费是个门槛

由尼尔森的案例就引出另外一个很常见的被名校录取后不去的情况:学生负担不起名校的费用(学杂费和生活费加在一起,现在一般都是5万美元是底线,高的可以到8万,相当于一个收入不算低的中产阶级人士的税后年工资)。很多学生虽然申请了,但寄希望于较大比例的资助,如果资助不够,就只能放弃,降低所去学校的“档次”。如果家庭收入低于某个标准,学生往往倒可以免除全部学费进入名校,甚至还可以得到生活补助,就连几十美金的申请费都可以豁免(这个豁免申请费的规定适用于所有低收入家庭的考生)。麻烦的就是中产阶级家庭。尼尔森的家庭就是如此,他父亲是联邦航空管理局的工程师,母亲是联邦快递的管理人员,他们得不到多少资助,高额学费就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相对来说,美国人的生活态度注重自我和当下,要家长节衣缩食供子女读书不是美国国情。美国甚至有很多家长非常富有,但不愿意替子女承担学费(或者全部学费),让他们自己去贷款。

有些考生自己觉得上了藤校或其他私立学校,毕业以后还贷款的压力实在太大,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转而去上好一点的公立大学,尤其是本州的州立大学,可以享受本州居民的优惠,学费大大低于名校(一般都只有几千到一万多美元)。有些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去藤校要付学费,他们所在的州立大学或者其他学校根据情况会提供学费甚至生活费的全额资助,而美国大多数州的州立大学毕竟都是研究型学校,在那里读完本科再去名校上研究班也是一个选择。

当然,如果去上外州好的州立大学,尤其是加州的和弗吉尼亚这样的,没有居民优惠,学费虽然低于藤校,但也非常可观。这也是加州大学和弗吉尼亚大学录取率和入学率之间差异的原因之一。即使如此,学费贷款也仍然是很多美国人(主要是那些父母收入低或者父母不愿意出学费的人)的负担,三四十岁的人身上还有学费贷款没还清的并不很罕见,其原因很可能不是真的还不起,而是他们宁愿多付一点利息,慢慢还,不因此影响生活消费。也有人寄希望于政府出台新的福利政策来帮他们还,这方面的议论一直都有。

所以,有这么多考生被藤校和其他名校录取后却不去,这个现象如果从消极的一面来解读,那就是以美国高等教育之发达,似乎不应该学费仍然如此高昂。高学费看上去是对富人有利,事实也确实如此。两个学生同样的成绩,都被藤校录取,一个富人家庭一个中产家庭,后者不去的可能性更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社会的阶级固化。如果从积极面来解读,尤其是把它放在美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来看,而不是只看少数精英学校,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内容更加丰富、用意更令人思考、也有利于解消阶级固化的方面。

4    双向选择过程

高校招生之所以重要,无非就是因为从个人来说,它是表现和塑造自我的第一次或许也是最重要的机会;从社会方面来说,它的重要性在于是否能给予个人充分的选择权利,尽量让最终的结果符合多数考生的自身条件,避免一考一录就定终身的弊端。美国高校招生先看全国统一的“高考”成绩,可以是SAT也可以是ACT,学生在一年时间里可以考多次,选择最好的分数(所以美国基本看不到为了再考一次而复读的情况)。其次看高中数年在校平均成绩,即GPA。再看其他方面,例如社会活动(社区和志愿服务)、选修多少大学下放课程、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和学生组织等等,还有推荐信。

此外,考生递交给各校的申请材料中要包括一篇作文,可以在指定的七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内容是从不同角度对成长过程中的自我的介绍,但必须是分析性的,不是把成绩单和其他材料中反映的自我再概括或者描绘一番。一个考生的其他条件可能和众多考生类似,但这篇作文可以让招生人员看到一个各种数据以外活生生的形象、个性、内心世界和潜在的发展。所以,能否写出一篇高分作文( winning essay )在名校审核过程中常常最后决定了录取与否。

如果说申请和录取过程是高校的买方市场,学生必须充分展现自己,争取进入自己想去的学校的话,那么到了接受和回复阶段买方和卖方市场就倒了过来,主动权更多在被录取的学生手上。各个学校必须充分展现自己提供给录取生的条件,从程度不等的经济资助到学术和教育条件,还有校园文化和环境,就业前景等等。学校的愿望是尽量争取好学生,保证基本的入学率。这个过程其实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以前也开始了。

美国高校在春季和暑假期间都会向“意中人”寄出本校介绍材料,发出访问学校、实地勘察的邀请。这些“意中人”可能是那些SAT和ACT考分满足本校条件的学生,也可能就是本州应届高中生,州立大学希望他们立足本州。各个学校会专门确定日期,设立项目,指定专人接待来访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一般来说,美国家长都会把带子女参观大学作为一项重要的家庭活动,带着孩子出远门到外州看学校的非常普遍。对于学校来说,这其实就有点像学生自我介绍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和家长在介绍材料和各种数据中实地感受这些学校的真貌。

可以看到,整个报考、录取和回复的过程纯粹是考生和高校二者的互动,是市场上买方和卖方的博弈,各自寻求自身最大利益,不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各个州的教育部门除了向双方介绍一些对方的大数据外,基本只是事后统计录取情况。所以,行政权力在这个过程中是缺位的,它的缺位并没有引起招生过程的混乱失序。美国的实践说明,高校招生市场有它自身的规律,买卖双方最终都会基本服从这个规律下的规则。

更重要的是,从自由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个过程,它的好处无非就是在一个事关塑造人生的重要关头,美国的这套制度能够——虽然只是相对而言——让个人有充分的表现自己和选择未来的机会,就像一个商品在既有自由又有规范的市场上经过展示和比较,它的价值基本反映在相应的价格上,不会因为计划和其他因素的干预而受到扭曲。高校招生确实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社会工程,没有一个社会能做到让每一个考生都满意。美国制度的长处是从各个方面尽量让个人可控的因素发挥出来,而不是压抑和限制它们,去强化那些制度性的、垄断性的、对于个人来说完全不可控的和难以预知的因素。整个制度的设计做到了尽可能站在考生的角度,让考生有充分的选择和自主权,体会到作为考生的尊严,感受到对自己命运的起码的掌控能力。在这个制度下,招生过程的管理和操作无论多么复杂,都必须服从于考生的需要,而不是倒过来,用限制考生的选择权利去保障招生管理部门的井然有序。

5   舞弊案多半发生在特招生范围

最后要说的是,美国名校招生当然也有问题,例如高学费对富人有利,还有最近揭露的舞弊案。但高学费的问题特别发生在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基本靠自己,所以学费当然高于政府拨款、依靠税收人的公立大学。如果上不起私立大学和学院,可以退而求其次上本州州立大学,享受居民优惠。至于舞弊案,那多半发生在特招生范围,本来就有很多灰色地带和空子可钻。人性如此,并不说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整体有很大毛病。

值得一提的是,至少从大数据来看,美国名校虽然有学费昂贵的名声,实际上对弱势群体是非常照顾的,贯彻政治正确很积极。从录取分数来看,各大名校都大约有25%的被录取学生的SAT成绩低于1500(总分1600),而75%的学生中应该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左右是高于1550分的。这个25%是刻意维持的,它的对象多半是弱势群体(或者特招)的考生,占用的是很多考分很高的学生的录取机会。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说,平均下来,每个名校都有10%(12%以上不少见)以上录取的是家庭中第一代大学生,这些学生家庭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可想而知在总体上肯定是不高的,他们当中享受资助的比例也一定不低。从族群的角度,被认为是少数和弱势的非裔和其他族群录取的比例也尽量向他们在人口中的比例看齐,唯一例外是亚裔,他们的比例一般要超过他们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看一下名校学生的集体照,其向文化和族群多元的方向倾斜是非常明显的。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