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火热的美国大学招生季,很多高中毕业生已经进入面试环节。不久前,美国纽约时报以独特视角,采访了一些大学在职招生官。
他们不仅是经验丰富、慧眼识才的“伯乐”,也是有曾帮自家孩子申请、亲身经历这一煎熬的家长。在伴随孩子经历曲折、体验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哪些独门秘笈,又会给出怎样的忠告、建议呢?
1. Clark Brigger(宾州州立大学本科招生办执行主任)
我会时常督促孩子们,“别等到最后一刻才提交你们的申请” 。
从战略上来看:有成千上万的学生在申请大学,招生官得读那么多的申请材料。如果你早一点提交申请,你的材料就会早一点被人看到,而那个时候审核你材料的人可能心情更轻松愉悦些。
另外,尽早准备好申请材料,能减轻高三学生的压力。我希望他们能兼顾学业和课外活动,我更希望我的孩子们在高中最后一年也能好好学习、好好参加课外活动、好好享受这段时光。
2. Doug Christiansen (范德堡大学教务处长兼招生办主任)
大学申请这个过程,给孩子们上了很重要的一课,让他们学会如何做出影响人生的重大抉择,以及应对随之而来的挫折。
作为家长,我们清楚地知道孩子们不可能被所有他们申请的学校录取。有些父母在看到一封拒信之后,就一直走不出来。因为他们已经被这间学校给气疯了,别的学校就算发来的是录取通知,他们也只有退而求其次的失望感。
父母们千万别这样。你们应该告诉孩子:“你多好啊,谁不录你是他的损失。现在想想看,我们该怎么继续前进?”
当你提前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即使结果令人失望,也不会遗憾。
3. Stephen Farmer(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务处副处长)
我儿子申请大学那会儿,他的文书我一个词也没看过。我觉得在申请文书的写作上,父母还是少掺和的好。
我建议,我的学生把他们的文书给自己的朋友看,问问朋友“你能在这篇文章中听到我的声音吗?你能一眼就从200篇文书中挑出我这篇吗?”
文书不一定要写什么改变人生的大事,或对自己来个深度剖析真情忏悔 。选小一点的话题,好好写,通常更能吸引招生官的眼球。
4. Youlonda Copeland-Morgan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副主任 )
社区服务一直是我们家庭教育的重点。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培养他们对社区的责任感:他们有责任让这个社区变得更好,他们也要学会回报社会。
我所做的是对他们加以引导,培养他们内心对社区服务的热爱。兴趣和热情很重要!如果孩子还太小不知道什么是他们热衷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当父母的应该在这方面多给孩子们一些指引。
我经常和我的儿子们探讨,如何利用各种机会来锻炼自己的领导力。这在大学申请中很关键。
我们会和儿子们说:“你认为你在哪一方面能给他人带来更多帮助?在你能发挥领导力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你喜欢做的?你已经加入教堂的青少年小组很长时间了,你觉得是不是可以做出一些改进?”
5. Stuart Schmill (麻省理工学院招生办主任)
Schmill先生提到,申请者不需要在所有领域都有所涉猎。所有顶尖大学都希望学生们能分清主次,先考虑“质”再考虑“量”。
父母别老想着把孩子们雕琢成一个个完美的申请者,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度。比如选课方面,我告诉我的学生和我自己的孩子,他们不需要上所有的有难度的课程,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Schmill先生给高中生选择课外活动的建议是:如果你的课外活动内容不能帮助你的大学申请,那么你还会继续做这件事吗?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你可能并不应该继续做这件事。
6. Laura Simmons(佐治亚理工学院本科招生助理主任)
作为招生官,我并不在乎学生们在暑假都参加过些什么活动,我在乎的是他们有没有在这些活动中得到成长。
我知道有些学生做了很复杂的研究,这很棒。我也见过有些学生,比如我的女儿,整个暑期都在泳池当救生员。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做救生员,他们都能从这些事情里面学到很多。
很多经验都能在学校的活动中获得。比如我的女儿对新闻通讯很感兴趣,她在学校里就常常练习写作,所以我们觉得她不需要在暑假再过多地做这件事了。
7. Gil Villanueva(里士满大学副主任)
在我儿子罗列准备申请学校的清单时,我会给他一张表格。他要在表格最上面一行,填写他感兴趣的学校校名,竖列则用来填写那所大学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我会要求他为每所学校记录下我所说的三个指标:1)保留率;2)毕业率;3)就业率。这三个指标,可以知道就读这所大学能不能有好的体验,读完之后能不能顺利就业。了解这三点,学生和家长应该就充分了解了这个学校。
这些招生官父母给出的建议中,其中有两点最基本的建议:
——高中不仅是通往大学的途径,也是实现成长、自我发现、学习和享受的时光;
——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就是最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