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是否已经趋于精英化?它会带来哪些影响?来自不同知识背景和阶层的人,恐怕会从本立场出发去思考这些宏大问题。暂不谈中国,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其大学教育的精英化趋向和越来越大的内部分层,想必是没有争议的事实。
于时语先生的新书《攀藤而上》就直击了这一命题。由常春藤名校构成的共同体正在垄断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上层资源,成为近年美国社会和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
《华尔街日报》曾引用调查数据称,美国近二十年来大多数亿万富豪都来自顶尖名校,1972年分别进入藤校和公立大学的毕业生在1986年的平均工资差距是15%,而到了1982年们这一差距数字已达到39%。越来越显著的差距,背后是一个十分残酷的现实:在美国社会,想跻身上流社会,就必须读名校,最好能读上藤校!而读普通大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等于丧失阶层晋级的重要门票,而一旦没获取它,日后想在实现阶层跨越就更加艰难,甚至几乎不可能!
“读藤校”和“读名校”不是一个问题,而“读名校”的意义也非“读大学”可比。美国精英教育就像推动国家奔腾前行的一台高速运转的电机,它造就了大量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但也让美国社会资源更加集中在少部分人手里,普通人的上升渠道窄化,除非他可以超过本阶层限制,在读大学时实现“弯道超车”。
及时认清了这个现实,对大多数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人,跻身藤校也很不容易,而底层青年想以一己之力跨进藤校之门,更是近乎天方夜谭。这是为何?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高考”方式与中国高校招生很不一样,在许多人指责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应试教育只看考分”的时候,他们或许没意识到,美国藤校招生更加严苛——申请人学业、课外活动和个人素质等因素,是习惯意义上的“招生规则”,而这些因素缺乏严格量化的标准,主观性过强,它所谓的“素质教育”背后,尽管带来了对学生综合发展的要求,但也给一些掌握更多资源、信息的群体以便利。
相比之下,中国高考制度虽也有诸多弊端,但一个来自穷困山区的寒窗苦读的青年,只要考到了北大清华的分数,录取就是完全没问题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考试的公平性,并给社会阶层流动提供了契机。
这样的“逆袭”在美国藤校里极其罕见。除了没法量化、难以捉摸的个人素质测评,单单是课外活动成果要求,就要让许多来自中下层家庭的年轻人叫苦不迭了。辩论演讲赛、音乐舞蹈技能、创业和商业才华、社会义务工作经验以及一些上流社会才常玩的“体育活动”,什么样的中学生更容易在这些领域“拿分”,明眼人一看便知。不过,这样的游戏规则在美国并非“政治不正确”,精英主义本来就是名校的教育理念,藤校们也从来没否认过这一点。
《华盛顿邮报》在2007年甚至报道出耶鲁大学学生的“非正式座右铭”——We go to school to learn to rule.(我们上学是为了学会统治)。藤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国家精英,学生们多数从精英家庭中来,毕业后继续维系精英群体的人脉,进而巩固自己所属的精英阶层,在垄断国家优质资源和各个领域话语权后,他们也完成了父辈的阶层传递。
因此,只有从这个层面上,我们才更能理解美国精英教育里所谓的“素质教育”,比如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看似“无用”实则为“贵族学科”的专业,这没法在本科期间为学生带谋生的具体技能,但这是他们阶层身份的“象征”与未来掌握社会话语权的“基础教育”。
耐人寻味的是,美国学生读藤校,“学习(获取知识)”只是目标中的一部分,而毕业离校后,也绝不会像普通学校毕业生那样,只是利用大学文凭找个工作,而是继续维系在校期间的人脉和资源——因为,藤校的校友密集分布于美国各领域的精英群体,利用校友网络,年轻人可以相对容易地获取更多人生可能。
当然,毕业后能否大有成就,或者迅速在社会上脱颖而出,也与学生在校期间是不是“用心”有关。此处所谓的“用心”,指的便是汲取藤校给予的丰厚财富,为我所用。比如,大牌教授、名流活动、大牛讲座,在藤校里随处可见,与身边一个老师搭讪,或许都能获得意外的机遇,如果着力耕耘,优质资源更是俯拾皆是。这也是藤校里的学霸往往也是校园活动里的“交际草”的原因,而酒会、舞会、聚餐会等社交活动更是校园风云人物必须修炼的。
而相比藤校一流的师资和社会资源,超一流的生源可能扮演了学生成长更重要的因素。各类学生社团、组织汇集了本领域最优秀的年轻人,他们构成的小圈子,在内部交流中会让成员各有裨益,而许多藤校的校园组织,其实也为本领域提供了优质的人才储备。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哈佛读书时,就是著名的《哈佛法学评论》的主编,这也是他在知识界成名的起点,进而从法学界踏入了政界,直至成为白宫的主人。
藤校校友在影响社会各界的同时,也会从各方面保持本群体对资源掌控的稳定性。类似年轻人爱讲的——“单词量不一致怎么能在一起?”,藤校校友间“门当户对”的婚姻情况越来越多,即使是从非功利因素讲,知识层次更接近的人更容易在一起,这个逻辑也是可以自洽的。
或许正是看清了这个现实情况,美国许多家长“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美国精英大学教育的竞争正在呈现蔓延低龄化的特征,围绕名牌中学、小学乃至幼儿园的竞争近乎白热化,更多大学前的教育,被赋予了争夺藤校“预备学校”的意味,为了争取这个预科式教育,有钱人家自然也不惜为孩子获取优质教育资源而一掷千金——晋级藤校之路,自然也不是年轻人个体努力的过程,也与其身后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和对资源的掌控能力有关。
正如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在《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中认为,教育机构被资本和权力划分为一个个场域,学生在名校中也直接受到社会精英的垂青和赏识,学习能力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正相关。从教育的资本化意义上看,美国藤校及其精英教育也绝非多数国人原本想象得那么简单,所谓“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边界与利弊也值得我们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