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名校录取为何如此错综复杂?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是去了解藤校的发家史。
让我们回到美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段时间:The Giided Age, 即美国镀金年代,也就是1870年到1900年左右的30年。这个时间段, 属于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那个年代,常春藤盟校并非一直以来就是富家子弟全国性学府。
在美国南北战争之前,常春藤联盟是规模较小,区域性质较浓的学校。在就读的学生中,有少部分人的确是绅士的儿子或者他们本身就是新的一代绅士,但是很多富家子弟并不会考虑这些学校。在当时那个年代,美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整个国家的经济由几大块区域性经济组成,因此富家子弟的人数也是有限的。
在南北战争结束之后,格局慢慢开始改变。工业化爆炸式的发展产生了新的财富以及财团控制的政府。铁路系统把分割的区域联成了整体的网络,区域经济转变成国家经济。
原有的地方性精英开始意识到成为全国性的精英,并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阶级地位。新贵需要的是通过交际让自己成为被众人接受的贵族;与此同时,面对来自南欧和东欧而来的汹涌移民浪潮,他们大部分都是天主教徒和犹太人,所有的富贵为了竭力保护自己的社会阶层上演了上层社会反犹太教和反天主教的运动。
Groton School
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阶层是WASPs,新教徒的盎格鲁撒克逊裔美国人。既有讽刺又有矛盾的现象是“盎格鲁撒克逊”本来代表的就是美国为了追求平等而反对的英国的贵族阶级,但他们自己却又成为了美国贵族,打压其他阶层。
WASP贵族为了巩固自己的阶层创建了样式丰富的学府和机构。到了1880年,私密的会所,如BarHarbor 和 Newport 已经建立起来;第一家乡村俱乐部于1882年成立。GrotonSchool-格罗顿学校是第一所模仿英国贵族学校于1884年建立的。
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贵族们开始逃离大都市,往乡下搬迁。全国性的乡村学校的创建也拉开了序幕,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各地都有以地方名字命名的XX Country Day School,即某某乡村学校。熟悉美高的读者都应该知道,这些学校的质量至今普遍都非常不错。
普林斯顿大学
在这些贵族组织建立的同时,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各自也开始招兵买马,书写自己的历史。
这类精英学校笼络贵族阶层,为富裕家庭的年轻男士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平台,方便了他们跟来自全国各地类似背景的家庭搭建人脉,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并相互认可他们在社会顶层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当这些大学开始招收女生的时候,大部分女生都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平台找到自己将来可以相伴终生的伴侣。
与此同时,大学为了吸引新贵,开始着手弱化“书呆子”的形象,大力鼓励课外活动。而其中体育类,尤其是最能够显示“男子汉”形象的美式橄榄球,也就是在这个期间发明并延续到现在。这一手段的效果极其不错,大学普遍都成功扩招:哈佛从1860年代一年招收100学生扩展到1904年每年600学生。
学术被抛到了窗外。派对,恶作剧,天生高人一等排他风气开始占据学校的主流生活和社交圈。哈耶普这三驾马车,也就是在19世纪的80年代奠定了他们龙头老大的地位,为其他学校设立了风向标。
哥伦比亚大学
没过多久,问题出现了。虽然这些大学录取是根据入学考试成绩而定,但是有些科目,如希腊语和拉丁语,当时的公立高中根本就不提供,因此美国的大部分高中毕业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申请这些大学,但是来自“对口学校”的学生,不管他们成绩有多糟糕,还是能有机会被录取。
比如说格罗顿学校从1906年到1932年期间有405位高中毕业生申请哈佛,402位被录。这种录取方式保证了学校与社会上层的关系,但是学术标准直线下降。应对这种变化,这三所高校有所行动。到了1916年,取消了古典语言作为大学入学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公立高中的申请人数井喷式增长,其中来自大城市的公立高中的毕业生很多是犹太人,纽约市的哥伦比亚大学被犹太人开始占领。
目睹哥伦比亚大学的前车之鉴,哈耶普就想尽办法不重滔覆辙。为了阻挡犹太申请者,一系列新的入学要求开始实施:老师推荐信,校友面试,对运动员或者有“领导”特质学生的偏好,给校友的子女加分,强调家庭背景,减弱纯粹学术能力的价值。
宁愿录取来自中西部新教背景“懒惰”的家庭,也不要录取来自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勤奋的草根”。很多时候依赖于申请者的名字是无法辨别学生的身份,因此普林斯顿大学开始要求申请者提供照片,表面上是为了考核所谓的“个人素养”,包括申请者的举止和形象等等。
在这个新的时代,如何判断个人素养呢?则由主观的审核来判断并维持,从此美国大学的招生办公室也因此而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