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12浏览43322166

女儿成功考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经验分享

个人微信二维码

今年5月15日是安省医学院的发榜日。女儿刚刚给我打来电话。她被录取了。有3所学校录取了她,多大医学院、皇后医学院和西安大略医学院。其它还有几所是进入候补(Waiting List)。等到通知书的Package收到以后要马上决定去哪个。

过去4年的努力终成正果。圆了她的医生梦。她4年的GPA 是3.97/4,MCAT 42S/45T。她的成功也告诉大家,新移民的孩子上医学院也是可能的。只要自己喜欢,努力了,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简单介绍背景:

女儿12岁随家里移民到多伦多。先入读北约克的 Woodbine JHS 8年级,后来搬家转到 Highland JHS 9年级。初中毕业升入 A.Y. Jackson SS。高中最后一年下学期进入安省科技学校 (Ontario since school 在安省科学中心,招生对象是12年级,每年上下两期每期只有一个班,22人,来自安省各地。有感兴趣的人可以搜寻一下,很锻炼孩子的 program。学校属 Don Mills SS 校辖管)。所以她参加了以上3个学校的高中毕业典礼。

高中毕业后她选了去西安大略读医科。选这个学校就是为了以后考医学院准备。当时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结果是象多大这样的学校不容易拿高分,如果能拿也要付出很多的经历。但是医学院不单看成绩,还要看很多诸如社会活动,领导能力,科研水平等等。这样权衡下来就很难有竞争力了。进入大学是医学科学系。第二年选专业进了病毒病理学。直到毕业。

在4年大学期间,她担任过学生会组织的主席;在中风与心脏病基金会作客串讲师;在两个名教授手下做实验室研究项目;假期在3个不同的医院做义工。等等。这些都是为进医学院做铺垫。各课成绩也基本上保持90分以上。大二后报考的MCAT(07)。大四开始报医学院(Oct.08)。之后是等待,面试(Feb-Mar 09),等待 … …。然后就是今天了。 其实她真是一个活泼、外向、大方而可爱的孩子。

跟她在一起绝不会看出她是GPA 3.97的样子。她爱玩,化妆,逛商店,给自己买一大堆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心血来潮会一次买近千元的化装品,然后回家就后悔,几天后又退一大部分。导致她的信用卡经常被我没收。她大一暑假做义工时在医院认识一个男孩,开始处男朋友。还向小孩一样办 Wanderland 的年票,和以前高中的好朋友们去疯狂。之所以她有竞争力,就是做事用心。她认准的事,会很专注去做。她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所谓培养孩子,其实就是培养他的秉性、能力和信心。每个年龄段都有特定性格形成。忽略了哪个,以后就很难补上。

教育体会: 我没有什么理论,只有自己的做法可以借鉴。

1、 先说儿童时期。我们让她尽量多地接触人,让她不认生。3个月和妈妈坐通勤车上托儿所。谁抱都行。幼儿园期间就鼓励她参加任何可能的活动,并争取领头。比如领舞、领唱、领颂,代表小朋友讲话等等。从小培养她的自信心。这方面妈妈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给阿姨、老师送礼,帮幼儿园办事。这才能给孩子更多的关照。你们知道国内的情况,混熟了什么都好办。从那是起,她就很自信了。如果这个阶段孩子很怕出头,遇事后退,就应该及时针对性的施教。晚了就不易扭转。自信心是地基,进取心是脚手架,剩下的就是快乐的忙活了。

2、 再说小学。上学就有作业。孩子刚开始时很不集中精力,作业要几个小时才完成。经常是边写边玩,心不在焉的样子。这时候就让她知道什么是效率。让她以最少的时间完成作业。有更多的时间玩。慢慢地,她就学会了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尽快写完作业。考试也是学生必须面对的。孩子经常会表现出平时什么都会,到考试时就手足无措。不是想不起来,就是丢三落四。我的应对是:教她“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考试像做作业一样”。作业之前复习课本,之后象对待考试一样,中间不可以看书和笔记。这样练习久了,遇到考试也就轻松应对了。女儿现在还说,爸爸的这个经验是我受益最大的,直到大学还在受益。所谓临场发挥好,其实是多年培养出的好习惯。这是个事半功倍的经验,我也极力推荐给各位家长。这个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3、 再说兴趣班。国内的小孩子真的很不幸。除了学校的压力,家长还为孩子选了各种兴趣班。从周一到周日,没有闲着。我是给孩子极为宽松的环境,她有权利和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给她强加任何负担。更不按我们的喜好安排她的活动。当时小学开办各种兴趣班,前去咨询报名的,参加讨论的,都是家长。我就问了:这些都是你们孩子想的吗?这办的是学生兴趣班呢,还是家长兴趣班?我孩子不喜欢,我们就不报。学校也指望用这些活动增加点收入。对不“支持”学校倡议的家长也有点冷眼。但孩子的优异表现,他们也确实说不出什么来。

一天她和我说民乐队的琵琶挺好听的,想学。这是她自己想学的。我告诉她:要学就得坚持下来。你应该有付出精力和时间的准备,做事是不能半途而废的。她保证可以做到。于是我就找熟人请了当地最好的琵琶演奏家教她练琴。她确实努力了,出国前考过了琵琶演奏8级。当听到她弹那激昂的《十面埋伏》时,我体会到,只要自己喜欢就能成功。只要孩子想,就得鼓励她去争取。在没看到失败时就是靠近成功。 教孩子几样乐器,画几幅画不会对他的人生有多大的帮助。相反,如果他不是那块料,看到别的孩子弹的比他好,画的比他强,对孩子的自信心却会有极大的挫伤。没有自信的孩子很难将来主导自己。培养孩子不是给他知识,而是给他求知的本领和方法。如果孩子自己有兴趣去学就不同了。他会自觉的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同时在兴趣的驱使下也不会感到累和烦。

家长都希望孩子有多一点的技能,但孩子不可能琴棋书画都学精。太多了,就造成“样样通、样样蒙”。这就是一个不好的开端。会形成不求精的性格,会满足于大概就行的状况。培养孩子求精,就是做什么都要求做到最好。要么就不做。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要从小引导的。这同时也培养孩子潜意识的竞争性。要做最好,就得和别人比。不想当第二,就势必努力。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性,那就只能期待他大器晚成了。

4、 教育方式。我崇尚开放式的教育,给孩子宽松的政策。家长对孩子要宽松,不要禁锢孩子个性的发展。孩子成长过程要允许他接触不同的人群。不要有讨厌什么的感觉。像“谁谁是好孩子,不能跟谁谁玩”,都不应该说。家长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要背后对别人说三道四。这样都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让孩子学会分辨,取他人所长。

开方教育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当好孩子的参谋而不是决策者。在宽松的环境里和宽松的政策下,孩子很愿意和家长交流。告诉他的所见、所闻、所想。这些无论对与错,都要用心去倾听。然后,好的要肯定。不好的要引导,不知所措的要启发。无论如何不能断然批评。保持交流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平台。如果发现孩子开始不和你说心里话了,那你的教育方法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我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因为我不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不给他们压力。按孩子个性的发展,充分发挥他的潜力。事先没有规范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培养的重点在性格、潜能和为人方面。

一个人人的成功多数取决于其智商和情商。智商是先天的,只有发掘,不能培养。情商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前面说的自信心,进取心,合群等就是从小培养的。

我逢人就讲: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性格形成。你忽略了哪个都不行。什么年龄该孩子自己做什么事,如果你替他做得太多,他长大就不会或不知道怎么去做。就是说不能独立处理。你解决了他眼前的困难,却埋下了苦果。如果你牵着孩子走,他永远走在你的后面。我这里说的都是怎么从小培养,关注成长的初期。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有事,要他自己去想办法。不要一开始你就介入。

在初中后和高中阶段是培养孩子自立、自理的关键阶段。找义工、选课、报大学等等,都要他自己想办法。可以找同学,老师,辅导员或你的朋友。但一定要孩子自己出面。这个时候家长代劳,实际上就剥夺了锻炼自立的机会。要孩子知道机会要自己去找,有机会要自己去把握。只有这种“闯”的精神才能像狮虎一样去猎夺机会。如果总是等家长铺垫现成的,就只能如同秃鹰拣食别人留下的搀食。

孩子12周岁才来加拿大,学习第二语言已经不早了。因此英语的溶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除了学校之外,看电视和读书也是提高语言能力手段。我女儿喜欢读书,她中学时已经把Fairview图书馆的小说读完了。之后就在网上书店邮购小说。读的都是童话、探险类的,也有些言情的。几乎一、两天就读一本。前段时间收拾地下室翻出来400多本小说,捐了一大部分,还有将近100本。读书不仅提高语言,同时也了解文化和社会背景,对理解和溶入当地社会有极大的帮助。

在高中时,她们几个同学组成了A.Y.的科学兴趣小组。吸引了很多同学参加。她也是A.Y.校报的记者。当然要写一些东西了。学校各门课都要做很多课题,分成小组参加。要做计划,分工,讲演等,最后按小组给分。是很锻炼人的。哪里都有好中差。有一次女儿忙了一星期的课题得分不到70,回家眼睛都哭红了,嘴里还念叨着“太不公平了”。原来课题分组是由老师确定的,一般的原则是掺插开不同能力的学生。可那次老师把平时最差的学生都分到了她一组。只有她一个人用心,其他人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会做。连最后的演讲都是她给写好的。可是不用心的同学连现成的演讲都说不好,导致小组成绩倒数第一。

我首先让她冷静,不要把过错先推给老师或同学。看看还有什么自己能做的,能提高的。因为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老师分组可能是无意地把你分到了这一组,任何人都有这个机会。只是这次落到你头上而已。另外你自己累了一个星期,却闲了4个大小伙子,最终还是被他们拉下水。看看这里是不是有问题。劝导之后女儿心情不那么委屈了。之后她找来同组的人,先是痛批一顿。之后又教育一番。她说:你们毕业后就不想上个大学、学院啥的?上帝不仅仅给了你们手脚,还给了你们大脑哎。你们和我分到一组,是个机会提高你们的成绩而不是拉下我的成绩。这个机会都不会利用,将来你们还能干什么!等等。有几个人也有点醒悟,只小声说:对不住啦,可惜我们也没机会合作了。

再下一次做课题时,女儿主动要求和上次同组人不变。老师有点惊讶,同时说他也有此意。这次就大不一样了,大家一起讨论,能说一句说一句,没有旁观者。分好的部分都必须自己完成。不会的可以相互提协。这次女儿没有给自己分任务,把大家的东西都修改过(有的根本就不是文章,要几乎从头写)。各组员还得把改过的图表、演讲稿从新画写一遍。最后4个人预演多次,她就像老师一样在那挑毛病。这个课题她投入的比上次还要大得多。交卷的时候,她是全班唯一没上去演讲的。小组成绩可想而知–最高分。

话说回来。孩子毕竟涉世浅,想问题和办事都有局限性。家长想让孩子怎么做,要采用提示,引导的方式。就是不直说。直到他醒悟了,拿定主意为止。不想他做的,也要有理有据。不能一棍子打死。一次不行,两次。反复说教。如果始终达不到统一,你就要回头想想自己了。是不是你的决策有问题。两代人想法毕竟不同。关系到孩子前程的事,最终还得听孩子的。家长没有权利让孩子按你选的路走。

5、 保护孩子的天性。孩子都有好奇求知的天性,成功的教育就是恰当的引导,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不要强迫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并由此产生厌学情绪和对家长的抵触和不信任感。所以,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施化肥(比如不合适的兴趣班辅导班让孩子厌学,不考虑孩子的能力,盲目地挤进名校的天才班,理科班求学,孩子跟不上),至于孩子能发展到什么水平,那是天意,是遗传决定的,并且和父母的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那是个概率问题。

另外,孩子早点立志,便可能早点有成就。可惜年青人就是喜欢体验各种生活,对人生事业游移不定,难有成就,纵有所成,水平也不高。希望大家鼓励孩子,早点立志。

我希望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健康快乐。任何违背这一基本要求的我都无法接受。对孩子的未来我没有规划长远目标。我所做的是培养她的潜能、信心、和意识。这些东西能支持她完成她自己的目标。

在知道她想学医的时候,我们反倒泼了点冷水。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条艰难且希望渺茫的路。泼冷水不是要打击她的积极性,而是试探她的决心有多大。同时也提醒她更理智的去思考。在你梦想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更要想象失败后要承受的打击。后来,渐渐的知道她确实是认真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喜欢这个职业的内涵,而不仅仅是医生外面的光环和薪资。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心她如何能走这条路,需要什么,等等。经常提醒,鼓励。生活生多创造好的条件,减轻孩子负担。

6、 关于穷和富。下面接着说。有人说“再穷不能穷孩子”,也有说“再富不能富孩子”。这个可能要因人而异,但我偏重前者。

你要想孩子有自信心,有进取心,就得让他有优越感。比如女孩子打扮的亮丽,有新样的巴比娃娃;男孩子总有新式武器。那么别的孩子就回围着他转,他就经常成为群体的中心人物。这种优越感就会渐渐的演变成一种自信。所以学校里的活动,只要他愿意参加,家长就要尽量给机会。而且准备的要充分。这个不只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把每次活动都当成一个锻炼和培养孩子的机会,而不是给了钱就了事,更不要连机会都不给。

说个例子,我女儿小学时,当地的文学团体组织小学生去俄国交流。她非常想去看看。我们进行了一番调研之后,觉得没有安全上的问题。于是就同意她随团去俄国。调研的过程就了解很多应该准备的。除此之外,还让她爷爷教她两首俄国歌曲,几句简单的俄语。到了俄国这些就派上了用场。联谊时俄国小朋友热情奔放,而我们的孩子一个个都规规矩矩。这时我女儿终于从规矩人群中走出来,用俄语自报家门后,唱一首俄国民歌。歌声一起,俄国小朋友就随着一起唱起来。之后的情景就可想而知了。之后的日子里她就成了团里的中心人物。导游翻译总是第一个关照她。

象这种经历多一些,家长给准备的充分一些,让孩子的优越感大一些。那么他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大。

当然,事情都有两面性。在“富“孩子的同时,引导教育一定要跟上。优越感不是攀比心,稍微一过格就会适得其反。比穿着,比名牌,比花钱等,都是要厄制的。要让孩子知道,比这些是在比父母而不是自己的能耐。要比学习,比出息才是正道。有些做生意的家长没时间陪孩子,出于内疚和补偿的心理,给孩子太多的钱。但却没跟上引导。结果孩子用钱请客,请别人代其值日,代写作业,代出手打人。这种“富”实在要不得。

7、 对孩子的嘱咐。孩子离家上大学前,多数家长都嘱咐些话。记得以前有帖子贴了长长的一页交待女儿的话。其中记住一件说刷牙挤牙膏不要太多。如果你嘱咐的太琐碎,就相当于什么也没说。孩子除了厌烦之外,什么也没听进去。

记得我女儿上大学之前,我嘱咐了3句话:

一, 生命是最重要的,千万要注意。

二, 不要游戏人生,会伤人伤己。

三, 你竞争的对手就是自己,战胜自我你就成功了。

作父亲的很了解女儿,也很在意她。这几句话她是很理解的。首先,我对女儿的最大希望就是活得快乐健康。前两个嘱咐就是体现这个的。第一个很好理解。第二个意思是明知道可能会伤人的事不要去做。我女儿性格外向,交友广泛。象试探、考验的事偶尔发生。这弄不好两面都不开心。最后的嘱咐就是要她摆脱自身的惰性,什么事情都不要等结果出来以后后悔。你所有的结果都是努力之后的。总结经验时绝对没有诸如:如果做了这个就好了,应该按某某的那句话去做等等。在大学的四年之后,女儿总结就是没有后悔每一件事。如果回头从新设计,她还会走同样的路。当然走过的弯路就不会重复了。

谢谢大家了。经过对offer的一番研究,女儿决定选多大医学院。这也正合我意。在家住从各方面讲都有利。昨天正式接的多大offer。安省的医学院申请是一个统一的系统。接了这个offer以后,其他学校就自动拒绝了。也就是说,给那些学校在Waitng List上的同学增加了一个机会。典礼时知道女儿那个Program里的8人中,有5人进了医学院。另外一人是选康复科,一人继续第二学位,一人进研究生院。

关于医学院

孩子高中以前的教育都是基础教育。除了打好基础知识之外,还要练就学习方法。为以后的高等教育铺路。那么考入大学也只是高等教育的第一步。报考大学时就得考虑今后的志向,将来要从事的事业。许多学生还有志于将来进一步在研究生院深造。在北美各类研究生院中,商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这三类职业学院最受学生和家长关注。其中商学院和法学院毕业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成功与否,受个人素质,机遇和人脉多重因素制约。相对而言医生的职业更稳定,尤其是在加拿大,成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现实的梦想。

医学院要在大学毕业的基础上再学4到8年的时间。毕业后从医也不是轻松的。工作也满有压力的。住院医生都有夜班。平时也是 On call。但这并不能阻挡大量优秀学生对医学院趋之若骛。在所有的研究生专业中,医学院的入学竞争最为激烈。一般大学医学院的录取率都在3%左右。大大低于其他研究生院的录取率。更何况考医学院的学生,基本上在大学的成绩和综合素质都不错。如此低的成功率,后来者仍然如过江之鲫,其吸引力的来源,一是高工资,二是职业稳定,三是社会地位高。 据MONEY杂志的统计,2005年美国外科医生的平均工资近25万。有5%的外科医生年收入在80万以上。加拿大最基本的家庭医生都有超高15万的年收入。医生职业基本不受国民经济起伏的影响。

医生在社会上受到广泛尊重,尤其在一些偏远的小镇,医生往往起着在野的社区领袖的作用。据近年美国《读者文摘》对它读者的一份广泛的调查表明,美国人最信任的是医生,最不信任的是政客。

对于有志于当医生的人,从理想到现实并不易,但也不是高不可攀。首先,孩子要真正喜欢这个职业。作为家长,应该尽早与孩子一起制定计划,确定方向,从高中起就开始往这方面努力。

北美医学院绝大多数只招收本科毕业生,但对本科学位是那种专业一般没有限制,往往有意识地鼓励各种专业背景的人报考。以哈佛医学院为例,有22%学生的本科专业是人文和社会科学。有少数医学院(如Brown, Northwestern等)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七年制的本科/医学院联读。另有部分院校可在本科三年级完后进入医学院。安省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接收3年级学生;皇后大学医学院也接收3年级报名,但录取后要求完成学士学位,晚一年入学。加拿大医学院学制一般4年,其中2年学习,2年实习。读完医学院课程后还可以继续专科医生的学习,一般还要2到4年。这期间会考取医生执照。 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院在招生要求和程序上基本一样,所以加拿大学生到美国上医学院和美国学生到加拿大上医学院同样常见。由于加拿大只有17所医学院,招生人数很少。所以有人为了保险,同时报美国排名50以下的医学院。 根据北美医学院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简称 AAMC)的介绍,北美现有142所医学院(美国125所,加拿大17所)。医学院招生量很小。大部分学校每年招新生在100-200之间,每年招新生超过300的只有美国的三所医学院,而每年招生少于100人的倒有二十多所。

医学院加上附属医院的教职员工往往规模巨大。如哈佛医学院现有教授,实习医生,博士后等共6400多人,每年却只招165名学生。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今年只招了198名学生。这种精英中的精英的培养方式,自然抬高了医学院学生的身价。

各医学院的历史,校友的成就,经费的多寡等因素决定了其口碑。美国医学院的排名以“US News and World Report”杂志每年一次的报告最广为人知。但AAMC对这个排名不以为然。今年美国的研究型医学院的排名的前5名是: Harvard Univers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 。加拿大的医学院排名以MaClean’s 杂志最有名。今年加拿大医学院综合排名前的是:McGill, Toronto, UBC, Queen’s,。不过由于激烈的入学竞争,严格的专业训练和供不应求的就业市场,医学院名气对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影响不大。尤其在加拿大。在这点上与商学院和法学院的情况不太一样,商学院和法学院新毕业的学生在就职时母校的名气是明显的敲门砖。医生成功与否与从那个学校毕业出来的关联不大。

加拿大现有17所医学院。其中最老的一所是McGill大学的医学院,成立于1829年。最新的一所是Northern Ontario医学院,去年才开始招生。加拿大的医学院有较高的学术信誉。据美国的National Education Standards出版的Gourman Report的评比, McGill医学院多年来一直排在世界前5名,University of Toronto医学院也一直居于全世界最好的10个医学院之列。 加拿大的医学院入学竞争很激烈。例如Northern Ontario05年建校后第一次招生,收到2098份申请,面试了其中396人,最终只录取了56人。录取率只有2.7%。其难度可见一斑。Queen’s 今年有超过4000份申请,面试了700人,只录取90人。其它学校的录取率有高有低,但大多数都在10%以下。

加拿大医学院招生条件因校而异,很不统一。有的要求进医学院之前必须本科毕业,有的则要求读完三年本科则可。大多数医学院要求MCAT考试成绩,但讲法语或英法双语的学校(如Laval, Montral, Ottawa, Sherbrooke)则不要求MCAT,讲英语的McMaster和Northern Ontario也不要求MCAT。但这些要求随时间而变,有兴趣的读者应从各校网站上查找最新信息。

加拿大大多数医学院的招生都有地区限制, 一般在录取时倾向于本省学生。例如McGill在2016年共招生172名,其中Quebec学生占了153名,加拿大其它省的学生加起来只有7人,比招的外国学生还少。Northern Ontario医学院对地区限制更严格,一般Ontario居民还不行,一定要Ontario北部地区的居民,而且录取时尤其偏向于那些从小在乡村长大的学生,因为该校鼓励毕业生将来为Ontario北部偏远地区的居民服务。在学校招生简章上没有公开强调这种地区限制的只有University of Toronto和Queen’s University,但他们实际上录取的学生还是以Ontario的为多。另外各校都为加拿大原住民保留了一部分名额。 在确定一个学生的地区来源时标准也不统一。有依据父母长期居住地方,有依据学生学习和工作三年以上的地方。这种地区规定还有各种例外,比如Ottawa大学凡是其职工子女就不受地区限制。学生申请时一定要先搞清这些限制,以免作无用功。

招收外国学生的规定各校不一。有的学校(如Dalhousie和Manitoba University)迄今仍然不招外国学生。与此相反,McGill和 Memorial招收外国学生(包括美国学生)较多,分别为20%和25%。 这种倾向本地区的政策还体现在学费上。以McGill为例,06年新生第一年的学费,Quebec居民为$6,083,其它省来的加拿大公民或移民为$13,018,国际学生则高达$27,278。多伦多大学如果学生是加拿大公民或移民,学费每年是 $19,880,如果是外国学生,则一年达$42,000。其他学校的收费也有这种差别。

有志于将来申请医学院的学生要早作打算。第一是在大学所选的课程应尽量能满足医学院入学的要求。虽然大多数医学院对本科专业方向没有限制,但很多学校要求考生必须先修过一些规定的科学和人文课程。这些课程的清单可从各医学院的网页中找到。如果你本专业的必修课中不包括这些课程,应尽早安排时间选修。 第二是早些做准备考MCAT。不要求MCAT的英语学校很少。考过MCAT能增加申请的灵活性。MCAT考试一年举行两次(四月和八月)。如果一次没考好可重考。amazon.com上可找到大量的MCAT参考书。也可以参加培训班。培训班不会教你真正的知识,它是针对考试的,就是教你怎么样在考试是拿高分。我女儿就参加过培训班。她感觉很有帮助。第三是早些确定申请的多所学校。有的学生只把眼光盯在一所学校上,这并不现实。根据1997年加拿大的一项统计,女学生只申请一所医学院的成功率为11.7%,但如果同时申请四所医学院,至少被其中一所录取的成功率升到42.8%,而同时申请7所以上的成功率可达55.6% 。你也许已经为考医学院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加拿大医学院不多,而真正符合自己条件的学校就更少。美国医学院的申请条件与加拿大学校类似,你在选定申请对象时,应该同时考虑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以增加胜算第四是要积累社会活动和义工的经历。医学院录取时除了考虑学生的学术背景外,还要考虑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贡献社会的热情。如果想成功申请上医学院,从进大学开始就要考虑通过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通过在医院和其它医疗服务机构做义务工作来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准备需要平时积累,很难临时突击上去。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任何违法或逾规的行为。北美把医生的行为规范看得很重,这在医学院录取过程中有所体现。几次交通违章记录,或不到年龄喝酒的纪录在申请工学院或商学院时无伤大雅,但在申请美国医学院时会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加拿大与此类似。

我女儿曾再3所医院做义工,在中风与心脏病学会工作。还有高中是在养老院的义工等等经验。都是支持她的背景经历。

申请Ontario的几所医学院只需要准备一套材料,通过一个机构OMSAS (Ontario Medical School Application Service)统一申请。但有的学校有可能要求附加材料。其它省的医学院无统一申请机构,要各校分别申请。美国和加拿大的医学院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同属于一个松散的联盟(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简称AAMC),在教学和招生方式方面相互借鉴。这个联盟中的学校相互认可学位。作为加拿大的学生,到美国读医学院有利有弊。了解两个国家医学院的异同,有助于设计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

医学院生活

多大医学院新生提前开学,第一星期是热身周。学校安排校内外很多活动,每天都是晚上8、9点回来。一日三餐都包了。还要去学校的农场Camping。本期有220名新生。其中还有另外两名我女儿大学同学。就是说她在Western同一Program里八个人当中,有3个被多大医学院录取了。

这里医学院确实很不同。正式开课才第一星期,上星期四就开始人体解剖了。我女儿由于有以前解剖小白鼠的经验,成了当日之星。人体课解剖4个人分一组,每组一个完整尸体。其中两个人动手,两个人记录。分完组之后,大家都一个看一个的站着,没人上前。我女儿想,反正得有人第一个动手,还等什么?于是就第一个拿起手术刀。手起刀落,麻利地开始第一项解剖。大家都看得惊讶,连老师都觉得怪怪的。连忙问:你如此熟练的下刀和剥皮动作,难道你以前做过?女儿笑着答道:在大学时解剖过上千只小白鼠。由于要求在器官死亡之前取出,所以要很快地剥出完整的皮(基因改良的鼠),迅速取出各个器官给不同的实验室。咱学士生在实验室不就做这些粗活嘛。逗的哄堂大笑。

要求3节课的3个项目,她们组一节课就完成2个。每阶段都第一个完成,老师就叫大家过来,讲解要点。最后老师说这组是当日的super star。 今天又有好消息了。女儿拿到了CREMS(Comprehensive Research Experience for Medical Students)。全年级今年只有20个名额。这是一个提供医学院学生暑期参加医学院内部的研究课题的机会,两个暑假跟同一个教授的研究项目,Pay一万五千奖学金。因为前两年上课,后两年实习。所以只有两年的机会。平时有时间也可以去,没有硬性要求。以往名额要多一些,今年经济不好,经费砍的太多。 说点这里医学院有趣的事:医学院里一门主要的课是怎么当医生。其中见病人、问诊是医生必备。遇见的病人有多种多样,对不同的病患要不同对待。开始时是练习同学之间问诊,后来到医院和医生一同问诊。最有意思的是,学校花钱请一些专业演员当病患,一些很难缠的病患。给这些演员看病实在是不容易,这样练习未来医生的应变能力。这个请演员的方法还真挺有意思。 加拿大学生为什么要考虑申请美国医学院?

北美医学院录取很难。决定录取的因素除了大学成绩(GPA),MCAT成绩等硬指标外,还有很多不太能数量化的因素,如社区服务,个人陈述,面试等等。硬指标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提高,非量化的因素却不能完全由自己来确定。

由于申请竞争很激烈,大部分申请人不得不通过同时申请多所医学院来提高胜算。据AAMC的统计,学生的成绩越低,通常申请的学校也越多。GPA在3.5以下的学生,有时不得不同时申请十所甚至二十所以上的医学院。复习准备申请医学院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没有人愿意付出的努力得不到结果。但加拿大一共只有17所医学院。其中讲法语的有四所。剩下的十三所医学院招生名额大多数只给本省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加拿大省份的学生,能申请的加拿大医学院非常有限,相对录取的机会亦有限,于是不得不同时申请一些美国医学院。

也有一些加拿大学生希望将来到美国发展,因为美国医生的平均收入远高于加拿大。虽然从加拿大医学院毕业后也可以申请到美国作实习医生,并进一步在美国行医,但各州接收加拿大医学院毕业生的相应政策有紧有松,直接从美国医学院毕业后在美国工作的障碍会小一些。 另一个因素是美国名牌医学院的声誉更具有世界性。特别是一些学生准备读MD/Ph.D.,将来从事医学研究和教学,都希望能在就学期间,有机会接触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加拿大的医学院普遍水平很高,但够得上世界顶级的医学院仍然以美国为多。 但对于立志将来要服务于加拿大的学生,最好在加拿大读医学院。加拿大的医疗系统相对较封闭,外国医学院毕业后在加拿大申请行医有种种规定。造成的现象是每年有大量加拿大医学院的毕业生去美国做实习医生,而很多在美国医学院毕业的加拿大学生对申请回加拿大做实习医生的繁文缛节很畏难。这种现象各省不一样。一般中部的省份政策最宽松。 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的主要不同点

加拿大和美国医学院都接受AAMC的认证,故申请条件和程序基本相似。但也一些明显的不同点。

第一是绝大部分美国医学院只接受已经取得本科文凭的学生。少数医学院通过所谓”Early Admission”程序,对特别优秀的学生破格,允许其读完三年本科后即进入医学院。但这部分的人数不超过学生总数的5%。加拿大有的医学院也要求学生先取得本科文凭,但许多医学院(如McMaster, Montreal, Laval,Saskatchewan等)不这样要求。其中University of Montreal医学院有60%以上的学生在进入医学院之前本科未毕业。 其次是加拿大有1/3的医学院不要求MCAT,录取主要依据大学成绩。但几乎所有美国医学院都要求申请人提供MCAT成绩,而且在录取的审查中把MCAT看得很重,其意义相当于申请美国大学本科时考的SAT。 再就是美国医学院普遍要求学生在进入三年级之前通过 USMEL一级考试,并在毕业之前通过 USMEL二级考试。加拿大则要求在毕业之前通过另一种相应的考试,即Medical Council of Canada Qualifying Examination 的第一级(MCCQE I),在将来做实习医生的第二年通过MCCQE II。虽然加拿大医学院不要求USMEL考试,但考了USMEL会使将来的职业选择更灵活。

另外加拿大所用医学院都是公立。而美国现有的125所医学院中,私立有50所,其余为公立。加拿大学生在选择美国医学院时首先要搞清楚该校是私立还是公立。私立医学院招生一般没有地区限制。公立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州政府,一般主要招收本州的学生,招收外州和外国学生的比例因校而异。多的如University of Michigen有40%左右的外州和外国学生,少的如University of Mississippi,一个都没有。

加拿大学生读美国医学院的学费问题

美国大学把加拿大学生看作半个美国人,半个外国人。加拿大学生也需要F-1签证,但在任何边界海关就可直接办理。在申请时用的大多数表格与美国学生相同。但亲兄弟明算账,在经济资助上还是内外有别。

在美国读医学院很贵。去年美国公立医学院平均学费对本州学生是$18500,对外州学生平均为$34500。私立学校的学费一般不分本州和外州,去年平均为$36000。再加上生活费用,加拿大学生在美国读医学院平均每年需要5万美元以上。四年下来要20多万美元。(在加拿大如果上本省的医学院,在Quebec的法语医学院最便宜,大约在5千左右。而Ontario的医学院一般在$50000左右。但如果是外省学生,有的学费比美国医学院还贵。)

美国公立医学院有各种形式的资助,但大多数只给本州学生,加拿大学生除贷款之外很难拿到其它经济资助。私立医学院地区意识淡薄一点,根据个人家庭收入情况,有各种形式的资助。通常是学校越好,资助越多。比如哈佛医学院有70%的学生(包括外国学生)能拿到一些资助,平均资助额(以scholarship计)每年为 $20,584。但这点钱远不够,大部分学生还得申请贷款。在四年毕业时,哈佛学生平均贷款在十万左右。

美国很多医学院有MD/Ph.D.学位。在医学院常规课程上完后,还要做博士论文,所以学习时间较长,一般要6-10年。对于将来有志于医学研究和教学的学生,MD/Ph.D.学位是不错的选择。读MD/Ph.D.学位的学生一般学费全免,并且每月有一定的生活费。但要注意有30所学校这种资助来源于NIH(美国国家医学研究所),另外75所学校资助来源于其它渠道。来源于NIH的资金通常只给美国公民。所以不是任何学校的MD/Ph.D.都接受加拿大学生的申请。

医学院学生申请贷款相对容易,因为大多数银行相信你将来跑不了(行医要在政府申请执照),也还得起。美国一些种类的贷款学生在校时的利息由美国政府替学生交。在美国读书的加拿大学生占不到这种好处,而加拿大政府通常也不资助到美国读书的学生。而且上医学院后太忙,通常也不能打工。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只能靠自己贷款。当今金融风暴下,加拿大银行也收紧贷款政策。有医学院offer,也只能最多贷款15万加元。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