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伦多留学资讯网
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留学专业资讯网站
文章15008浏览42937863

好大学的标准是什么?

个人微信二维码

虽然已经毕业很多年了,但我一直有大学情结,每到一个城市旅行或者出差,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去当地最著名的大学参观一下。

是不是好大学,进去转一转就能感受出来。

在没有办法对一所学校进行深入体验的情况下,我对好大学的判断标准相当武断,看四件事。

第一,校园里有没有一片大大的草坪。

最好是像斯坦福这样,草坪巨大无边,大到足够让你感叹天地悠悠怀疑人生,大到足够让你以为可以把一整个下午、一整个夏天乃至一辈子都埋没进去。

再不济也要像哥大,即使校园袖珍迷你,也要在极其宝贵有限的空间里,留一块草坪的位置。可以坐可以卧,可以翻可以滚,让你可以随时放倒自己,换一种姿势和角度看看天地。

第二,看校门口附近是不是有一条开满各种小店的小街。

美味的小饭馆和咖啡馆是必须的,最好还能有一两家卓尔不群的独立小书店,它们门口最显眼位置摆放的一定不能是成功学和畅销书。

美国很多好大学的校门口都有这样一条小街,走出象牙塔就是人间烟火地,既出世又入世。

第三,看校园里的布告栏。

张贴最多的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校外公司的招聘启事,还是学生社团的活动海报和各种讲座的通知?

第四,看学校的图书馆。

一所学校的图书馆是不是被严肃对待,只要走进去就能感觉到。

图书馆里的气氛是庄严如圣殿,还是轻浮如游戏室?藏书是不是丰富?被借得最多、翻阅得最烂的是什么样的书?都不难看出来。

用这四个标准来判定一所大学好不好,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也没有统计数据的支持,甚至有点投机取巧,和林林总总的大学排行榜更是扯不上任何关系。

但是,相信我,如果一所大学有大草坪,有生活气浓厚的小街,有各种丰富的学生活动,还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图书馆——那这所大学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管理美学——是更倾向于秩序井然,还是更鼓励思想的开放和自由。

也可以看出一所大学的自我定位——是一所大型的中学,是巨型的职业培训所,还是真正的淬炼灵魂的处所?

还可以看出学生的风格——是循规蹈矩,还是热爱生活?是听话的好学生,还是有自己想法、有创造力、有活力的独立的心灵?

这几件事,共同决定了一所大学是不是有真正的大学气息。

经常有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向我咨询择校的问题,我给他们的建议都只有一个:选一所有大学气息的大学。这个建议对在国内参加高考的孩子们也是适用的。

所谓的大学气息,就是理想主义和自由主义。

学校的地理位置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越大的城市,人们信奉的观念就越先进,能够提供的资源也更多,你有更多的机会开阔眼界和找到合适的工作。

所以如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选择大城市的学校。

但城市并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在如今这个时代,互联网越来越抹平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差异,生活在二三线城市的人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和观念并不一定比一线城市的人落后。

决定人和人差别的,其实是你自己心灵的开放程度。

甚至,有些学校因为处在大城市的嘈杂氛围里,往往反而失去了大学的气息。美国很多大学选择偏僻的地方新建大学城而避开大城市,不是没有道理的。

更何况,在哪个城市读大学,并不意味着你毕业以后一定要留在那个城市,完全可以在寒暑假找一个一线城市的实习,从而获得留下来的机会。

学校的规模重要不重要?当然也重要。学校规模越大,校园就越大,空间感就越广阔,更让人一见倾心。

学校规模大,学生就越多,意味着可能性的增加,人和人之间发生碰撞互动的机会呈几何级别增长,你有更多的机会去结交新朋友。

但是,比地理位置和人数更重要的,是人的质量。

大学里的同学和老师,和你朝夕相处,他们才是决定你大学生活过得如何最重要的因素。

选择什么样的大学,决定了你在未来的四年里和怎么样的一群人共处,你会受到他们的影响熏陶,成为他们的一部分。

他们功利,你也会变得功利。他们飞翔,你也会学习一起飞翔。

每一所大学都像是一座小型的城市。城市之所以有独特的魔力,最本质的原因不在于人多,甚至也不在于社会资源,而在于有许许多多不一样的有趣的人,提供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可能性供你选择。

纽约有800万人,可是即使只是从中随机挑选20万人住在曼哈顿,相信还是会吸引很多人加入其中。

相反,如果把某个一万人的小镇原样放大100倍变成1000万人的巨型都市,也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你遇到的1000万人,不过是同一个人被复制了1000万次。

中国的孩子在上大学以前一直接受的是功利主义的教育,所有努力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上大学。除了这个目标,他们不谙世事,也稍有思考的机会。

而在大学毕业以后,大多数人唯一的人生目标就变成了找一份好工作,升职加薪,在社会的阶梯上不断向上攀爬。

大学四年是唯一进行理想主义心灵养成的机会,是唯一让你的人生能够飞翔闪光的机会,请一定不要辜负这四年的时间。

我希望在这四年里,你可以选择和一批有理想主义气质的人一起生活,而不是被迫与一批充满功利心唯唯诺诺的人共处。

毕业以后你会接触到无数充满功利心的人,那种感觉糟透了,不必在大学里就提前感受。

18岁是长大成人的年纪,你读了六年中学,自然不希望换一个地方再去读四年中学,或者提前四年感受社会,而是想领略真正的大学气息。

这种大学气息很难用具体的言语形容,但是又弥漫在学校的空气里,你只要到校园里走一圈就能感受得出来,就能知道这个学校是不是对你的味儿。

怎么才能感受到一所大学是不是有大学气息?美国的大学很流行设立“开放日”,每年选几个日子,邀请有意申请的高中生到校园里感受一下学校的气氛。这个做法我觉得国内的大学也可以借鉴一下。

即使学校不设立开放日,高中学生也可以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去参观一下。今年已经高考完的学生可能来不及了,但高一高二的孩子可以参考。

人一辈子,会打上三个深深的烙印。第一个烙印是你的原生家庭和父母的影响,第二个烙印是你上的大学,第三个烙印是你的第一份工作。

三个烙印,都会伴随你终生。

而现在,你的身体,即将被烙上第二个烙印。

我常常记得许多年以前,还是一个18岁少年的我,坐长途夜车去上海的大学报到时的情形。

那一夜,车子在盘山公路上飞驰,我未合眼,时不时转头看车窗外,一座座房子,一片片田野,一处处陌生的城镇村庄,一声声奇异听不懂的方音。

我懵懂而热烈,脑子里一直闪念余华一篇短篇小说的题目,“18岁出门远行”。

一直到天边微明,我惊异地看着车窗外,风景已经不一样了。田野和村庄开始消失,路上的车子越来越多,房子和房子开始连在一起,楼越来越高,越来越密集。

上海到了。霞光之下,我走下车,无数盏灯火闪耀,那是我一辈子无法忘记的黎明。

那是从小在小县城长大的我,第一次看到一座宏伟的大城。

隐隐觉得,有一个全新的广阔世界即将在我面前。

前两天,看到有文章寄语考生,“愿你合笔入盖的刹那,有侠客收剑入鞘的骄傲”。

而我想说的是,两个月后,愿启程的你有侠客挥剑闯荡天涯的豪情——这将是你一生中唯一可以尽情挥洒理想主义的机会。

小红书二维码
  •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章除了邹庆专栏内容以外,其它内容的版权属于原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隐藏边栏