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是许多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选择合适而又喜爱的专业,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获得理想的工作职位,规划成功的人生,是所有年轻人的共同心愿。
进入11、12年级,家长和学生要开始着手选校、选科。许多人如愿以偿,选择合适的大学,喜爱的专业,并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也有不少学生选择了不适合或不喜欢的专业,给本应享有紧张有序、高效愉快的大学生活造成困难,以致学业赶不上,情绪压抑,生活不快乐;最终导致学业无法继续下去,不得不中途退学或转科,无登浪费时间、精力及金钱。
万锦于人村扶轮社负责人陈信浩表示:大学生活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申请大学时并不完全看分数,而是要参考学生的其他能力。尽早参加课外活动能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日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及专业,并顺利完成学业,成功就职。家长一定多与孩子沟通,并尽可能多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尽早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强加给孩子意愿,以免给孩子的人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高嘉璟今年6月从多伦多大学本科毕业,正在就读多伦多大学研究所生化博士。高嘉璟的父母一直希望她能读医科。刚好当时她有机会认识一位喜欢的导师,又在多伦多上大学,不用离家,于是选择了多伦多大学的医疗专业。
高嘉璟在大二时,选择了2项课外活动,有机会接触研究所的工作。结果,她发现研究所的工作很有意思,于是决定选择读生化博士。这样一来,她就有更多的选择,既可以选择留在研究所工作,也可以将来继续读医疗专业,还可以选择去美国继续深造。因此父母也很支持她的选择。
高嘉璟说:“读这个专业的人很少,但毕业以后就业不难。这个专业要求理科成绩好;如果数学,生物、化学成绩不够好的学生也希望向这方面发展,就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才行;否则还不如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文科或其他专业,免得浪费大学4年的时间和金钱。”
高嘉璟谈到:“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念数学、生物、工程之类的;如果他们不适合的话,最好不要去逼。我在多大看到很多学生念书念得很痛苦,从他们表情看起来令人心痛。因为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读理科,将来更好找工作。可是并不适合所有的人,有许多人最后念不下去。”她说在多大,每到大一转大二时就有很多学生转系。转系以后,情况就变好了,他们都能快乐、顺利的完成学业。
喜欢做 就会获得回报
正在念医科大学的陈逸梁计划将来做儿科医生,他说自己是真的喜欢医生行业。“可以在办公室接触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工作中每件事情都要按程序做,很有意思。我真正很享受我这个职业。”
陈逸梁选择医疗专业源自曾在儿童中心做义工。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很喜欢小孩。因此到高中时,他曾考虑做教师,这样可以跟孩子在一起。直到有一次去看医生,他发现小孩很喜欢儿科医生。“那时我发现自己真的很喜欢医生这个职业,特别是儿科医生。”他说。
他谈到,“医生这个行业工作量确实很大,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很多练习,很多的研究,很多需要学习的东西,在时间上花费很大,精力花费也很大。你可以没完没了的工作、工作。如果不善于调节,就会非常疲劳,很难受。”
“做医生必须非常集中和非常努力的学习和研究,还必须学会照顾自己,平衡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善于安排好时间;否则,就会有太多的压力,疾病就会找上门,会不快乐,生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了。所以,对我来说,与过去的朋友保持联系很重要;同时,也会参加一些运动,认识新朋友,寻找新的感兴趣的事,也跟同行交往。”
陈逸梁建议,想做医生的学生,应该先到医院或诊所去看看,了解医生到底是做什么。因为很多人都是凭主观认为医生应该是这样、那样,可能并不如此。尤其关键的是要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你喜欢做,你就会获得回报,如果不喜欢,只是白白耗费大量时间,换来的是不快乐。” 陈逸梁说。
做义工越早越好
刚刚硕士毕业,在Centennial college教数学的林淑敏(Mandy Lam)认为,中学生一定参加课外活动,做义工越早越好。
“其实读书和工作不是一回事。在参加课外活动、做义工的过程中,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做工是怎么回事。在做的过程中,和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之处,从而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她说。
林淑敏读中学时,父母希望她读药剂师专业,但她自己发现对这方面没兴趣。她曾在Children Centre做助教,结果发现对做老师很有兴趣。于是决定选择数学专业,计划将来做老师。 “以后我就思考,该学那些东西对我做教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