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美国大学的普通录取阶段(RD)与提前录取阶段(ED,EA)相比在程序内容上大同小异,最主要的不同是在普通录取阶段考生可以递交申请的大学数量没有什么硬性限制(Common App 限制考生最多申请二十所大学,但是考生仍然可以用各大学自己的申请表来申请更多大学)。与中国全国统一的高考不同,每所美国大学都是以自己的标准独立招生,绝大多数情况下互不干涉。因此考生的每份大学申请都相当于一次独立的高考。
不过在美国只要学生愿意上大学就肯定有大学可上(当地社区大学学费低廉并且根本不需要申请)。美国拥有的几千所大学数量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滥竽充数门可罗雀唯恐考生不来申请的东郭先生,并不需考生多劳。考生费力申请大学录取的原因不是因为害怕无学可上,而是因为想考上心仪的高质量大学。其实也就有最好的一两百所优秀大学需要考生努力竞争。然而要拿到最优秀学府的入场卷却非常不容易。幸好即使考生被某所大学拒绝,结果也不会影响任何其他大学的录取决定。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个考生都可以用增加申请优秀大学的数量来增加被独立考量的机会。近年来美国大学申请改为网上操作并且不断简化统一,促使考生在普通录取阶段申请的大学数量一路飙升,从多年前的七到八所,到现在的十五六所,有些考生更是广种薄收,同时申请二三十所大学。
然而盲目地毯式轰炸的办法除了多交申请费之外并不见得会取得更好申学效果。因为优秀的美国大学其生活环境教育理念各不相同,所期望的新生群体特点也大不相同,有些像广东饭馆和四川餐厅各自招募厨师。绝大多数考生不会真的有二三十所喜欢的大学,更不可能有如此多合适的大学,完全没有必要去浪费精力申请一些自己根本不想去的学校。事实上,由于每一个考生精力有限,申请大学过多必然造成申请材料粗制滥造,很可能反而降低自己的竞争实力。
那么普通录取阶段应当申请多少大学比较合理呢?这主要取决于考生自身的实力特质兴趣以及精力和时间的支出能力。要想比较满意地了解一所大学,除了阅览大学网站上的如山资讯以及各种独立网站上的学生家长评论,考生还常常需要动身亲自访问大学进行实地考察。多数优秀大学都要求考生在Common App文书之外再另写一到数封文书或回答与本大学有关的问题。然而考生毕竟大多还在高中努力攻读,并不能全职对付大学申请。一般来说要做好高质量申请,八到十所大学就已经比较吃力,十几所大学更是考生力所能及的上限了。
然而对考生最重要的还是如何选取对自己比较合适的心仪大学。虽然所有的名校都可以提供非常优秀的教育,但是不同名校之间在坐落地点(市内,郊区,农村),有无校园,学生人数,专业设置,校友分布,校园文化,和学生群体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独特之处,必须静下心来一一考虑。考生将在大学里建立一生中最重要的朋友圈,也很可能遇到相伴一生的伴侣,因此一所大学的学生群体是否与考生的性格志向相配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考生访问大学时要注意观察校园里来往的学生,并且到大学食堂和学生中心去体验一下,看看周围的学生是不是考生喜欢为伍相伴的人群。毕竟考生将要在一所大学里生活至少四年,因此大学的吃住生活设施及周边社区环境非常重要。
很多考生在高中时期已经拥有很明确的专业志向,很可能倾向于报考在其专业方向上单项拔尖的大学。然而无论在高中时期的专业志向如何坚定,在大学期间决定改换专业的学生仍然不计其数。因此,比较好的选择应该是报考一所在专业方向上很强,但是其他专业方向也不弱的大学。
著名的投资大神巴菲特曾经说,他的投资秘诀是把所有的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一天到晚仔仔细细地呵护。凡人无此神通,只好把几只蛋分散多放几个篮子,以免不幸落得全军覆没。不管考生有多强的实力,申请名校也仍然有如足球比赛,是个几分人力几分天命的过程。虽然比盲目抽签靠谱得多,但是考生被具体哪所大学录取的确具有相当的随机成分。正因为如此,每年都有超级学霸被众名校拒之门外的事例。对付这种不确定性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上中下三类大学同时申请:
保底(safe school):考生对申请这类大学有十足把握。由于私立大学或明或暗运用很多软指标筛选录取学生,因此私立大学并不能安心用做保底学校。另外私立大学的学费比州立大学贵很多,是否值得作为保底大学去读很成问题。但是州立大学(尤其是本州州立大学)几乎完全以考生成绩论英雄,没有多少捉摸不定的软标尺,即使有特殊规定其透明度也比较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GPA以及标准考试(SAT,ACT)成绩衡量录取机会,有相当的把握。因此如有可能,考生应该挑选一到两所自己可以接受并且非常有把握的州立大学作为保底学校。
由于胜卷在握,考生完全没有必要过多报考保底学校,更不应报考自己根本不想去读的保底大学。需要注意的是州立大学内部各学院的招生标准相差甚远,一些热门学院,专业,或荣誉学院的录取竞争非常激烈,不见得是能够保底的地方。州立大学近年风行的荣誉学院(honor college)其录取学生的考量方式与优秀私立大学更为接近。这种精英学院常常单独录取学生,需要与其所属州立大学分开考量。
目标(target school):这是考生最心仪并感觉有相当强竞争力的一组大学(包括某些大学的热门学院或专业以及荣誉学院),是考生尽心竭力争取录取成功的大学。最好的资源以及主要的时间精力都应当花在这几个大学的申请上面。考生要尽早和自己高中的康色拉(counselor)沟通,让康色拉和写推荐信的老师了解并重视自己主攻的这几个大学。如有可能考生应尽量亲自访问大学,比较自信的考生可以主动与招生官交流。文书要精心创作修改。为了降低风险,应考虑申请至少五所目标大学。如有精力时间也可以申请七八所。但是过多申请目标大学常常会导致申请材料水平下滑,所以考生一定要量力而行。
遥望(reach school):这是一组在社会上名声如雷贯耳并且竞争白热化的名校。考生心向往之但自忖实力不足,然而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很多时候考生报考此类大学更多的是为了照顾其在同学朋友中的面子。明知希望不大,考生如果有财力交付申请费并且有时间和精力递交高水平申请,不妨申请几所。但是绝对不要因为申请遥望大学而忽略了目标大学的申请质量。
有些考生自认为实力超强而把所有顶尖名校都作为目标大学对待。殊不知顶尖名校因为考生太多,哪种学生被录取的不确定性极高。这是有些超级学霸惨遭滑铁卢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一个上下平衡的报考大学阵容是考生普通录取阶段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真实的相对实力呢?
目前大多数高中都开通了一个免费的叫“naviance”的网站。这个网站存有本校学生过去几年的大学录取记录(匿名)以及他们的各项成绩指标。对照自己前辈同学的实力和录取情况,考生可以很快对号入座了解到自身的相对位置。
有高中孩子考美国大学的父母大概都知道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or US News for most people)。这家杂志的奇葩之处在于它既不是以新闻出众也不是因为报道有名,最为人瞩目的是每年一度的美国大学排名。多年来很多专家学者诟病这个大学排名的山寨之处,包括许多让统计师含羞忍辱的数据处理方式,但是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却仍然是对美国大学实力以及竞争强度的一个相对靠谱的一孔之见。虽然这个大学排名可以免费到该杂志网站上查找,但是要想得到更全面更可用的数据及各种比较软件,考生必须付年费建立一个叫做“Compass”的账号。好在年费不贵,大致是考一所大学申请费的一半,非常物有所值。考生可以有效地结合naviance上本校比较资讯以及US News大学排名来决定大学的相对报考难度。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报考大学实际上是一个双向选择过程。不但考生希望考入适合自己的学府,大学招生官也同样在处心积虑的挑选适合自己大学的学生。因此,选准合适的大学不仅仅会使考生在今后四年大学生活中如鱼得水,也会增加考生被大学录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